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联盟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特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杨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客命题范玮琪∶湘教版必修Ⅲ十地球地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地球表面某区城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
1.M和N的实际距离约是
A.444千米B.3333千米C.2222千米D.1823千米
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学校的学生绘制的学校平面图及正午时旗杆的影子。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学校的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学校大门朝西开B.教学楼I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C.图书馆位于科技馆正南方D.办公楼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4.该平面图是在一张26 cm×19cm的纸上绘制的,其选用的比例尺最合适的是
A.1:1800 B.1:2100 C.1:2400 D.1:2800
读我四两块生态环境昆弱区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示两块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壤侵蚀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增多,过度开显严重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对治理图示两块生态环境跪弱区土壤侵蚀的有效措施是
A.开辟梯田,种植革果等果木B.实施退田还林、还草,发展林牧产业
C.平整土地,发展油菜等经济作物产业D.将脆弱区内居民迁出,彻底解决区域环境压力
7.下列生态工程对保护两块生态环境臆弱区贡献较大的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华北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D."三北"防护林体系
美国所指的""再工业化"绝不仅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在二次工业化基宏上的三次工业化,其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从而重新拥有具强大竞争力的断工业体系,这对于正在试图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无形中增加了新的"天花板"。据此完成8-9题。
8.美国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产业部门是
A.服装制造业B.信息软件
C.石油化工D.电子装配工业
9.为了减轻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影响,下列措施较好的是
A.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B.加强与欧盟的贸易往来
C.增加对非洲的投资力度D.减缓产业转移的步伐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资源诅咒"理论——丰富的自然贵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祖咒而非记福,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并不是有利条件,反而会成为一种限制。读1990~2010年云南者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年份云南省"资源诅咒"现象表现得较明显的是
A.1990年B.1996年C.2001年D.2009年
11.云南省为摆脱"资源诅咒"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③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球江三角浏的广东省九个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目前,连接香港、澳门、珠海的粤港澳大桥已建成通车。据此完成12~13题。
12.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预计将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
A.内部分工更明确B.规模等级愈模糊
C.模式趋同愈明显D.同业竞争更激烈
13.随着粤港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大湾区内部
A.政治界线消失B.消费差异加天
C.区域融合加快D.交通更加拥堵
下图是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M地最适宜布局
A.银行B.学校C.工厂D.住宅
15.三个图层叠加所提供的信息最合适的服务对象是
A.旅游部门B.住建部门C.消防部门D.民政部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设计了如图的选线方案。
(1)说出图示地区的相对高度和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2分)
(2)判断说明该选线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是否合理。(4分)
(3)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在W、X、Y、Z四地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角度考虑,该地理兴趣小组首先排除了Z地,试说明排除该地的原因。(3分)
17.下图为我国长江下游某城市发展阶段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简述从唐代到当代该城市交通发生的主要变化。(4分)
(2)指出唐宋时期该城市附近水稻种植业发展迅速的原因,(6分)
(3)与宋代相比,该城市当代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并分析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据湖南省气候中心统计,2017年6月湖南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97.4mm,较常年同期偏多89.1%,突破历史极值。三湘四水中的湘江、资江、沅江水位全线超警,特大洪水肆虑湖南,在省会长沙,湘江水位更是创下历史最高纪录,遭洪水围城。
材料二 公元前214年,秦史禄开凿灵渠,将湘江约3/10的水引入漓江,沟通了湘漓水运,直至1940年湘桂铁路通车前,湘江为中原通往岭南的水运交通要道。下图为湘江水系示意图。
(1)分析长沙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
(2)简述湘江发展航运的优势条件。(6分)
(3)分析湘江株洲市以上河段航运出现衰落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测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江三角洲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存在产业结构趋网的问题。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站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的自身优势,(4分)
(2)说明1980~199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幅较小的原因。(4分)
