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1 20:30:20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B)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治
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中国
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再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
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法治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
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
范。它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可以说,编纂民法典是我国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
和标志,是我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不懈奋进
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曾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建
议,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遵循同样的逻辑,民法典要实施好
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不管是遇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纠纷,抑
或遭遇隐私泄露,都需要从民法典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以民法典为逴循,
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让民法典
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
(摘编自阿斯力格《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
材料二:
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妤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
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利民、惠
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公
平感、获得感、幸福感。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益保护
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从抽象人
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网
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多
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的大量规则,而且通过公平分配合作过
程中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给合作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信无欺
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最优效果,同时,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选
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
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
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民法具有鲜明的
价值导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民法典植根于中华优秀传
高二语文试题(B)第1页(共8页)高二语文试
参考答案
代文阅读(35
(一)现代文
(本
9分)
(3分)D(前后两句不构成因果关系)
(3分
律就是社会安定
是“良法
说法太绝对
就会
(3分)C(民事法需要法官具有体系化思维,该项中“某地方法院
化,不能证明文中观点)
①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
角度论述民法典
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法
部分釆用总分结构,先明确民法典意义与作用,然后
具体闸述。(4
点2分,意思对
①在制定过程
社会广
分尊重民
以民为本,以民为上;③在立法体
秉持对人的全
期保护理念,对人民群众形
全面立体的保护;④在时代针对性上,解决道德领域突
励并保护人们惩恶
扬善。(6分。每点2分,答
意思对即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对甫志高的怀疑而做出的试探
不善言谈”错。应为“警惕性
慎理智,警惕性高;②聪慧机敏,洞察力强;③信念坚定
凛然;④镇定从容
危不惧。(4分。每条1分。每条中两
9.(1)凸显人物形象。以“叛徒”称呼他
调其变节投敌的卑劣
反衬出江姐的
仰坚定、大义凛然。(2)强化情感倾向。称呼的变化强烈地表现了作者对叛变者的蔑视和
仇恨。(3)符
发展的需要。随着甫志高叛徒身份的暴露,矛盾冲突达到高峰
意思对
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
本题共5小题,20分
0.(3分)A(原文标点为
简方押班
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
2.(3分)B
在屏风

匠,被诬陷成
攵捕他们的妻子儿女
4分。被动
命”“收系”“妻子”各1分
文答案

按照旧例,在郊外祭祀完

到升迁
与同僚们都
此后成为惯例(范例)
迁”“同
“例”各1分
国爱民
德高望重(治严办有声,政绩显著,忧国忘身
分,每点1分)
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分)A(诗人并不急于投宿
体物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第一首诗歌通过描写“
显出云对人的体贴
描写“浮屠
浮屠”对人的热情真诚
2分)第二首诗歌通过描绘
”的杨柳,显出杨柳对人的亲昵;“近马”的蜻蜓给
以活泼之感。(2分)这些景物
都寄寓着作者行路
意闲适之情。(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子偕作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相顾无言,惟

用(20分
8.(3分)B(文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话题的转变;C表
的中断;D表示声

滴,又一滴”,突出水滴之慢,照应前面的“慢镜头”;改后句将二句连缀在一起,
与“慢镜头”不甚相符。②原句突出了作者对落水慢慢感受的过
改后句感受的过程
具体。(4分,每点2分
21.①将“失败”改为“失误”;②将“曲解”改为“误解”;⑤将“认可”改为“谅解
将“散布”改为“传播
将“严肃”改为“严
分。修改对一处给1分,只找出没修改对不给分
2.速度更快应用更广延时更短功耗更低
分。答对一个得1分,两个3分
分。意思对
23.参照2020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以44分为基准分
文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