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设计】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新设计】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2 18:5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教材新设计】前生今世存在的证据:编写“自然情怀”散文集——必修(上)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前言
? ? ? ?新教材开始使用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参悟课程理念是教学一线教师最为常见的理解途径。去年调查时,很多老师喜欢问的就是:什么时候有教学设计。为此,借助温州市核心素养项目组的力量,我们组建了开发教学设计的八个小组。八个小组的成员在没有先行的经验条件下,自行学习有关理论,借鉴名家设计,多次线上线下讨论,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教案。只是很可惜,没有贴切我们的初衷——能开发出基于课堂实践过后的教案,因为刚值疫情期间,没有办法实践。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教案,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个别教案理念较为陈旧。所以大家在借鉴的时候,多多进行自己的思考,提倡拿来主义。亦可在教师之间进行完全出自教学目的的讨论,以期对新教材更好的把握。
?教学设计
一、
导图
二、
单元教学目标
1.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厘清景物描写的技法,学会做批注。
2.结合课文,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
3.从《故都的秋》《赤壁赋》《登泰山记》等多篇文章中感受民族审美心理、审美特点和赤壁、泰山背后的文化含义。
4.借鉴该单元的文章,进行文学散文创作。
三、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段:读细(现代文)
一蝉一花一世界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
群文阅读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了解相对应的描写技法和描写角度。
2.反复咀嚼涵泳,关注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能够从用字、词、句式等方面来进行细细品味。
3.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初步感知情景交融中“景映情,情限景”的特点。
4.分析情理结合的手法,抓住文章情“隐”理“现”,理“明”景“变”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初步感知情景交融中“景映情,情限景”的特点。
2.从字词、句式方面进行仔细品析,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相应的鉴赏知识框架图里的内容。
■?教学过程
任务一:给散文集命名,制作腰封。
【情境】根据课文内容,编订散文集。
查阅相关资料并根据课文节选的内容为这本书取一个名字,并设计好“腰封推荐语”。
【腰封示例】
【美】库尔特?冯内古特《囚鸟》腰封:“作品被翻译成15种语言,畅销30多个国家。”这个世界欠冯内古特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腰封示例】
阎连科《我与父辈》的文章起始语:讲述两代人的爱恨,折射一个时代的变迁。
【散文集名】
①《写给大地的情书》
②《人间草木》
【散文集腰封示例】
①写给大地的情书,一本述说不尽的书
②一木一石皆世界,一花一草具情意
③寻觅美的印记,刻画爱的心灵
任务二:诉说风物巧配图
?【情境】在编写散文集的过程中,需要对编订好的文章进行细读,现需要对该部分进行插图配置。这三篇文章中均有许多值得细究的画面,有些画面虽小,但是却不能忽视,甚而是支撑整篇文章的骨架、具有展示作者性格,揭示主旨的作用。为给整部散文集插入配图,配图要求能够给展现文章的整体风貌,请找出可以作为插图的点。
参考——
《故都的秋》:
①一朵蓝色的牵牛花周边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陪衬着
②落蕊铺得满地都是的一株槐花
③一只停歇在树上、叫声衰弱的秋蝉
④几个立在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在曝背谈天
⑤一株生长在屋角墙头的枣子树
……
《荷塘月色》: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弥望着田田的叶子,荷叶衬托着朵朵荷花
②沐浴在月光下的荷花
③薄薄的青雾中若隐若现的荷花
……
《我与地坛》:
①高墙坍圮,门壁上朱红淡褪的衰败地坛
②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
③万道金光中,窸窸窣苏、万千植物萌动生长的园子
④如一朵小雾稳稳停在半空中的蜜蜂
……
(2)蝉与花的配图
针对散文集中这三篇文章究竟配上哪一幅图片,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现在有以下几幅图片可供选择:①蝉②花③蜜蜂。
我们可以看到《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同时出现一种共同的植物和动物,如果以该共同的动物和植物入画,相信呈现出来的图画效果会比较美观,而且对两篇文章还能起到点缀和搭配的作用,学生猜测进入绘图的动物和植物究竟为何。
点出所插入插图的动物和植物:《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中出现的一种共同动物为蝉,出现的一种共同植物为花,但是《故都的秋》中出现的是一只秋蝉和一树落寞的槐花,而《荷塘月色》中出现的是一只夏季的蝉,以及散发着处处幽香的荷花。
(3)点出两只蝉的不同之处
《荷塘月色》中的蝉打扰了朱自清的宁静,将朱自清从原本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惊醒出来,这只蝉起着反衬的作用。《故都的秋》里面的蝉,是起到点缀的作用,“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郁达夫以疏淡的笔触,寥寥数笔,对于秋蝉的描绘从正面验证了作者独特审美情趣,对悲凉、哀婉之美的崇尚,对于“物哀”的崇尚。
借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把《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放在散文集中,在这篇文章后面要插入一幅插图的话,插入的选择是动物,那我们可能插入的选择会是一种昆虫,而这种昆虫可以是一只蜜蜂,也可以是一只瓢虫,也可以是一只蚂蚁,但要明确所插入的图画,色彩明亮,以表现史铁生此时情感在经历低沉过后的一种蓬勃向上。同时也明白自然万物对史铁生的刺激和鼓励,明白史铁生超越了自我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意义的思考,包括对生和死都有很明确清晰的思考,感知史铁生的人格力量。
(4)指明《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的插图的绘制笔法和背景颜色
这两篇文章表面上很相似,但仔细深究却发现很不一样。学生需要明确两篇文章的不同情感基调,因此我们选择的抵达该教学重心的方法是绘制蝉和花的插图,对于插画的背景颜色和绘制笔法进行一番挑选。
