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电荷与电流(1)
教案
课题
4.1电荷与电流
章
4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2.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意观察静电现象,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新知导入】【新知讲解】
干燥的冬季,有些衣物之间会发生吸附现象,薄膜保鲜袋也很容易吸附在一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用干净的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棒摩擦后,让玻璃棒靠近小纸屑,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会吸引轻小的纸屑,是因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带电了。问:那么,玻璃棒是怎么带电的呢?重力相等。一、带电原因1、两种带电粒子自然界中有两种带电粒子,分别是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2、物体不带电原因通常情况下带正电的质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相等,正负电荷能相互抵消,所以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带电性。3、摩擦起电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叫做静电。师:想一想,通过实验可以发现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会带正电,橡胶棒则带等量的负电。请你用电子得失的观点解释上述现象。生:1、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所以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2、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所以毛皮会带正电,橡胶棒则带等量的负电。4、常见现象生活中有很多摩擦起电的现象,比如:我们在脱毛衣时经常会看到“火花”与噼啪声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头发竖起来了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实验(1)
两位同学合作,一位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
2个泡沫塑料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吸引
。(2)
两位同学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
2个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排斥
。(3)
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
2个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排斥
。2、验电器(1)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构造:金属杆、金属球、金属箔、绝缘垫(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总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设置疑问归纳、总结学生思考、交流深入思考学生分析、思考、交流、回答。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总结。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探究通过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易于接受指导分析通过实验探究,联系实际,易于理解接受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交流、总结巩固所学内容在实验过程中要千万牢记,让学生自由发挥,最后再做总结。
【课堂练习】
1、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异种
电荷,互相
吸引
的缘故。
2、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D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3、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相
排斥
,其原因是
摩擦起电后,两个气球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
.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总结】
本节课围绕着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展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好的解释为什么干燥天气脱衣服会出现“火花”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物体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在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应用于生活,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进行的。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电荷与电流(一)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干燥的冬季,有些衣物之间会发生吸附现象,薄膜保鲜袋也很容易吸附在一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新知导入
做一做
用干净的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棒摩擦后,让玻璃棒靠近小纸屑,观察发生的现象。
新知讲解
玻璃棒会吸引轻小的纸屑,是因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带电了。
玻璃棒是怎么带电的呢?
一、带电原因
新知讲解
1、两种带电粒子
(1)质子
带正电
(2)电子
带负电
2、物体不带电原因
通常情况下带正电的质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相等,正负电荷能相互抵消,所以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带电性。
新知讲解
3、摩擦起电的原理
新知讲解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叫做静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始
新知讲解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会带正电,橡胶棒则带等量的负电。请你用电子得失的观点解释上述现象。
思考
新知讲解
1、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所以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
2、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所以毛皮会带正电,橡胶棒则带等量的负电。
新知讲解
4、常见现象
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头发竖起来了
我们在脱毛衣时经常会看到“火花”与噼啪声
新知讲解
梳头发时,头发被木梳“吸起来”
摩擦过得气球可以使水流变弯
阅读
新知讲解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积雨云顶部一
般
较
高,
可
到
达
对
流层的顶部,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雷电现象。当积雨云较低时,会在云、地之间放电。在雷电放电的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电闪雷鸣。
新知讲解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实验
(1)
两位同学合作,一位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
2个泡沫塑料小球后,2个小球
。
+
开
始
+
-
-
吸引
新知讲解
+
(2)
两位同学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
2个小球后,2个小球
。
+
开
始
+
+
排斥
(3)
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
2个小球后,2个小球
。
排斥
-
-
开
始
-
-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2、验电器
(1)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构造:金属杆、金属球、金属箔、绝缘垫
新知讲解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同种电荷相互
,
异种电荷相互
。
3、总结
排斥
吸引
课堂练习
1、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
电荷,互相
的缘故。
异种
吸引
课堂练习
2、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D
课堂练习
3、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相
,其原因是
.
排斥
摩擦起电后,两个气球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课堂总结
1、两种带电粒子
带正电的质子
带负电的电子
2、摩擦起电: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教学板书
丝绸摩擦的玻璃棒
毛皮摩擦的橡胶棒
正电
负电
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排斥
吸引
电荷间相互作用关系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电荷与电流(1)
学案
课题
4.1电荷与电流
章
4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2.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意观察静电现象,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导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课前预习】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干燥的冬季,有些衣物之间会发生吸附现象,薄膜保鲜袋也很容易吸附在一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新知讲解】
一、带电原因1、用干净的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棒摩擦后,让玻璃棒靠近小纸屑,观察发生什么现象?2、物体不带电原因3、什么是摩擦起电?思考:请你用电子得失的观点解释: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会带正电,橡胶棒则带等量的负电。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实验:(1)
两位同学合作,一位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
2个泡沫塑料小球后,2个小球
。(2)
两位同学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
2个小球后,2个小球
。(3)
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
2个小球后,2个小球
。2、总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种电荷相互
,
异种电荷相互
。
练一练:1、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
电荷,互相
的缘故。
2、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3、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相
,其原因是
.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摩擦起电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课堂练习】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那么小球可能带
电,也有可能
。2.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塑料梳子就会带电。这种使梳子带电的方式叫
。将带电的梳子靠近自来水龙头放出的细水流时,就会观察到
。3.玻璃棒和绸子相互摩擦时,
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
上,因此玻璃棒因
了电子而带上
电荷。4.人们穿普通化纤面料的服装容易吸附灰尘,这是????????
现象。5.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A被吸引过来,则A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6.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A.小球A带正电
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
D.小球A可能不带电7.关于相互摩擦的甲、乙两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带正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弱,失去了电子B.乙带负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强,得到多余电子C.甲带正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强,得到多余的电子D.乙带负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弱,失去了电子8.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严格说来,与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各种物质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是不同的。见下列起电顺序表:起电顺序(正→负)有机玻璃玻璃毛皮丝绸纸金属硬橡胶棒石蜡涤纶硬塑料聚乙烯聚丙烯根据你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9.带正电的玻璃棒慢慢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时,发现球被排斥,这说明通草球(
)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10..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11.A、B、C、D四个带电的小球,已知:A吸引B,B排斥C,C排斥D,A带正电。则B、C、D三小球带电的种类分别是(
)A.正电负电负电
B.负电正电正电C.负电负电负电
D.正电负电正电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答案】摩擦起电
【答案】正电
负电
【答案】排斥
吸引
新知讲解:
思考【答案】1、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所以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2、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所以毛皮会带正电,橡胶棒则带等量的负电。
1.【答案】异种
相互排斥
2.【答案】D
3.【答案】排斥
摩擦起电后,两个气球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课堂练习:
1.【答案】正电
不带电
2.【答案】摩擦起电
细水流靠近梳子
3.【答案】玻璃棒
绸子
失去
正
4.【答案】摩擦起电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