(3)指出产业结构趋同对珠江三角洲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6分)
邯郸市联盟校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 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 MN 两点间的距离约为 40o×111 km×cos60o~2 222 km。
2.B 从 M 点到 N 点的最短航线 ,是偏向极点的劣弧 ,方向为先东北再东南。
3.D 我国北方地区正午时旗杆的影子是朝北的,以此作为图中的指向标判断方位。所以办公楼呈东北— 西南走向。
4.C 在 26 cm×19 cm 的纸上绘制平面图 ,一 般纸的边缘要各留出大约 1 cm 的空间。依据纸张的长、宽对应学校实际的长、宽进行计算 ,所得比例尺分布为 1 : 2 083 和 1 : 2 352 ,因此其选用的比例尺最合适的是较小的比例尺 ,且取整数。
5.C 图示两块生态环境脆弱区地形都以低山、丘陵为主 ,地势起伏大 ,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人口较多 ,过度开垦 ,造成植被破坏 ,加重了土壤侵蚀。
6.B 图示两块生态环境脆弱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而苹果为北方果木;图示两块生态环境脆弱区位于山区 ,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适合发展林牧业;我国人多地少 ,将脆弱区内居民迁出的做法不可行。
7.A 读图可知 ,两块生态环境脆弱区位于长江与珠江流域 ,因此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对两地的影响较大。
8.B 读材料可知 ,美国"再工业化"的实质是以 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对传统产业影响较小。而服装制造业、石油化工和电子装配工业属于传统产业 ,仅信息软件业属于新兴产业。
9.A 我国制造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 ,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将逐步由技术密集型工业所取代 ,因此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一 旦高端人才大量流失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 ,将会造成难以 估量的损失,其中一 个直接的表现就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后劲不足。
10.D 2009 年云南能源开发增长率超过 1990 年、19 96 年和 2001 年,但人均 GDP 增长却低于这三个年份,由此可知 ,2009 年云南省"资源诅咒"现象较其他三个年份表现得更明显。
11.B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进行技术创新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可减轻经济对资源的依赖 ,有利于摆脱"资源诅咒";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只能改善环境质量 ,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限。
12.A 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在城市群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 ,加强区 域内部的联系与协作 ,各自优势、特色更加鲜明 ,发展模式各具特色 ,模式不会相同。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主要的问题之一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有利于形成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 ,等级分明的良性城市群。
13.C 粤港澳大桥建成后 ,大湾区内部的界线不会消失;整个区域联系更加紧密 ,消费和生活方式趋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融合加快;交通更加便捷。
14.C 从图中看出 M 地位于主要干道上 ,交通便利;人口密度较稀 ,地价较低。适宜布局要求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广的工厂。
15.B图中给出的交通、人口密度和地价图层叠加可以为商业选址、城市规划、住房建设等部门提供服务。
16.(1)相对高度:60 m<H<100 m。(1 分) 大致流向:西北向东南流。(1 分)
(2)甲处靠近聚落 ,且地形平坦 ,合理;乙处过河点不在河流最窄处 ,且较为弯曲 ,不合理;铁路不宜从聚落穿过 ,丙处穿过聚落 ,不合理;丁处没有沿等高线延伸方向修筑 ,不合理。(4 分 ,合理即可)
(3)Z地在等高线密集的河谷地形中 ,坡度较陡 ,山区 降水汇水较快,易发生山洪,故不适合露营。( 3 分,合理即可)
17.(1)唐代至宋代河流运输发展较快 ,河流交通越来越密集;发展到当代 ,陆地交通基本替代水上交通 ,交通线更密集。(4 分)
(2)长江下游地区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优越;交通条件逐渐改善;人口增长快( 或迁人人口多),劳动力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大。( 任答三点 ,6 分)
(3)变化:由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转变为以城郊农业为主。(2 分)原因:城市规模扩大,蔬菜、花卉等农作物需求增加;种植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利润更高。(4 分)
18.(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上游地形坡度较大 ,水流快 ,洪水快速汇聚到长、株、潭等平原地区;长沙地处下游 ,地势低洼 ,泄洪不畅。( 6 分)
(2)流域内降水丰富 ,河流流量大;大部分地区 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流域内人口众多 ,物产丰富 ,运输需求量大;有运河沟通漓江 ,形成水运网等。( 6 分)
(3)新的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等)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 ,泥沙淤塞航道;水库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船舶大型化( 轮船替代帆船)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等。( 6 分)
19.(1)地理位置优越 ,水运便利;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面积大且地价低廉。(4 分) (2)1980~19 90 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外商出于风险考虑 ,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主导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附加值较低 ,工业产值低。(4 分 ,答对两点即可)
(3)不利影响:产业结构趋同阻碍了区域一 体化进程 ,使得各城市之间的竞争紊乱无序 ,削弱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造成城市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4 分 ,合理即可)
建议: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 ,构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