由于《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文章在景物描写的细节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前者挥毫泼墨,写意味道十足,后者精雕细琢,精细刻画。“《故都的秋》是直线式的直接抒情,浓烈的欣喜欢快和悲哀之情溢于言表,作者急于与读者沟通心灵,热切地袒露自己的胸怀。”由于《故都的秋》写意抒情的特性使得景物在描写上呈现出写意铺展的特点,不细加点缀,而是急于表白一种情绪和心结,因此在为《故都的秋》的《秋蝉秋槐》插图配以写意手法的绘制,在色彩搭配上,以冷色调为主,文中说到:
“牵牛花,我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做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插图采用冷色调的搭配,以表现郁达夫喜欢北国秋天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由于《故都的秋》采用直观景物,直述印象的方式,比如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这些描写和述说中,我们可以知道在绘制的笔法上,宜采用水墨画的形式随意点染。
而《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有意隐匿自我,情意世界是朦胧封闭的”,他有意转变自己的注意力,转为对景物的悉心观察和描写上。因此在对景物的刻画上,作者细腻传神,多感官多角度进行描绘,在对其《夏蝉荷花》插画绘制时,宜以工笔画为主。色调的选择上,宜暖色调,表现作者此时暂时寻得宁静,沉浸在这荷香月色的宁静世界中,享受到了这短暂的自我世界。
依照此,学生给《我与地坛》配置插图颜色,借助插图,让学生明白史铁生在残疾以后一路上的心路历程,由灰暗变得积极乐观,地坛中的花草树木、小昆虫给了他无尽的生命启示:“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百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而他也由消沉低落开始变得积极乐观,因此在配置的底色上呈现出明亮的色调。
任务三:巧手点缀述妙处
【情境】:该散文集在编排文章内容外,还需要有点评。
(1)为散文集中的这三篇文章作批注
金圣叹点评批注《水浒传》,寥寥数语,或画龙点睛,或剔肉见骨,无不情有独钟,无不独有新见,写尽文字风流,成为研究古典小说的重要资料。评点批注,用通俗的话可以作如下解释:
评点:“点”就是圈点,即对文章精彩的地方加上圈点;“评”就是评价,即对作品的思想或艺术等内容写进自己的意见观点。
批注的形式有三种:
①A.眉批:批注在课本的空白处。B.旁批:批在句子边上。C.尾批:批在一段之后。
②如何给文章或书籍做批注?
A.思维困惑处? B.有所感悟处 C.环节要害处? D.求异创新处
③如何批注?
A.分析式 B.概括式 C.感想式 D.质疑式
(2)评点批注
《故都的秋》:
(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一个“租”字给人一种漂泊),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一“坐”字,体现一种悠闲)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细数”和“一丝一丝”可以让人感觉到作者作为都市闲人的悠闲),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这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以来文人对秋日的感觉是悲凉的,但是郁达夫对秋天的这种清、静、悲凉的喜欢)
……
《我与地坛》句子欣赏:
A.四百年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鉴赏点评:时间的流逝在文字中轻轻滑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不说是琉璃自己被剥蚀了,高墙自己坍圮了,而是采用主动语态,表明了地坛的寂寞和无人管理的悲凉,同时以地坛周围的悲凉来映衬自己双腿残废后的悲凉,反衬出自己的伤感。文字字字珠玑,在行文的脉络中流转着伤感的气息。
B.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鉴赏点评:略
C.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鉴赏点评:略
任务四:建构鉴赏示意图,提升审美能力
为提升大家的审美鉴赏能力,仍然需要在散文集的编制中,加入进一些可以辅助鉴赏的材料,让大家在鉴赏的过程中有迹可循,让散文集在编订的过程中既能够让大家有心灵上的依归,又能够让大家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提升鉴赏能力。并将鉴赏图表作为散文集的附录部分穿插进集子中。
具体要求是要制作抒情方式、描写方式、文学类文章语言特点鉴赏框架。
第一课段:读细(古文部分)
从文人山水到人文山水
——《赤壁赋》《登泰山记》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简介和文本注释,掌握基本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了解《赤壁赋》《登泰山记》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中国古代文人或显或隐地将个体思考寄托于山水之景中的文学自觉。
2.以山水为代表的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对比阅读这两篇写景抒情名篇,感受中国古代文人或显或隐地将个体思考寄予于山水之景中的文学自觉。
2.学会运用批注式鉴赏方法,文本细读,品鉴此类散文的创作特点。
3.在山水之境中,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难点
1.学会结合文体特点(如《赤壁赋》的“赋”)、文言字词、艺术手法等,挖掘与归纳中国古代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创作特点。
2.结合中国古代文人以儒家“经世济民”思想为世俗追求,以山川自然为精神寄托的文化传统,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说明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自然情怀”,入选本单元的篇目以此为《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五篇写景抒情散文。学习本单元,旨在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味,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本专题学习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基于第七单元内容,编写一本散文集。各阶段学习任务均以前三篇现代文为一类专题学习,后两篇文言文为一类专题学习。具体安排见下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一:读山水以感其情
【情境】部编版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情怀”,共选录了五篇名家写景抒情的文章。如果我们要以这个单元为基础,编写一本散文集,我们就把这个单元“读厚”,围绕主题分类收录课内外的相关文章。然后需要“读细”,鉴赏这些名篇“名”在哪里;最后是“读深”,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基础之上为这本散文集作序,表达出我们对这本散文集如此编排的理由。
话题导入:毛泽东主席曾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一句,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完成革命事业的壮志豪情。而由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合作创作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同样给我们直观地展现出我们神州大地的恢弘壮阔。说到祖国的山河,你马上想到了什么?
