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七章
力与运动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
?
A.
变大
B.
不变
C.
先变大后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2.
如图所示,小丽用力
把一个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
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
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
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A.
只有①②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③④正确
3.
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B.
该实验永远不可能实现,因此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C.
实验说明物体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只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实验说明要物体静止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
4.
将物体
放置在静止不动的水平传送带上。用水平拉力
向右拉动物体
,使其做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时,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当传送带在转轴的带动下向左运动时,再用水平向右的力拉动
,使其仍做向右的运动,如图所示,此时物体
受到滑动摩擦力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无法判断
5.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速度较大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跟速度没关系
D.
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大
6.
“探究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引入合力的概念”采用的是下列哪种物理研究方法
?
A.
控制变量法
B.
等效替换法
C.
模型法
D.
类比法
7.
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C.
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楼的顾客
D.
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8.
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来说,下列各组力中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
文具盒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B.
文具盒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C.
文具盒的重力和桌子的重力
D.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9.
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C.
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
D.
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10.
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
C.
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D.
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11.
如图所示,车厢顶
处有一小水滴掉下并落在地板上的
点,由此可以判断车厢可能做
?
A.
向前匀速运动
B.
向前减速运动
C.
向前加速运动
D.
向后减速运动
12.
挂在树枝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枝的拉力
B.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
苹果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苹果的拉力
D.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枝对苹果的拉力
13.
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的高度滑下,先后在棉布上和光滑的木板面上运动,如图所示,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
?
A.
小车在棉布、木板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
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远
C.
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D.
小车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小
14.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如图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要证明:“这两个力还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才能彼此平衡”,则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手扶卡片静止不动,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
B.
手扶卡片,使卡片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松手
C.
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
,松手
D.
手扶卡片静止不动,将右侧滑轮竖直向上移动一些,松手
15.
在一辆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人竖直往上跳,落回地面时的地点是
?
A.
在起跳点前面
B.
在起跳点后面
C.
与起跳点重合
D.
与火车运动情况有关
16.
如图所示,置于地面上的物体甲,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时,受到大小不变、水平向左的拉力
,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
。若物体甲水平向右运动,它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牛,若物体甲水平向左运动,它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牛,则物体甲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
?
A.
一定为
牛
B.
可能为
牛
C.
可能为
牛
D.
一定为
牛
17.
如图所示,小明用
的水平推力去推一个重为
的箱子,箱子静止不动,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是
?
A.
B.
C.
D.
18.
如图所示,小物块
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
并压缩弹簧至
处,静止释放物块
,此后物块的运动是
?
A.
一直加速
B.
一直匀速
C.
先加速后匀速
D.
先加速后减速
19.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小华采用图甲所示的方案: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小明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案: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系着跨过定滑轮的细线,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方案优于小明的实验方案。其主要原因是
?。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小卡片容易扭转
20.
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
A.
日常经验的基础上
B.
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
间接实验的基础上
D.
实验和科学推理的基础上
二、填空题(共10小题;共30分)
21.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
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
,方向为
?(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
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你做出这样的判断是根据水具有
?的性质,该性质与列车的速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23.
如图是某大厦安装的观光电梯。电梯匀速上升过程中,若小明受到的重力为
,电梯对小明的支持力为
,小明对电梯的压力为
,则
和
?
是一对平衡力。(用符号表示)
24.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
?,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此时物体将处于
?状态或
?状态。
25.
如图所示:反应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左表示力能
?;图右表示力能
?。
26.
如图所示,三个钩码的重力均为
牛,用三根绳子连接悬挂着,那么
绳受到的拉力为
?牛,
绳受到的拉力为
?牛,
绳受到的拉力为
?牛。
27.
吊扇挂在天花板的吊钩上。吊扇工作时吊钩所受到的向下拉力为
,吊扇不工作时吊钩所受到向下拉力为
,则
?
(填“”或“”或“”)。
28.
