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教案 --《 复式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教案 --《 复式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2 07:11:57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九、爱护眼睛
——统

一、情境导入
据卫生部、教育部联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而且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
根据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怎样才能知道,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患近视的学生和家长。
调查对象是什么?
要调查收集数据,我们就要先设计一个调查表,记录数据。想一想,调查表中需要记录什么?
需要记录家长、学生的姓名和他们开始患近视时的年龄。
看来,设计调查表既要确定调查的对象,又要确定调查的内容。
有了这个调查表,你打算怎样收集这些数据呢?
如何来设计呢?
观察这两张调查表,比一比,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有什么感觉?
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已经对45名中小学生和45名家长患近视的年龄进行了调查。
是呀,调查表中的数据太多,太乱,为了让数据更清楚,更便于比较我们可以用复式分段统计表来整理这些数据。
请组长做好分工,每人负责数一个年龄段,组长负责汇总记录,完成复式分段统计表。
看这个复式分段统计表,你们再来比一比,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看来用统计表整理数据会使数据更清楚、更条理。
同学们,为了让这些数据更直观、形象,我们还可以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原来学过的统计图进行描述。想一想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描述?
观察这两幅条形统计图,比一比,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有什么感觉?
比较的时候都是先看看左边学生的、再看看右边家长的,总是这样在两幅统计图之间来来回回的比较,很麻烦、很累。
两幅统计图看起来不方便,怎么办?
可以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幅这样的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作业纸上制作统计图。
把两幅或两幅以上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幅,这样的统计图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合作探索
年龄
6岁以下
6~8岁
9~11岁
12~14岁
14岁以上
人数(人)
5
0
10
15
25
20
2
8
11
7
17
中小学学生开始患近视的年龄统计图
2012年4月
1
1
15
7
21
中小学学生与家长开始患近视的年龄统计图
2018年10月
学生
家长
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习目标:
学习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合作探索
年龄
6岁以下
6~8岁
9~11岁
12~14岁
14岁以上
人数(人)
5
0
10
15
25
20
2
8
11
7
17
中小学学生开始患近视的年龄统计图
2012年4月
1
1
15
7
21
中小学学生与家长开始患近视的年龄统计图
2018年10月
学生
家长
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便于对两组以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和比较。
图例
刚才同学们借助直观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确实是提前了。你能谈一谈原因,给大家一些好的建议吗?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统计解决问题的。
五年级二班
跳高和跳远
课下作业:调查本班同学起床、睡觉的时间。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呢?
多种多样的复式统计图
多种多样的复式统计图
多种多样的复式统计图
多种多样的复式统计图
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大家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还会接触到许多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正如有句名言:留心观察生活,数学无处不在!第九单元
爱护眼睛
———复式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第1课时
教材115-120页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复式分段统计表的知识后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教材呈现了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年龄提前的现实素材,引导学生经历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习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知道设计调查表,需要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内容。了解调查记录数据的方法。
2.结合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对多个对象数据进行比较,制作时要有图例说明,会根据给定的图例绘制条形统计图。
3.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了解统计的一般步骤,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给定的图例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会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理解情境
1.提问。谈话:同学们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下面就来看一条信息(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读一读你都知道了什么?
2.交流。
预设1:目前,我国中国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
预设2: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
3.小结。谈话:
信息中告诉我们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用学生感兴趣的近视眼这一话题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
谈话:到底是不是真提前了,下面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一)调查收集数据
1.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1)提问。谈话:怎样才能知道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2)思考交流。预设:统计一下学生和家长患近视的年龄。(追问:统计什么,统计谁的年龄才能比较出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3)小结。谈话:先调查收集学生和家长患近视的年龄,再比一比。
2.学习设计调查表。
(1)提问。谈话:要调查收集数据,我们就要先设计一个调查表记录数据。(出空表)想一想,调查表中需要记录什么?
(2)思考交流。预设:需要记录家长、学生的姓名和他们开始患近视的年龄。(讨论点拨)
(3)小结。谈话:看来,设计调查表既要确定调查的对象,又要确定调查的内容。(边说边出示对象和内容)
3.学习调查方法
(1)提问。谈话:有了这个调查表,你打算怎样收集这些数据,
(2)思考交流。预设:拿着表格问问同学和家长。
(3)小结。谈话:很好,你说的是实地调查的方法。其实调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还有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等,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已经对45名中小学生和45名家长他们患近视的年龄进行了调查。(边说边出示课本调查表)
(二)整理数据
1.观察、比较调查表,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1)提问。谈话:观察这两张调查表,比一比,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有什么感觉?