今天让我们共读中国古代写景抒情的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穿越千百年之前,感受苏轼和姚鼐笔下的景与情。
活动1:读顺——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活动2:读情——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读一读,注意朗读的轻重节奏。
任务二:理字词以通其意
活动:梳理两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任务三:画山水以现其貌
活动:请从《赤壁赋》《登泰山记》中任选一篇,结合文本意象,为文章绘制一副美景全貌图。(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课前或在家绘制,鼓励发挥特长,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第二课时
任务一:读山水以赏其景
导入:
余秋雨曾在散文集《文化苦旅》自序中说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之所以称“人文山水”,是因为自古在文人墨客笔下,山川自然便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伯牙与钟子期于山水之间相遇,一曲《高山流水》抒发知音之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儒家山水比德、表达君子道德情操的最佳注脚。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中国古代写景抒情的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感受苏轼和姚鼐笔下的山水之美和潜藏其中的文人情思。
活动1:如果你是编辑,要为入编散文集的这两篇文章补充旁批,你会怎么选择?请从描写山水的语句中选择一处,小组讨论、分享。
活动2:精选一处,仿照例子,完成表格。
参考:
任务二:携山水以勾情思
活动1:你从这两篇山水散文中读到了什么情感?
活动2:《登泰山记》只是一篇山水游记吗?结合以下语句分析。
(1)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引导:奔赴泰安之中的一系列动词,乘风冒雪,跋山涉水,极写路途之遥,登山之决心与热切;登山途中,“少”“中”“西”“巅”等一系列方位名词的变化,写出山路之曲折,山势之高峻,登顶之艰险。其中环节,缺一不可。作者何以费此笔墨?
明确:明写路途艰难,实写人生艰难。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引导:登顶山上,豁然开朗。傍晚时分,落日余晖静静洒落,山水如画,雾带飘然,山色淡雅、祥和。“望”是眺望,与“上”呼应,此情此景,非登顶不得,心境也由苦苦攀登转而为宁静淡然。
明确:明写山色淡雅,实写心境淡然。
活动2:结合作者当下的处境,谈谈两篇散文抒情方式的不同。
资料1:“乌台诗案”获释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官俸停发,衣食无着,曾做诗句“古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表达当时的困苦之境。元丰五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赤壁,写下两篇赋。此为第一篇赋。
资料2:《登泰山记》写于姚鼐辞官归故里的途中。姚鼐少怀大志,但仕途之路并不顺畅。后被举荐,参与纂修《四库全书》。本来升迁有望,可他却在《四库全书》告成之后,借衰病或养亲之名辞官离京。学界普遍认为,实际上是与戴震、纪昀等人不睦。他曾感慨:“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群所进而独退,其退亦罪也。”(《赠程鱼门序》)
明确:虽然两篇散文都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但《赤壁赋》淡化写景,更多的是抒情言志,借由行歌相答、主客对话的方式表达对个体在浩渺宇宙中如何自处的哲理性思考。《登泰山记》通篇以泰山之景为表现主体。从综观到微观,从日暮到日出,文字细致考究,呈现出泰山或巍峨高大,或泰然祥和,或恢弘壮阔的景象。相应地,我们能从苏轼笔下鲜明感受到他身处逆境之时内心的动摇犹疑,以及最终对人生深沉的顿悟,这种抒情方式是显性的;但是我们几乎无法从姚鼐的这篇散文中寻得他无奈辞官之后的心境,他落笔克制、平淡,情感隐匿在眼底丘壑中。一显一隐,恰是两者不同之处。
任务三:寄山水以求突围
活动1:结合阅读经验和以下资料,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都不约而同地在山水中寻求生命困境的突围?
