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35分)
(一)(19分)
1.(3分)D(A“实用功能逐渐弱化”原文无据;B张冠李戴;C原文是“或许意味着它接受了彩陶所代表的庙底沟文化的行为准则”。)
2.(3分)B(“比仰韶文化的出现早了三千多年”错。)
3.(3分)B(A证明庙底沟彩陶的艺术成就;C证明陶器制造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D证明庙底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4.(4分)①区域核心聚落规模巨大,面积广大,已经具有都邑、殿堂性质。②聚落数量增多,规模差异显著,意味着出现了社会分化。③都出土了器形独特、纹饰精美的陶器,表明彩陶制造技艺高超。④两则材料中的考古发现,都体现出史前新石器时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成就。(每个要点1分)
5.(6分)首先总叙什么是彩陶,简介中国彩陶的发源演化历史及其具体特点,点明庙底沟彩陶的辉煌成就。(2分)然后重点介绍庙底沟文化时期,中国史前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点明庙底沟彩陶蕴含文化精神,是古礼与文明的先声。(2分)最后再次点明具有独特纹饰的庙底沟彩陶,广范传播,影响深远,促成文化大融合。(2分)
(二)(16分)
6.(3分)C(对《兰亭集序》里的这两句话的作用理解有误。)
7.(3分)B(过度解读,原文无据。)
8.(4分)①玉门关地处偏远的西北塞外,春风都难以吹到,旅人也难以到达。②玉门关断壁残垣、满目苍凉,诗人感物伤怀,难以越过。③玉门关是历史悠久的军事要塞,做为军人的“我”功业未成,理想未竟,难以面对。④玉门关是内陆和西域的分界,带有家乡的温情,功业显赫的英雄却可望而不可及。⑤玉门关是对于如何看待人生价值的一种象征,多数人更注重眼前的功业,对于长远影响以及个人精神的提升上难以超越。(每个要点1分,答对四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9.(6分)①层层铺垫,逐步推进,突出玉门关难以度越的话题,引人深思;②“我”的人生感悟与前文形成对比,回答了“我”之前的疑问,凸显了“功利一时荣,诗文千古光”的主题;③使行文更富于变化,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丰富的文章内容也突出了“形散神聚”的散文魅力。(每个要点2分)
二、(35分)
(一)(20分)
10.(3分)D
11.(3分)B(皇帝征召称为“征”,官府征召称为“辟”。)
12.(3分)A(“又再次上书弹劾该御史”错,“投劾”意为“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13.⑴(4分)太祖多次写信给居家的他咨询军国大事,刘基逐条对答都切中实情。(注意“数”“即”“条”“机宜”的翻译。)
⑵(4分)中书省都事李彬由于贪污放纵受到惩处,李善长平时和李彬关系密切,请求延缓他的案件。(注意“坐”“抵罪”“暱”“狱”的翻译。)
14.(3分)效果:行贿刘基,遭到拒绝;(1分)行贿用事者,被授以官职。(1分)原因:刘基嫉恶如仇,一身正气;用事者贪婪,不讲原则。(1分)
(二)(9分)
15.(3分)D(尾联中的“微之”指元稹,元稹字“微之”,不指白居易。)
16.(6分)前一句将刘禹锡比做英雄刘备,表明刘、白二人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彼此惺惺相惜。(2分)后一句意为白居易非常欣赏刘禹锡婉而多讽的诗歌风格,是其难得的知音。(2分)颈联分别运用了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和孔子修撰评价《春秋》的典故,语言典雅精练,从政治抱负和诗文唱和两个方面颂扬了二人志趣相投,情意深厚。(2分)
(三)(6分)
17.(6分)①万里悲秋常作客
②百年多病独登台
③盈虚者如彼
④而卒莫消长也
⑤封狼居胥
⑥赢得仓皇北顾
三、(20分)
18.(3分)C
19.(4分)①皆是一幅线条明快、色彩明丽的田园图画(或:好一幅欣欣向荣、充满诗意的初夏原野图)
②和其他植物姹紫嫣红的花不同
20.(4分)①原句用了比喻手法,更加形象生动;②原句用了“极目远眺”“沙沙作响”等词语,调动视觉和听觉器官,更有现场感和参与感;③原句用了“一块块”“沙沙”“起起伏伏”等叠音词,富有节奏感。(答对两个要点即可得4分。)
21.(5分)②去掉“约”或
“左右”;⑤“解决”改为“打破”;⑦去掉“基于”或“显示”;⑨在“并发症”后加“的发生”;⑩“和”改为“并减少”。
22.(4分)山东科技大学近万名学生试水“云毕业”(或:山东科技大学为近万名学生办理“云毕业”)
四、(60分)
23.(60分)
见高考评分标准。
高三语文答案
第2页
共2页严。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暱之,请缓其狱。基不听,馳奏。报可。方祈雨,
即斩之。
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帝每
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
耳/奉之何为/
B.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
耳奉之何为/
C.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
耳奉之何为/
D.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
耳/奉之何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行省,元代在京师附近地区外,普遍分设的中央政务机构,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B.辟,与“征”同为汉代擢用人才的制度,官府征召称为“征”,皇帝征召称为“辟”。
C.经略使,即经略安抚使,唐朝始设,元时也作宣慰使、宣抚使,为“路”的行政长官。
D.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基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刘基在为官初期就已有了清廉正直的声望,在检举失
职的御史被台臣阻挠后,又再次上书弹劾该御史
B刘基嫉恶如仇,力主剿匪。刘基在担任元帅府都事的时候,极力主张剿灭匪患,诛
杀匪首方氏兄弟,却被用事者斥责而拘禁管束。
C.刘基博览群书,足智多谋。刘基精于象纬之学,为朱元璋制订了统一天下战略方
针,被朱元璋任为心腹,将其比作汉代谋臣张良。
D.刘基整肃纪纲,执法严明。太祖即位后,刘基上奏制定军卫法;为严肃纪纲,下令
御史检举弹劾无所回避,将违法者上奏皇太子。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非中
(1)太祖数以书即家访军国事,基条答悉中机宜。(4分)
②2)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暱之,请缓其狱。(4分)
4.请简述方国珍两次行贿的效果并简析原因。(3分)C)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哭刘尚书梦得
白居易2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③。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高三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