(2)交流。预设:数据多、乱,不能清楚地看出来。
(3)小结。谈话:是啊,调查表中的数据太多,太乱,为了让数据更清楚,更便于比较我们可以用复式分段统计表来整理这些数据。(出空表)
2.用复式分段统计表整理数据。
(1)提问。谈话:请组长做好分工,每人负责数一个年龄段,一个人负责数7岁以下学生和家长的??组长负责汇总记录,开始。
(2)交流汇报。谈话:大部分小组都已经完成了。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整理的结果,(数的时间要仔细,数后要进行验证。)
3.观察统计表,分析解决问题。
(1)提问。谈话:看着这个复式分段统计表你们再来比一比,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2)思考交流。
(3)小结。谈话:看来用统计表整理数据会使数据更清楚、更条理。
(三)描述数据
1.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1)提问。谈话:同学们,为了让这些数据更直观、形象,我们还可以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进行描述。想一想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请看屏幕。
谈话:观察这两幅条形统计图,比一比,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有什么感觉?
(2)组内交流。
(3)班内交流。谈话: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观察的吗,有什么感觉,
(4)小结。谈话:刚才大家在比较的时候都是先看看左边学生的、再看看右边家长的,总是这样在两幅统计图之间来来回回的比较,很麻烦、很累。
2.学习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提问。谈话:怎样设计统计图更便于观察比较?(如果学生回答,把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和家长的条形靠在一起,把两幅统计图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明确将两幅图合在一起更方便。)
(2)尝试制作。谈话: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幅这样的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作业纸上制作统计图。(教师巡视,选取典型代表)
(3)展示交流。
展示“同年龄段有间隙”的作品。谈话:先看这个同学制作的,你觉得他制作的怎么样,(引导学生通过评价,明确用一幅图,一是看起来方便;二是制作方便。)
展示“同年龄段没有间隙”的作品。谈话:你觉得他制作的怎么样,(引导学生通过评价,明确同年龄段紧靠在一起,更便于比较。)
展示“标有家长和学生”的作品。谈话:你觉得他制作的怎么样,(引导学生明确在图中标有“家长”和“学生”虽然比较明白,但是每一个年龄段都标出来比较麻烦)
展示“带有图例”的作品。谈话:有更简洁的区分方法,让大家看明白哪些竖条代表学生,哪些竖条代表家长吗,先展示学生
“涂不同颜色”的作品,再展示带有图例”的作品。通过评价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图例。)
(4)小结。谈话:
同学们,为了便于观察比较,我们把两幅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了一幅。这样的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它方便比较多个对象的多少。在制作时要标注图例。(贴示课题,课件呈展示形成过程)
(四)分析数据
1.问题。谈话:看着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你们再来比一比,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交流。谈话:先自己看看,再同桌说说。(根据学生交流,适时点拨方法。12岁以前学生患近视的人数较多,12岁以后家长患近视的人数才逐渐多起来,所以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
3.小结。谈话:通过对一组组条形的比较,我们知道12岁以前学生患近视的人数较多,12岁以后家长患近视的人数才逐渐多起来,所以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这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最大的优点。
4.建议。谈话:刚才同学们借助直观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确实是提前了。你能谈一谈原因,给大家一些好的建议吗?(引导学生说出注意坐姿、少玩电脑等)
谈话:已经近视的同学要特别注意爱护眼睛,不要任其再发展了,没有近视的同学也要防患于未然。
(设计意图)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五)梳理统计过程。
谈话: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统计解决问题的。首先我们一起调查收集了数据;接着我们用统计表对调查表中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然后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直观地描述了数据;最后对照统计图进行分析。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
三、自主练习,巩固应用
谈话:下面我们再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1.课本自主练习第3题。
(1)独立解答。
(2)班内交流。谈话: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结。
2.课下作业:调查本班同学起床、睡觉的时间。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统计的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图例
不仅看出多种数量的多少,
还便于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
收集数据:调查表
整理数据:统计表
描述数据:复式条形统计图
分析数据:复式条形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