资料: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6.23章
(2)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3)“士”作为国家根本利益的维护者、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要完成其历史任务,就只能倾尽全力于理想人格的建构,把心灵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宇宙的和谐融汇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
明确:在春秋时期,山水多以伦理形态呈现,借山水来进行道德教化。此外,中国古代文人历来深受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处世观的影响,倘若无人赏识,则“藏”到哪里?自是青山绿水处。恰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极尽隐逸生活的闲适恬淡。因此,象征着隐逸、避世而居的山水便与代表着世俗生活最高追求的庙堂相对立起来。所以他们在面对人生仕途困境而不得解时,转而投向自然。而山水的接纳、包容,也让他们深化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融洽自处的理念,即“天人合一”。
活动2:我们还要为这本散文集做一个腰封。阅读以下三则名言,你认为选用哪句最能吸引读者?为什么?
资料:
(1)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南朝 王融 《江皋曲》
(2)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说到山水,就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样子;说到节令物候,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特点。) ——南朝 刘勰《文心雕龙》
(3)就人生而言,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
——余秋雨《仁者乐山》
课堂总结:
? ? 中国文人是有山水情结的。从谢灵运开辟山水诗之后,“山水”便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他们借山水以抒情、言志和明心。山水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 同样如此。两者抒情方式一显一隐,共同借山水书写自己的生命困境,借以在山水之境中审视自我、审视社会、审视宇宙,并将个体生命统一在自然生命之中,留下千古佳作。从此,山水也不再只是自然山水,而成为彰显文人心迹的“人文山水”。
【作业布置】
学到这里,你是否也有万千情思在心中激荡?任选“赤壁”或“泰山”为创作对象,结合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用一首现代诗表达你独有的情思。我们将择优选编入册。
【板书设计】
第二课段:读厚(现代文部分)
雅俗共赏话清秋
——《故都的秋》《济南的秋天》
任务群阅读教学
■?设计意图
《故都的秋》是一篇艺术性散文,艺术性散文并不是科学小品,它的生命就是审美的,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的感情,一种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这一点是不能含混不清的。分析这篇文章的困难在于:文章中的趣味和中学生的情感经验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可能觉得文章“很一般”,也可能觉得文章“挺好”,但多数学生说不清楚好在何处。问题之所以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审美修养,分不清审美价值和实用功利价值。比较《故都的秋》与老舍《济南的秋天》,二人同样写秋天,但分析其在作品中不同的审美追求,有助于我们理解郁达夫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即郁达夫式的“悲秋”。
■?教学目标
比较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与老舍《济南的秋天》,通过取景特点的比较,感知两位作家的不同的审美追求,探究郁达夫式“悲秋”的成因。
■?导学案
【任务一】
1.通读郁达夫《故都的秋》和老舍《济南的秋天》,选择描写细腻、情感较为浓烈、结构特点突出的句子(至少两处)进行品读。
比如:
《故都的秋》
(1)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济南的秋天》
(1)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
(2)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
【任务二】
2.填写这两篇课文的情景关系表。
《故都的秋》和《济南的秋天》的情景关系表
【任务三】
3.请从两篇散文中任选一篇,依照上述的“情景关系图”,为这篇散文绘制一幅插画。(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课前或在家绘制,鼓励发挥特长,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上课的老师和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编辑一本散文集,这本散文集里有各个作家的散文,有插图,还有评语……那么,我们这堂课的主要任务是为《故都的秋》和《济南的秋天》各选择一幅相匹配的插图并说明选择的理由。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插图,并给出你们的答案。
【活动1】请为《故都的秋》和《济南的秋天》各选择一幅插图,并说说选择的依据。
(学生生成答案)
过渡语:我很好奇,你们选择这幅插画的理由是什么呢?
明确:(板书评点要点)
【活动2】请同学们圈点勾划两篇散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学生圈点勾划表示颜色的词并分享)
过渡语:同学们找得十分准确,我将你们所提到的词作了一个简单的罗列。左边是《故都的秋》里表示颜色的词,右边是《济南的秋天》里表示颜色的词。请同学们比较下,两位作家在色彩的运用上,有什么差异?
(呈现表示颜色的语词集合)
小结:同样是写北方大都市的秋天,老舍对色彩的选择,更多地选择相对浓郁、明亮的颜色。而郁达夫却恰恰相反,他似乎有意在逃避这些鲜艳的色调,而更倾向于淡雅、清冷的色调。
明确:淡雅、暗淡或浓郁、明亮
过渡语: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位作家在描写秋色时,对于景物的选择又有哪些差异?请同学快速圈出两篇散文中呈现的景物。
【活动3】请同学们圈点勾划两篇散文中呈现的景物。
明确:
1.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他个人特别关爱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其特点是没有北平这个大城市的商业繁华,也没有政治生活的喧嚣,他特别念念不忘的,并不像老舍笔下的秋景那样有鲜明的色彩(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相反,他舍弃了西山的红叶、中山公园的菊花这些色彩鲜艳夺目的,选中了非常朴素的芦花;他没有选择游人如织的胜地,而是选择了比较幽静的陶然亭,又在这幽静的陶然亭中,选中了平淡得只剩下柳条的影子。西山的虫唱带着乡村的野趣,潭柘寺的钟声让人联想的是古老、宁静而悠远,在大城市的喧嚣中,没有宁静的心情对此是感而不觉的。
2.老舍笔下的《济南的秋天》在开头便亮出了红袍绿裤,到后来,写到济南的秋水:“那份儿绿色”,“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
(呈现两篇散文的意象集合,明确两者的选材特点)
过渡语:大家来比较下,这两篇散文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差异?
