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22 12:4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07年广东文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2.(2007年上海卷)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对话是处理南北问题的方式之一,下列属于南北对话的是
A.1960年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 B.1961年召开不结盟国家会议
C.1964年成立七十七国集团 D.1975年召开“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
3.(2008年广东文基)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①对付苏联威胁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③抵消美国优势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08年广东单科)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5.(2008江苏)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6.(2008年山东文综)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7.(2008广东单科)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8.(09安徽文综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9.(2009福建文综卷)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09广东文基)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11.(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12.(2009山东文综)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13.(2009高考海南卷)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 矿业资源互补 B 人力资源共享
C 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14.(2009高考上海单科)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A.欧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15、(10年福建卷)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16.(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6题)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7.(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0题)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18.(2009北京文综高考)“(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摘自《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3)概述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2分)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1.解析:B。欧盟的建立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现,这符合B选项表述的“多元并存”。
12.解析:B。万隆会议上达成的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协议,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这一精神与成立于冷战时期,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的不结盟运动精神是一致的。
13.解析:A。注意题干中的“1950年”“即将……”等信息,当时法、德等六国达成协议,即将成立欧洲煤钢联营(又称“欧洲煤钢共同体”),故A项符合题意。
14.解析:A。东盟和欧盟虽然都是具有超国家性质的组织,但是东盟没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欧盟有统一的议会和法院,是各区域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
15.解析:B。此题考查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启示】还是强调对历史概念的全面把握。
16、答案 A
17、答案 A
18.解析:从材料的出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可以判断与欧洲一体化有关,回答前一小问要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欧洲一体化的相关知识归纳回答。欧洲一体化的影响要从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两个方面回答。
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