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1琵琶行 同步课件(共13张PPT)+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17.1琵琶行 同步课件(共13张PPT)+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1 16:31:47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琵琶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授课:古语老师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2007010301RB1031701HRX


学习目标
通读文本并解读题序。
了解相关常识。
了解相关常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惟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作近三千首。
作者简介
他的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即从入仕到贬为江州司马以前,此时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作品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有《卖炭翁》;后期被贬江州司马至卒,为其“独善其身”时,作品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赋得古草原送别》、《长恨歌》、《琵琶行》皆作于此时。
创作背景·标题释义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社会政治和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唐宪宗元和十年,同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陷入一片混乱。白居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使他更感世态炎凉。他满怀忧愤,本诗正创作于次年。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引加上歌正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长篇叙事诗。
通读文本并解读题序
通读文本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通读文本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通读文本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通读文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解读题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元和十年,我贬官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到湓浦口送一位客人,夜里听见船上有弹琵琶的,听琵琶音调,铮铮然有京城曲调的韵味。问弹琵琶的人,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向穆、曹二位大师学过琵琶,年长色衰,嫁给了一个商人。我命令手下人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弹完后,她面容忧伤。她述说了自己年轻时的欢乐生活,又说如今漂泊沦落,悲愁苦楚,四处飘流。我出京做官二年,心气平和,舒适安逸,受她这番话的触动,这天晚上才深有被贬谪的感觉。于是写了这首七言长诗,吟咏给她听,赠送予她。全诗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琵琶行》。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凄切的感情基调。
学习小结
了解相关常识。

通读文本并解读题序。
贰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高中上3.17.1《琵琶行》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
六玄(yāo)
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
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D.江浸月(jīn)
呕哑(yā)
嘲哳(zhā)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
钿头银蓖
连篇累牍
口诵心唯
B.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
  
3.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
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
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转徙于江湖间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江州司马青衫湿
D.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5.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秋水时至。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左右欲刃相如。
判断题:
6.白居易与元稹合称“元白”,以倡导并积极实践新乐府运动闻名于世。(

7.白居易的《琵琶行》题材上属于感伤诗,作于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闲居时期。(

8.本篇属于乐府中的歌行体,“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长句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其中长句即指七言。(

《琵琶行》的题序起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和梗概的作用。(

10.白居易无故遭贬谪的背景使得她对琵琶女的遭遇深表同情。(

答案及解析:
C
解析:A.“憔”应读为“qiáo”;B.“贾”应读为“gǔ”;D.“浸”应读为“jìn”。
2.A
解析:B.“徒”应为“徙”。C.“崖”应为“涯”。D.“翻”应为“反”。
3.D
解析:A.畅快;B.作歌;C.字。
4.C
解析:A、B、D三项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5.D
解析:D项的“刃”是名词活用的现象,名词作动词,用刀刃……。
判断题:
6.T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说法正确。
7.T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说法正确。
8.T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和关键词的理解,说法正确。
9.F
解析:题序更是在说明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凄切的感情基调。
10.F
解析:白居易对琵琶女身世遭遇的同情引发了他对自己无故遭贬谪命运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