明确:相对于《济南的秋天》中生机蓬勃的景物,郁达夫所选择的景物都有衰败颓废的特点。
过渡语:我们的感觉是十分准确的,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一组对比。
比较下列2组语句,赏析散文的选材特点。
①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
②租人家一间小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
③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④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一簇簇茂盛的秋菊,使作陪衬。
追问1:“一椽破屋”和“一间小屋”比较,呈现了散文什么样的选材特点?
追问2:“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和“一簇簇茂盛的秋菊”比较,呈现了散文什么样的选材特点?
明确:“破屋” “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都是残败的生命。
追问3:郁达夫为什么舍弃了“秋菊”而选择了“秋草”?
明确:秋菊显示生命的蓬勃,要欣赏它不难;秋草即枯草,表现生命的衰败,难道就不值得欣赏吗?凡是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起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直面生命衰败的感觉,沉思生命的周期,逗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
过渡语:我觉得大家对语言的感觉非常敏锐,你看,秋菊给我们的感觉是生命的蓬勃,而秋草却带有一种生命的衰败之感,但在郁达夫的眼里,却形成了他独有的悲凉之美。但老舍笔下的景物却充满了生机,明朗而温暖,这正如刘禹锡对秋天的赞美“我言秋日胜春朝”。
过渡语:我们刚才从色彩运用和景物选择两个角度,品味了两种不同的秋色之美,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插画,正因为他们的色彩运用和景物选择是有差异的,他们所呈现的整体意境和情感表达显然也是有较大差异的。如果用文中的语句来表达,《故都的秋》显而易见的是“清、静、悲凉”,那么《济南的秋天》又呈现出怎样的意境特点呢?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一找。
(再次呈现两幅插画)
【活动4】用几个词来形容两位作家呈现的不同的秋天之美,你会用什么词?
明确:《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或者忧美);《济南的秋天》清、静、活泼(或者优美)
PPT“清静”对比
问:“文段一”中,作者不写槐花在树上的状态,而只写它落在地面的状态,在表层的细腻、清闲之下,你们是怎么品味到“潜意识下”的“有点儿落寞”与“深沉”的??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故都的秋》
明确:槐花因其细小又被称为槐米,“像花而又不是花”,但作者不写槐花在树上的状态,而只写它落在地面的状态。槐花是在不被人察觉的夜间悄然坠落的,不是一朵两朵,而是一大片“铺得满地”。没有给人以听觉、味觉,而只是脚下的触觉。正是槐花是如此细微柔弱,经不起秋风得肃杀,陨落时既无声无息,就只能在地上给人留些柔软的记忆。在扫街的一阵清扫之后,它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既然已经消失,本可以不再触景伤情,地上却偏又留下了“扫帚得丝纹”。一丝一丝的纹路,不是槐花生命悄然逝去的痕迹吗?怎能不勾起人们凄清的忆想!可不是,那扫街的工人,似乎眼里看着,手里扫着,也懂得槐花生命的柔弱与坠落的凄楚,不忍心快快地一阵挥帚使之立即归于尘土,而是小心、慢慢地、细细地……这不免让人想起林黛玉再《葬花吟》里所低吟地“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作者之所以会在“觉得细腻”“觉得清闲”之余,还在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是否就是因为有这些联想呢?
过渡语:把文字表层的“细腻”“清闲”是诉诸于直觉,又于感情深处细察、深味对生命衰亡的感伤。生命的感觉和情致的深邃,正是美学意义上的美,也正是郁达夫极力追求的“雅趣”。(插入知识小支架“雅趣”)
【知识小支架】
雅趣的特点是,不像俗趣那样偏重外在的色彩和形状,而侧重于内在的意味,这种趣味不能自发生成,是与古典文化修养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没有高雅的心灵,可能就会视而不见、感而不觉。
过渡语: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天有着“清、静”的特点,老舍笔下的济南的秋天也有着“清、静”的特点,这两个“清净”是否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段话:
……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明确:故都的秋天的“清、静”是“凄清、清冷”“闲静”之感,而济南的秋天的“清、静”则是“清澄、清澈、清净、甜美之感”。前者忧美,而后者优美。
(读一读)
小结:我们通过比较会发现,两位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审美追求,从审美取向来看,无论是色彩运用、景物选择还是意境的营造上,郁达夫更符合中国传统文人“雅趣”。而老舍笔下的景物相对郁达夫笔下的衰败的景物,更富有生命力,老舍追求的“俗趣”与郁达夫极力追求的“雅趣”不分高低,生命的每一个历程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顺应自然去尊重、感受生命不同历程的独特美。
过渡语:那么,现在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那个任务,你会给《故都的秋》和《济南的秋天》分别选择哪一幅插图呢?
