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变化。
2.知道明至清中叶思想领域,小说戏曲以及科技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3.
认识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及所面临的危机。
导入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明代)李釜源:《地图综要》
南宋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
阅读p83“谭晓致富”的故事,思考粮食生产中心转移的原因。
江南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学习目标一:观“变”:明至清中叶之社会经济
(1)农业
甘薯
玉米
①明朝后期玉米、甘薯等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松江、苏州:“邑之民业,首藉棉布。
嘉兴、湖州:“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2)手工业
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
——“资本主义萌芽”
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马克思《资本论》
★“资本主义萌芽”
阅读“历史纵横”,完成以下表格:
劳动者
“织工”
工作时间
晨起晚息
工作场所
工场(染坊、玄庙口)
产品
丝织品
组织者
机户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
(3)商业:进入新的繁荣期
①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逐渐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
,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
始称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
,绫绸之聚亦且……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
《历史》必修I
◎晋商遗产:乔家大院、王家大院
◎徽商遗产:徽商大宅院
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从农民那里剥削的地租,主要是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所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920年中国经济成分图
局限(1)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雍正: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大清会典事例》
局限(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雍正耕织图册》
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工场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主要是因为(
)
A、工场产品投入市场
B、工场分工较细
C、工场生产规模扩大
D、工场使用雇佣工人
小试牛刀
学习目标二:词曲书画映特征——文艺新发展
学习目标二:观“变”:明至清中叶之思想
①世界观:良知就是天理
(1)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王阳明:《传习录》
主张:
盗贼也有良知: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____________
王守仁
(2)陆王心学:
知行合一
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王阳明:《传习录》
致良知
②方法论:
评价:
①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②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③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王阳明:《传习录》
(3)李贽: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焚书》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李
贽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明朝政府:“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读通鉴论》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只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小试牛刀
学习目标三:观“变”:明至清中叶之小说与戏曲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中的插图“桃园结义”
明清时期流传的小说戏曲基本上都是包装很精美的插图本。这些插图正是出版商们的营销法宝。
1.背景
武松打虎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
((1)元末明初
施耐庵、罗贯中各自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2.小说
(2)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儒林外史》中临死前的严监生
(3)清朝中期
曹雪芹创作长篇小说《红楼梦》,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87版《红楼梦》剧照
(1)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3.戏曲
(2)舞台演出:
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
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清)沈容圃:《同光十三绝》
关羽《华容道》
齐天大圣《闹天宫》
《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明清时期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封建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小试牛刀
学习目标四:观“变”:明至清中叶之科技
1.传统科技: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
(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李时珍
《本草纲目》书影
《农政全书》书影
《天工开物》书影
处于成就总结阶段,未转化为近代科学
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
(1)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2)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局部)书影
《四库全书》(局部)书影
【知识链接】
①类书,是古代起工具书作用的资料汇编著作。根据具体内容摘录各种不同书籍上的材料,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以便学者查找。
②丛书,是多部书籍的汇编。将不同的书搜集到一起一并出版,原则上保持各书原貌。
2.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利玛窦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明朝后期到近代西方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
2.西学东渐: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康熙皇舆全览图》
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自清朝中叶至中华民国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基本上都渊源于此图。
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李时珍写出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②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③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小试牛刀
小结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领域
手工业领域
商业领域
陆王心学
李贽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小说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吴敬梓《儒林外史》
清朝中期:曹雪芹《红楼梦》
戏曲创作:汤显祖、孔尚任
舞台演出:昆曲、京剧
传统科技: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西学东渐:利玛窦
社会经济的局限
小说与戏曲
思想领域的变化
戏曲
科技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