如图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和()所示。
由图()、()或图()、()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性质。
29.
同一弹簧在图甲中和乙中受到石块的拉力,均伸长到
.图甲中弹簧受到两个石块的拉力与图乙中弹簧受到的一个石块的拉力
?.(选填“平衡”或“等效”)
30.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时候,总保持
?
状态或
?
状态.这一规律我们称之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10分)
31.
小强用手托着篮球在空中静止,抽回手后,篮球在其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于是小强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其受力方向相同.请你只利用篮球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小强的结论是错误的。要求:简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并简要说明。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20分)
32.
质量为
的物体,放置在粗糙的水平表面上。
(1)当物体受到
的水平拉力,它保持静止。求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2)当物体受水平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为重力的
倍。求水平拉力的大小。
33.
质量是
的瓶子里装满水后重为
。求:
(1)水的质量;
(2)水的重力。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惯性现象就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不变。
2.
C
3.
A
【解析】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他以实际的实验为依据,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故A正确,B错误;
实验说明物体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CD错误。
4.
C
5.
C
6.
B
7.
C
8.
D
【解析】A、文具盒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二者在同一方向上,不符合题意;
B、文具盒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不符合题意;
C、文具盒的重力和桌子的重力,二者在同一方向上,不符合题意;
D、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符合题意。
9.
C
10.
C
【解析】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
桌子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
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满足平衡力的四个条件,是平衡力,C符合题意。
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不同,不是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11.
B
12.
D
13.
C
【解析】A、由于摩擦力的原因,小车在棉布、木板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故这是可靠的事实;
B、由于木板的表面比棉布表面粗糙,即在木板上小车受到的阻力小,故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远,这也是可靠的事实;
C、由于在地球上找不到没有摩擦的情况,故“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是理想推理,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由于木板的表面比棉布表面粗糙,即在木板上小车受到的阻力小,故这也是事实。
14.
C
【解析】手扶卡片,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此时力的大小不同,右侧力大,不能平衡,验证二力平衡与力的大小的关系,故A错误;
手扶卡片,使其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此时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方向并不相反,没有控制好变量,故B错误;
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
,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发生转动,最后小卡片静止时,两个力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个操作是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处于同一直线上,故C正确;
因为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还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不能验证两个力还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才能彼此平衡,故D错误;
15.
D
16.
B
17.
B
18.
C
【解析】如图所示,当压缩弹簧时,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在恢复形变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使物块获得一定的速度,且在物块离开弹簧时,速度达到最大;物块离开弹簧后,因水平面光滑,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综上所述,静止释放物块
,此后物块的运动是先加速后匀速。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19.
A
20.
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得出的,更不是科学家猜想出来的,故ABC错误、D正确。
第二部分
21.
;竖直向上;不变
【解析】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的大小为
,所以摩擦力也是
,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当压力增大时,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始终等于瓶子的重力不会随握力的增大而增大。
22.
向左运动突然减速或向右运动突然加速;维持原来运动状态;无关
23.
24.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5.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26.
;;
27.
28.
向左运动时突然加速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减速;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29.
等效
【解析】甲图中两个石块的拉力所产生的效果和乙图中一个石块的拉力所产生的效果相同,因此图甲中弹簧受到两个石块的拉力与图乙中弹簧受到的一个石块的拉力等效,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30.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由课本知识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规律我们称之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第三部分
31.
实验步骤:手拿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实验现象:观察到球离开手后,继续向上运动;实验分析: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及向下的空气阻力作用,但它的运动方向向上,此时物
体的运动方向与其受力的方向相反,故小强的结论是错误的。
第四部分
32.
(1)
【解析】当物体受到
的水平拉力时,物体却静止在水平表面上,
所以,物体水平方向受平衡力,。
??????(2)
【解析】当物体受水平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亦受平衡力,。
33.
(1)
??????(2)
第8页(共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