(学生快速生成答案)
问:在散文的选编中,我们把老舍的《济南的秋天》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编在同一单元内,现在要给这个单元取一个标题,你觉得什么标题合适呢?
(学生生成答案)
明确:“雅俗共赏话清秋”或“两人两城话清秋”……
(板书:俗趣 雅趣 雅俗共赏话清秋)
【拓展延伸】
同写“清秋”,为什么两位作家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美感?
老舍追求的是日常的趣味,日常趣味,可能是浓艳的,这“艳”在趣味上,可能是比较“俗”的是一种“俗趣”。而郁达夫竭力追求的是一种“淡雅”。因为“淡”而“雅”,其中蕴含着一种趣味,这种“淡雅”是超越了日常世俗趣味的。“俗”是平民百姓的,而“雅”是比较有文化修养的文人才有的,故“淡雅”中往往含着“高雅”的意味。而郁达夫所追求的趣味就是这种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士的“雅趣”。
明确:以郁达夫为例,悲凉落寞的秋感、独特的人生经历、中年之故地重游、日本文化的浸染等原因促成了郁达夫独特的审美追求。
总结:想要进一步感受郁达夫独特的审美追求,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拓展阅读《郁达夫日记》和郁达夫其它的散文作品。
【板书设计】
? 第二课段:读厚(古文部分)
一山一水总关情
——《赤壁赋》《登泰山记》
群文阅读学习方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和方法。
2.理解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所寄托的人生思考。
3.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妙以及情思之美。
■?学习重点
1.分析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
2.理解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感情和思考。
■?学习难点
体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学习活动一:知人论世
一、了解作者:苏轼、姚鼐
(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二)
姚鼐(nài)(1732年—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姚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
二、了解文体:“赋”“记”
(一)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它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赋必须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起于战国,盛于两汉。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叫“律赋”;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写赋,称“文赋”。著名的赋体文章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二)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说明,描写,情绪
三、了解写作背景
(一)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二)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四、释题
(一)
此处“赤壁”为作者贬所黄州赤壁,非古战场“赤壁”。文中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传疑。另见《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学习活动二:夯实基础
一、重要词语:
既望属白露纵所如茫然冯虚遗世溯流光然舞泣嫠妇乎渔樵侣友斯卒无尽藏狼籍枕藉
阳阴乘麓罅
二、重要句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课上共同研讨阶段
学习活动一:感受景观,涵泳品赏
(一)感受景观,如在眼前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赤壁赋》《登泰山记》,一乐水,一乐山,均为名篇,各具意趣。《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富有层次地写了赤壁所见、历史之中、哲理感悟的江(水)月。《登泰山记》按照时间顺序写登泰山全程,先写登临景象,而后浓墨重彩写日出景象,之后写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提问】试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并概括景物的各自特点。
(二)体悟情思,儒雅丰赡
《赤壁赋》属于文人之赋,写出了贬官黄州时的大文豪的复杂的心路历程。《登泰山记》属于学者为文,于简约中体现出丰富和广博。
【提问】比较两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表达风格,以及两位作者不尽相同的情思。
(三)文人、山水,相映成趣
中国文人和中国山水,相得益彰,各得其趣。中国文人笔端的山水隐映出中式文人的百态人生,山水是物化了的感情,感情是人格化了的山水。借助描摹、歌咏山水风光来叙述人生际遇、抒发人生感悟是中国文人的一大发明。此类妙文不胜枚举,蔚为大观,不少名文选入中小学教材,为同学们所熟知。(提供《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原文)
【提问】请选取以下学过的古代散文,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的?
