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2 14:5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1.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
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完整过程,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
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学习目标
导入
蒋介石:可以在三个月至多六个月内打败共产党。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P515
谁猜对了?战争实际持续了多久?
毛泽东:5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P451
我们称这场战争为什么战争?
当重庆谈判正在进行时,蒋介石就向各战区司令长官发出密令: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彼如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P19
学习目标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思考:1.阅读材料,归纳抗战胜利后两条不同的建国方针。
建国方针:一是独裁、内战;二是和平、民主、团结。
在中国,存在着一个光明前途和一个黑暗前途。制定政治路线: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实现这个目标,要实行十大纲领: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一,实行人民的统一……改造国民党的军队。
——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思考: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努力的具体历史事实。
史实:重庆谈判、双十协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学习目标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如何理解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的提问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一表述的主旨是
小试牛刀
肯定美国的政治模式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促进民主、和平建国
批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45.8-10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46.1
全面内战爆发
46.6
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46.7-10
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
47.3-7
中共制定
《中国土地法大纲》
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消灭国军主力
48.9-
49.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9.1
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49.4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4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9.10
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兴起
46


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和
夺取全国胜利
学习目标二:解放战争的完整过程
思考:1.阅读教材,梳理解放战争的完整过程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45.8-10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46.1
全面内战爆发
46.6
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46.7-10
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
47.3-7
中共制定
《中国土地法大纲》
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消灭国军主力
48.9-
49.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9.1
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49.4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4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9.10
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兴起
46


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和
夺取全国胜利
学习目标二:解放战争的完整过程
思考:2.阅读教材,指出解放战争相应阶段重大史实的空间位置。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45.8-10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46.1
全面内战爆发
46.6
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46.7-10
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
47.3-7
中共制定
《中国土地法大纲》
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消灭国军主力
48.9-
49.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9.1
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49.4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4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9.10
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兴起
46


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和
夺取全国胜利
学习目标二:解放战争的完整过程
思考:2.阅读教材,指出解放战争相应阶段重大史实的空间位置。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45.8-10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46.1
全面内战爆发
46.6
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46.7-10
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
47.3-7
中共制定
《中国土地法大纲》
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消灭国军主力
48.9-
49.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9.1
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49.4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4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9.10
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兴起
46


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和
夺取全国胜利
学习目标二:解放战争的完整过程
思考:2.阅读教材,指出解放战争相应阶段重大史实的空间位置。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动员民工:543万
担架:21万副
挑子:301万副
牛马:717万头
大小车辆:881万辆
筹集粮食:9.6亿斤
——王奇生《蒋介石和国民党》
学习目标二:解放战争的完整过程
思考:3.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角度:国内、国际;过去、未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的这决定
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
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
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
小试牛刀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威望在民众心中是很高的,蒋介石是国家和正统的化身,老百姓把他当作神一样顶礼膜拜。
——《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中国近现代史》
学习目标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思考:1.
民心所向何处?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蒋介石的声望达到顶点。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P554
民众评国民政府对日本占领区的接收:
劫收;
五子登科(车子、房子、金子、女子、票子);
三阳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
天天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有条(金条)有理,无法(法币)无天。
学习目标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思考: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国民党是如何失去民心的?
1945年12月1日:“一二·一”血案。几百名军警、特务冲入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校,对参加反内战时事讨论会的学生大打出手。打死、炸死师生4人,另有25人被打成重伤。
1946年2月10日:较场口事件。特务冲散陪都各界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打伤大会主持人李公朴、章乃器、施复亮和政协代表郭沫若等人。
1946年7月,国民党特务在昆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暗杀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的血案。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P414
学习目标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思考: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国民党是如何失去民心的?
学习目标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思考: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国民党是如何失去民心的?
学习目标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官员贪污腐败
镇压民主力量
恶性通货膨胀
……
国民党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思考: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国民党是如何失去民心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
学习目标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人民解放军所以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一个根本原因是得到解放区民众的全力支持。它的关键,又在于坚决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金冲及《转折年代》P376
《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后,各解放区普遍深入地开展了斗争恶霸地主和没收、分配地主土地的斗争。至1949年底……1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P441
思考:3.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共产党是如何获得民心的?
学习目标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
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思考:3.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共产党是如何获得民心的?
巩固了土地革命战争的社会基础
有益于内战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需要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这一主张的贯彻
小试牛刀
人民解放战争
小结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史实
解放战争的完整过程
原因分析
两条不同的建国方针
国民党如何失去民心
共产党如何获得民心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和夺取全国胜利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