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1 15:5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肇东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高二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数值代表燃烧热的是( )
A.CH4(g)+2O2(g)=2H2O(1)+CO2(g) ΔH1
B.S(s)+O2(g)=SO3(g) ΔH2
C.C6H12O6(s)+6O2(g)=6CO2(g)+6H2O(g) ΔH3
D.2CO(g)+O2(g)=2CO2(g) ΔH4
2.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
S(s)+2K(s)=K2S(s) 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 则x为
A.3a+b-c B.c+3a-b C.a+b-c D.c+a-b
3.对于合成氨N2(g)+3H2(g) 2NH3(g)△H=-92.4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s)+3B(g)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5.已知某可逆反应aA(g) +bB(g)?pC(g) +qD(g) ΔH=Q kJ·mol-1,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 Q>0 B.T1C.P1>P2 a+bp+q
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xC(g)Δ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2,反应开始2min内,v(B)=0.1mol·L-1·min-1
B.t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正向移动
C.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C),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增大
D.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
7.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5 mol充入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4Z(g)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 4 min 的平均速率v (Z)= 1×10-3 mol?L-1?min-1
B.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 X、Y各0.15 mol,平衡时n(Z)<0.4 mol
C.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的瞬间,速率v正降低比v逆多
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16
8.已知298 K下反应2Al2O3(s)+3C(s)===4Al(s)+3CO2(g) ΔH=+2 171 kJ/mol,
ΔS=+635.5 J/(mol·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题给ΔH值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B.ΔS>0表明该反应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
C.该反应在室温下可能自发 D.不能确定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9.常温下,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pH=7,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反应后HA溶液一定没有剩余
B.生成物NaA的水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C.HA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不相等
D.HA溶液的c(H+)和NaOH溶液的c(OH-)一定相等
10.25℃时,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体积可以加和,则V (Ba(OH)2):V( NaHSO4)为( )
A.1:1 B.1:4 C.2:1 D.3:2
11.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1×10-9mol/L,该溶液(? )
A.加入甲基橙可能呈红色 B.加入酚酞可能呈无色
C.可能是酷酸钠溶液 D.不可能是氨水
12.室温下,将纯水加热至沸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13.下列有关离子共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K+、Cl-、Fe2+、
B.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K+、、Na+、S2-
C.通入大量NH3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Al3+、Cl-、
D.通入少量SO2气体的溶液中,K+、Na+、ClO-、可以大量共存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B.中和pH和体积均相等的氨水、溶液,所需的物质的量相同
C.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溶液中,相等
D.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溶液呈中性,则
15.下列相关条件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侯德榜制碱法的反应之一:Na++CO2+NH3+H2O=NaHCO3↓+
B.泡沫灭火器原理:2Al3++3+3H2O=2Al(OH)3↓+3CO2↑
C.碳酸氢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Mg2++2+2OH-=2H2O+MgCO3↓+
D.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沉淀质量最大时:2Al3++3+3Ba2++6OH-=2Al(OH)3↓十3BaSO4↓
16.常温下,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氨水中,c(NH)=c(OH-)=0.1 mol·L-1 B.NH4Cl 溶液中,c(NH)>c(Cl-)
C.Na2SO4 溶液中,c(Na+)>c(SO)>c(OH-)=c(H+)
D.Na2SO3 溶液中,c(Na+)=2c(SO)+c(HSO)+c(H2SO3)
17.常温时向20 mL0.1 mol/LHA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LNaOH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A的电离方程式:HA=H++A-
B.水的电离程度:a点>b点
C.c点溶液:c(H+)+c(Na+)=c(A-)+c(HA)
D.d点溶液:c(Na+)>c(A-)>c(OH-)>c(H+)
18.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实 验 现 象
A 向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B 向湿润的KI淀粉试纸上通入少量Cl2 试纸变蓝
C 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Ag2S)
D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产生无色气体(NO)随后变为红棕色(NO2)
A.A B.B C.C D.D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都是向促进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B.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C.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和溶解即停止
D.BaSO4(s)?SO(aq)+Ba2+(aq)表示溶解平衡;H2O+HSO?SO+H3O+表示水解平衡
20.25 ℃时,PbR(R2-为SO或CO)的沉淀溶解平衡关系图如图所示。已知Ksp(PbCO3)A.线a表示PbCO3
B.Y点溶液是PbCO3 的过饱和溶液
C.当PbSO4和PbCO3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SO)和c(CO)的比是1×105
D.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Pb(NO3)2,可转化为Y点对应的溶液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A气体和3mol B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A(g)+B(g)C(g)+xD(g),5s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 C,测定D的浓度为1mol/L。
(1)求x =____。
(2)求这段时间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mol·L-1·s-1。
(3)平衡时B的浓度为______ mol·L-1。
(4)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5)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mol A,同时生成1mol C
B.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mol B,同时生成1mol C C. D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 B、C的浓度之比为1∶1
22.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酸H2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2)若溶液M由10mL 2mol?L﹣1NaHA溶液与10mL 2mol?L﹣1NaOH溶液混合而得,则溶液M的pH______7 (填“>”、“<”或“=”),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
(3)已知难溶电解质MmAn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该难容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表达式为______,其溶度积表达式为______。已知某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硫酸银在水溶液中Ksp=1.08×10﹣16,把1克硫酸银投入20毫升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中C(Ag+)=______。
(4)25℃时,a mol/L 氨水和0.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C()═C(Cl﹣),求氨水的电离常数K=______。
三、实验题
23.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
盐酸体积(mL)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00
18.10
2
20.00
0.00
16.30
3
20.00
0.00
16.22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5)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参考答案
A2.A3.B4.B5.C6.B7.B8.B9.C10.B
11.B12.D13.B14.B15.A16.C17.D18.C19.B20.D
21.2 0.2 mol·L-1·s-1 1mol·L-1 50% BC
H2A?H++HA﹣、HA﹣?H++A2﹣ > c(Na+)>c(A2?)>c(OH?)>c(HA?)>c(H+) MmAn(s)?mMn+(aq)+nAm﹣(aq) Ksp=cm(Mn+)?cn(Am?) 6×10﹣6 mol/L
23.① 偏大 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无影响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不变色 AB 0.162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