学习活动二:语言艺术,点评诵读
(一)语言艺术,点评领略
《赤壁赋》为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登泰山记》用笔俭省,精练雅洁,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仿照示例,从两篇中各选精要传神文字加以品评。
【示例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点评:写出自身融于自然之中的超然之感,仿佛遗世独立,与万物化为一体。从中可以感受到“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快乐、适意,还有在广阔天地之间超脱世俗羁绊的自由、从容。
【示例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点评:写出初至山头一刹那的感受: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冰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感,一个“负”字,赋予“苍山”以生命,使之人性化,新颖传神,境界全出;而苍山上的雪反照的日光照亮着天南,形象生动地写出积雪的光彩。
(二)感受精彩,吟之咏之
在反复吟咏品味中寻找准确表达作品情感与自己阅读感受的声音形式。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选取六个画面中的一个,设计“朗诵脚本”,然后以适当的语气和节奏朗诵之。
【朗读指导】《赤壁赋》有一种“纯净出尘的美感”,极具声韵之美,特别适合诵读,朗读时应注意文中的押韵字,注意用韵、换韵及随之产生的情感变化。《登泰山记》用语简约,要言不烦,干净利落。尤其是“观日出”一章极有层次感,朗读时应读出此种特点。
学习活动三:感受美好,缀句成文
“永州八记”的作者柳宗元曾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中指出:“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是亭也,僻介闽岭,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迹郁湮,是贻林涧之愧。”山水之美,需要审美化的眼光才能彰显。请试着发现你周边的山水之美,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题目示例:我们每天行走在校园(村庄或小区等)里,或许很少意识到,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隐藏这许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密码。以《我仿佛第一次走过_______》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散文,反复诵读练习后,与同学分享。
课后成果展示阶段
学习活动一:拍成视频,以作留念
把朗诵活动拍成视频,留作纪念。
学习活动二:结集成册,定格美好
把每个同学所作的文章,修改美化,相互点评,连同评语,编成一册。
第三课段:读深(写作部分,写序言)
兼容并包炼旨意
——部编教材上册第七单元
“自然情怀”写作指导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专题阅读,加深理解第七单元各篇文章的内涵,力求有独到的发现。
2.通过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和老师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有关散文集出版旨意的序言。
■?学习课时
4课时
■?学习资源
课内资源: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共 5 篇课文。
课外资源:
《<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
水月间舞者 困境中超越——《赤壁赋》景物描写之探
在消逝中走向永恒——从《我与地坛》看自我超越与生命突围
《<登泰山记>与义理、考据、辞章“相济”论》
■?学习过程
核心任务:探究本单元五篇文章的共同旨意,概括五篇文章对当代读者的价值,撰写一篇以出版旨意为主要内容的序言。
?情境设置: 我们的散文集已经基本成型,只是还缺少一篇序言。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为散文集写一篇出版旨意的序言。
第一课时
PPT展示:从《民国那些人》谈起:承担,独立,自由,创造(《民国那些人》序言)。钱理群给《民国风度》写的一篇序言,序言的题目叫做《谈谈“民国那些人”》。《民国风度》的作者徐百柯,写了民国时期各个领域的人物八十二人,他们个个性格不同经历不同。而钱理群先生提炼出了承担、独立、自由、创造这四个词形容这群民国大师。我们今天学习第七单元的5篇散文,跨越千年,风格各异,但是若慧眼独具细细寻找,我们也能像钱理群先生那样提炼出几个关键词。请同学们深入阅读五篇文章,联系本单元的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结合作者背景,并查阅相关资料,比对他人观点,每人提炼一个关键词,完成下表。(1课时)
第二、三课时
一、四人一小组交流,将提炼出来的关键词与对应的课文段落与同学交流,并选择一篇文章,写出这篇文章与该关键词的联系。
1.老师示范——关键词:生命困境
课文:《故都的秋》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选取的都是“更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的意象,比如:破屋、破壁、蓝白牵牛花、疏落秋草、落蕊、衰蝉、秋雨等。这些意象“特别地清、静、悲凉”的背后,实则是秋的肃杀之气,使得意象呈现出枯败、衰弱、凋零、寂静、落寞、凄凉的特点。这是生命的困境——生命渐渐走向迟暮、死亡,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普遍的人生困境。
2.按照公式仿写:课文(引用、概括)+分析(指向关键词)(150字左右)
3. 小组分享,再推荐一人向全班展示分享。组内其他同学点评,组外同学点评,老师点评。
二、四人一小组交流,将该篇课文文字与其他文章(教材内外)比较,得出异同。
1.老师示范:因其普遍,在故都凛冽的秋气中,这样的意象确实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特别的悲凉。但《故都的秋》与传统文人的悲秋不同。 无论是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还是汉乐府的“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或者是杜甫的“听猿实下三声泪”,他们都将秋愁当作一种人生的悲苦来抒写的。诗人沉浸在悲愁之中,在读者看来诗人的忧愁是美的,但是,诗人本身却在追诉愁苦的重压。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式的悲秋,固然有中国文人传统的血脉,但是与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衰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却并不是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故而作者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按照公式仿写:表明与某作品的异同+引用某作品+分析某作品+引用本文+分析本文+得出结论(200字左右)
