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2 1.4 简单结构的设计 任务二 设计并制作站立式办公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9)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2 1.4 简单结构的设计 任务二 设计并制作站立式办公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0-11-11 14: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 技术与设计2)
任务二 设计并制作站立式办公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结构设计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内容是完成站立式办公桌方案的确认及模型的制作。
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物化能力:根据实际条件,选用合适的结构设计方案,作出模型或原型。
工程思维:能对站立式办公桌进行功能测试、稳定性和强度的测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模型的加工。
2. 难点:处理方案与工艺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模型制作的材料、金工、木工实践教室。
五、教学过程
活动1:观察与分析现有材料,对方案进一步修改。
提供丰富多样的加工材料和工具设备(各种连接件,不同截面、大小的木质板材、金属套管等,主要是在金工、木工教室内完成)进行选择。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一步明确设计方案。
明确加工周期不得超过4课时,要求每组制定加工进度表。
问题1:本组方案做了哪些调整?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调整呢?
问题2:改进后的方案,其结构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问题3:本组成员如何分工?预计多久完成该模型的制作?
问题4:本组方案在加工时会用到哪些工艺?你认为其加工的难点是什么?准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2:站立式办公桌模型制作。
动手实践:模型制作,基本是在2~3课时内完成。
问题1:模型和之前设计的方案差异度大吗?如果大,大在哪里?(如:模型是如何实现构件的连接的?与方案设计中体现的连接差异度大吗?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调整?)
问题2:该模型加工难点是什么?我们是如何突破的?
问题3:组员如何配合的?小组加工过程中,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借鉴?
活动3:站立式办公桌模型的技术测试。
技术试验:从功能实现、结构稳定性、强度等方面进行技术试验。
问题1:它能实现相应要求吗?如何实现的,请演示。
问题2:模型使用的效果如何?高度可调吗?可调功能能顺利实现吗?如果高度可调,在使用时,结构稳吗?
问题3:本组模型,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改进?
作业安排:从方案、制作、设计实践感受等方面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完成500字的实践体验小文章。
结构设计重点要把握哪个部分?从结构相关要求的实现,简单地介绍下自己的设计,也谈谈你在团队中的角色,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结构设计时主要有问题明确、方案设计和模型制作这几部分,你认为这几个部分重要吗?结合实践感受,谈谈体会。
六、教学总结
大部分小组在取得真实材料后,方案又有了新的改进。
下列四组的设计方案和制作后与原型区别不大
第一个方案通过折叠结构实现办公桌高度的调节,其加工精度很好,所花加工时间较长,材料成本高,采用了压缩杆,但对压缩杆的用途没有分析到位,没有利用好该材料,测试过程中稳定性问题大,在制作的后阶段进行方案修改,增加底部杆以扩大支撑提高了稳定性,该组成员配合度较高。
第二个方案采用伸缩方式,其原来的伸缩方案和原型的伸缩有差别,主要针对设备、工具和配件材料的因素进行修改,方案制作过程中进行过二次修改,主要是其在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后在其中下段处增加横杆来保持伸缩时的稳定。
第三个方案几乎没有改变,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一直追问各种配件的使用和选择,且有外出购买配件的经历,但仍由于主要材料和配件不齐的原因,其方案在实现伸缩的过程中存在了便捷性的问题,加工难度集中在角铁的锯割、弯折和钻孔。
第四个方案是利用四套套管和插销实现的伸缩结构,与最初的方案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支撑和底座,改变的原因是加工的难度。特别在连接上,由于很难确定金属与木材合适的连接方式,方案一度被搁浅。小组成员间缺少合作与交流,这也是导致方案一再出现问题的原因。
(2)下列两组方案与制作后与原型区别较大

第一个方案为了降低制作的难度,除了桌面面板外,其余涉及到的曲线部分,几乎都改成直线,尽管造型上和原来方案接近,但其伸缩方式上发生很大改变,原来是通过转动螺栓实现高度调节,现在通过转动底部的三个支撑部件来调节它的高度,且高度调节有限(仅可升高3厘米),伸缩意义不大,出现这些问题,可以推断,该组在设计并选择方案时并没有很好的参与讨论分析,小组配合度低,选择了过多的无用材料,造成大量浪费。
第二个方案在升缩结构上与其他组方案雷同,区别在面板下方增加档板结构,可以放置物品,附加了其他功能,加工难点在钻孔,要保证套管间孔的定位,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稳定性一般。
七、教学反思
团队很重要,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团队成员的特长,另一方面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很关键。另外,教师在整个流程中的每个阶段是否作出切实有效的指导,也直接影响制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