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曲折发展
1.列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成功与失败的探索;
2.简述“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教训;
3.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增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同感和对新
中国的热爱并学习时代楷模。
学习目标
导入
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很难成功开创。
学习目标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
材料: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谁胜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
思考:中共八大召开时,中国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跟主要任务的变化
主要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主要任务
从落后
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发展生产力))
思考: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对国情认识清楚,路线正确。
2、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材料: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狂热中的失误挫折:“三面红旗”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机械工业部提出“二五期间产品产量年递增率要达到50%”;
冶金部门提出“五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
煤炭部门提出“两年赶上英国,十年赶上美国”;
纺织部门提出“五年内超过英国,赶上美国。”;
水电部门提出“五年全国初步实现电气化”。
全民大炼钢
农村放卫星
思考:你认为这样炼出的钢质量会如何?这样炼钢你认为有什么影响?
思考:“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
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集体主义、吃大锅饭
4、调整恢复
(1)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1年5月4日,周恩来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伯延人民公社进行农业调查。
(2)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3)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失误
成功
1956年
中共八大
1858年“大跃进”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国民
经济调整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1958年总路线
1957年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
1964年提出“四个
现代化”目标
概括总结
小试牛刀
例.1957-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学习目标二:“文化大革命”
1、背景:
(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2)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过程:
(1)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中央文革小组成立;
(2)1967年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
(3)1970-1971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政变失败,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4)1972-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了各方面整顿,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5)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67、68年)
(1973年)
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5年)
邓小平全面整顿
实质: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复苏)
(回升)
“文革”时期经济形势怎样?
小试牛刀
例.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观察》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B.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C.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学习目标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1.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工业、农业、科技、外交等)
(1)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从“一五”计划开始的20多年时间里,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按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1976年增加到2943.7亿元,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2)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
袁隆平在从事水稻研究
袁隆平小档案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64,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91,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2001,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获得“共和国勋章”
(3)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中近程导弹和人造卫星
1970,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4)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1971.10,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开怀大笑
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飘扬
1972.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972.9,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2.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和模范人物
共和国缩影
王进喜
焦裕禄
雷锋
李四光
钱学森
“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难将照亮你的路。”
——泰戈尔《渡》
小试牛刀
例.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尼克松准备访华
D.中美开始建交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文化大革命
3、伟大的建设成就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政治生活的主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严重挫折: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调整恢复:“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与七千人大会
背景: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过程:全面发动、“一月风暴”、“九·一三事件”与粉碎四人帮
教训:必须坚持民主与法制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工业:逐步建成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
农业:较大同谋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文化教育:
国民素质: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各方面骨干力量大批成长起来
外交:打开新局面
小结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逐步提高
教育事业长足进步
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