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1.
认识国民党统治在全国的确立及其性质
2.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
3.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红军长征的历程,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其意义
学习目标
这几日的上海颇不平静。听闻昨日青红帮的人袭击商务印书馆的工人纠察队,国民党第26军周凤岐部强行将纠察队缴械,致死十余人,伤二百余人。
今日上海总工会号召为这些无辜惨死兄弟讨回公道,去周凤岐部为其请愿。今日虽雨不断,但此次游行规模庞大,气势高昂,
在行经闸北宝山路时,突遭机枪扫射,密集的子弹疯狂射向游行队伍,顿时大乱,眼前的人纷纷中弹倒地,雨水血水四处流淌……趁乱我捡回了条命,但那血腥惨烈之场面让我浑身颤抖不能自制,险些握不住写字的笔。
无数工人兄弟和青年学生就倒在宝山路的血泊之中,到底是谁下得了这样的狠手?是青红帮?周凤岐还是另有其人?
民国十六年四月十三日
雨
悲愤至极
——摘自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亲历者日记
导入
学习目标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政治: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确立
1927.4.18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8.6皇姑屯事件
1927.1.迁都武汉
1927年秋宁汉合流
——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1928
继续北伐
1928.12.张学良“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思考: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与国民时期的北伐有何不同?
目标不同:
前者,讨伐军阀张作霖,统一全国;
后者,反帝反封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928.5.3
济南惨案
学习目标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政治: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确立
1927.4.18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8.6皇姑屯事件
1927.1.迁都武汉
1927年秋宁汉合流
——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1928
继续北伐
1928.12.张学良“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思考: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是什么?
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毛泽东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928.5.3
济南惨案
学习目标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提高;
②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③1936年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原因:
表现:
①促进民族工商业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民族工商业受其压迫摧残越来越严重;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影响:
棉纺织业、面粉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
橡胶、搪瓷都有一定程度发展;
“官僚资本”是指:在中国近代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官僚利用对资源的控制,利用对信息的独占,利用对企业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转让权的掌握,无制约地牟取私利并损害全社会福利的一种历史现象。
——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
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代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一般是指民国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资本主义买办统治集团。即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四大家族,是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
学习目标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中说到:“……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材料中“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是指?
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B.晚清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辛亥革命使“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
小试牛刀
封建专制统治
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
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
学习目标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新道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927年8月-1928年4月)
南昌起义
1927.09
秋收起义
1929.12
古田会议
1927.
08.07
八七会议
1927.1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
根据地政权建设
1927.
08.01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纠右;土地革命;枪杆子
毛泽东等领导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后改向山区进军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重申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原则,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党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保
卫
基
础
保卫
依托
基础
依托
主要形式
到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分布在10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10万人。
中国共产党农村根据地的运作模式
学习目标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新道路
思考: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新在哪”?
1、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3、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尝试。工农民主专政,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试,为在中国建立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经验。
学习目标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新道路
学习目标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新道路
(1标志: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无论自己经营或出租,一概无任何代价的实行没收,被没收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
根据地政权建设
某文告写道:“民众自动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民众自己的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这份文告最可能
A.
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
B.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
C.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D.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中共尚未诞生更未有自己的军队
小试牛刀
中共红军尚未诞生
人民解放军
红军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
学习目标一:红军长征
1.长征的原因
材料二
共产国际派了对中国国情一无所知的德国人李德任军事指挥,红军的指挥权从朱德、周恩来手中转入李德和博古(秦邦宪)手中。他们放弃了前四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反“围剿”开始后,李德不顾中国国情和革命的特殊性,无视红军割据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为这场战争“是国民党政权与红色政权的决战”,在战术上坚持正规化的阵地战,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材料一1933年9月25日,蒋介石集中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向各红色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蒋介石鉴于前四次军事“围剿”的失败,改变了“长驱直入”的作战方法。采取“步步为营、堡垒推进”,企图逐步紧缩苏区,消耗红军有生力量,最后寻求红军主力决战,以达到消灭红军的目的。当日,国民党北路军的4个师向中央苏区的战略要地黎川进攻,宣告了第五次“围剿”的开始。
根本原因: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江
长
西
瑞金
江
西
湖
南
福
建
贵
州
广
西
西
康
四
川
陕
甘
肃
毛尔盖
黄
河
腊子口
1934.10.
遵义
1935.1.
遵义会议
红一方面军
突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李德
博古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会宁
突破四道封锁线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翻雪山过草地
吴起镇
飞夺沪定桥
会宁
幻灯片
4
遵义会议
学习目标一:红军长征
长征的意义
1.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宣传了中共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革命种子,鼓舞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
3.经过长征锻炼和保存下来的革命骨干,成为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你认为红军长征胜利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表明了长征)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B.传播了中共革命的精神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
与材料“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相符
小试牛刀
与材料“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无关
与材料“触发世界的想象”不符
长征仍旧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革命
小结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
中国共产党开辟新道路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红军长征
政治: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确立
宁汉合流
二次北伐
东北易帜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人民反帝爱国运动
表现:棉纺、面粉、新兴工业部门都有一定程度发展
影响: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官僚资本压迫民族工商业、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南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
背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根本原因: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遵义会议
意义:战略大转移、下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锻炼和保存下来的革命骨干
八七会议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