3.小组分享,再推荐一人向全班展示分享。组内其他同学点评,组外同学点评,老师点评。
三、四人一小组交流,将你的观点与学术界的观点比较,继续论证你的观点。
1.老师示范:孙绍振先生在解读《故都的秋》时,也认为“生命的衰败,在世俗生活中,是负价值,但是,在艺术表现中却可能是正价值”。郁达夫笔下的秋蝉、落蕊等,“是对生命衰亡的情趣的体味”,“抒写衰弱的、临近死亡的蝉声,是很高雅的”。确实如孙绍振新生所言,欣赏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的一种高雅的境界。郁达夫超越了世俗功利的目的,达到了高雅的境界的同时,也是对生命衰亡的普遍困境的超越和突围,在衰亡的生命中,既见到了凋零衰败,也看到了面对衰败,生命的淡然空寂,欣赏到了生命衰亡之静美,既悲凉,又唯美。这恰恰是郁达夫将对生命衰亡的悲凉上升到了审美境界。
2.学生按照公式仿写:概括或引用别人观点+评析别人观点+指向关键词+得出结论(200字左右)
3.小组分享,再推荐一人向全班展示分享。组内其他同学点评,组外同学点评,老师点评。
四、四人一小组交流,知人论世,探究原因或本质,继续深化你的观点。
老师示范:孙绍振先生从文化影响上作了剖析,认为中国的传统审美情趣、西方的唯美主义、日本传统中的 “物哀美”使得郁达夫陶醉于“生命衰亡”的悲凉美,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固然是独创性的真知灼见,但也忽略了创作者的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和成长经历。深受西方、日本、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还有鲁迅、周作人等,唯独郁达夫对“生命衰亡”有着别样的审美迷恋,恐怕与郁达夫从小体弱多病,青少年时代起就患了肺结核、胃病等有莫大关系。疾病本是生命的一种病态,这是一种残缺。但是郁达夫也正因为疾病,让他对生命对残缺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够让他拨开疾病和衰败这一现象,直抵生命的本真,衰败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亦有一种别样美,这种美,寂静落寞淡然。他欣赏繁华落尽、直面死亡的冲淡。夏花绚烂,夏草葱郁,带给人一种生命勃发的欣喜和愉悦,欣赏这种美并不难。落蕊、衰蝉、枯草,恰似泰戈尔所说的秋叶之静美。在沉静地面对死亡中,有一种淡然寂静之美。郁达夫的这种审美取向,与他的文化传承分不开,也与他的体弱多病分不开。恰是他的多病,让他体察到了细微的落蕊、衰弱的秋蝉、淅沥的细雨等,这里面有着对生命的深情,有着对死亡的超脱淡然。
1.按照公式仿写: 联系作者时代+分析原因本质+指向关键词+得出结论(200字左右)
2.小组推荐一人展示分享。组内其他同学点评,组外同学点评,老师点评。
五、四人一小组交流,郁达夫对生命困境的审美超越,对现实中的读者有什么意义,请联系历史现实,写一写郁达夫的生命意识的意义。
1.老师示范:对青春的珍惜,对生命的留恋,本是人之常情。但坦然面对衰老死亡,欣赏生命在时间的秋风扫荡下淡然寂静的走向死亡,是一种人生的高境界。古有痴心妄想之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和青春永驻之法,今有现代人不顾伦理,编辑基因,奢望以科学之道寻求永生之道,或有人害怕衰老,整容成瘾。凡此种种,都是对生命常在的一种执拗。郁达夫对秋的态度,恰是看出了生命的衰亡,自有一种美,那就是用审美的态度对待它,用诗意的眼光看,发现其弥足珍贵,夕阳无限好,只因近黄昏。这种高雅的境界,就是张世英说的人生四重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审美境界。超越了世俗和功利的目的,物我合一,臻于完境。这对于功利化的物欲社会中的当代读者而言,或许具有启发性。
2.学生按照公式仿写:表明观点+联系历史或现实+评析历史或现实+课文的做法+重申观点+联系现实,点出对读者的意义(200字左右)
3.小组分享,再推荐一人向全班展示分享。组内其他同学点评,组外同学点评,老师点评。
六、联系其他四篇文章,围绕关键词,简略陈述你的观点,要求态度鲜明。
老师的表格:
1.老师示范写作:朱自清在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家累又重时,政治和伦理双重不自由,他为此内心颇不宁静,但是他通过夜游荷塘,领略领略荷塘月色的宁静优美朦胧,从而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得到了暂时的宁静和超脱;20岁生日时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在淡褪了浮华、只留蓬勃的生命律动的地坛,获得了启示:弱小生命也可展现生命之美,形体可以被摧毁,生命精神永恒伫立。由此,史铁生不再绝望于自身的残废,而执着于叩问精神的高贵;乌台诗案后,被贬谪到闭塞的黄州,苏轼因功业难成、人生短暂、生命渺小而悲怆怨慕,但是明月照亮了他漆黑的眼,清风抚慰了他悲怆的心,他明白了瞬间即永恒,从而把握当下,也明白了世间万物各有主,从而不争不抢,随遇而安,还明白了明月清风乃取永无尽,乃苦难人生的安慰剂;姚鼐少年时即有志于仕途,但当自己真正置身官场,却发现进退两难,处处受限,他毅然选择了离京城而奔赴泰山,弃官场而隐于山水,著书立说,主持书院,教授学生,从而“文名满天下,文章盖古今”。人生由一座座的围城构成,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但对困境的超越和突围,构成了人的伟大。如何面对困境,是人生的一大难题。本书选择的五篇文章,面对困境,他们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研读这些文章,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只呈现一段)
2.学生选取一篇课文,按照公式仿写一小段:紧扣关键词概述课文+紧扣关键词分析+指向你的观点(200字左右)(剩余课文评述课后完成。)
3.小组分享,再推荐一人向全班展示分享。组内其他同学点评,组外同学点评,老师点评。
七、布置作业:结合课堂写好的段落,补充其他内容,完成散文集的序言。
第四课时
一、小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写好的序言。要求从错别字、病句、标点、材料和观点是否一致、观点是否鲜明、解读课文是否合理等角度提出意见,并校对讨论,对序言修改。(1课时)
二、 在教室后面的橱窗等或网络等合适的阵地,展示学生写作的散文集序言。
三、散文集集结成册,学生的序言收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