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杜甫
本诗按内容分为
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①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④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鉴赏要点:
杜甫草堂
武侯祠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5
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6
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诗又分明自祠写起。何也?盖人物千古,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
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连接点
讨论?
小组讨论:
1、诸葛亮与杜甫之间有何联系?
2、诗歌重在写人,那么,景物描写
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杜甫游武侯祠的所见所感。
蜀相——诸葛亮
看内容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柏—肃穆、安谧——崇敬
首联—赏意象
这两句诗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宋 范晞文《对床夜语》
情景名为二,而实
不可分。神于诗者,妙
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
景,景中情。
——清 王夫之
《姜斋诗话》
颔联—赏技巧
映 阶 碧 草 自 春 色,
隔 叶 黄 鹂 空 好 音。
以乐景写哀情
讨论:你认为本联这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步骤3
步骤4
步骤1
步骤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答题技巧:1,解释字 2,解释句子。3,答手法。
4,答思想感情
颈联——赏形象
三 顾 频 烦 天 下 计
两 朝 开 济 老 臣 心
1、本联中诸葛亮的
事迹有哪些?
2、诸葛亮的形象是怎样的?
三顾茅庐
济助后主
(知遇之恩)
(忠心耿耿)
三 顾 频 烦 天 下 计
开创蜀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计定天下(隆中对)
(济世雄才)
两 朝 开 济 老 臣 心
讨论:杜甫借古伤 己,伤的是什么?
出 师 未 捷 身 先 死
长 使 英 雄 泪 满 襟
尾联——赏感情
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泪满襟——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挖掘二者连接点
诸 葛 亮
杜 甫
时代
才情
理想
付出
结果
不同
人物
角度
战争频频 动荡不安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致君尧舜上,志在匡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孙吴,北拒曹魏。
仕途屡遭贬谪,
失意难耐。
尾联——赏感情
由两者的对比:看出作者通过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的惋惜,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蜀相 (七律、怀古诗 )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首联:寻访祠堂 叙事(仰慕)
颔联:祠堂春色 写景(叹惋)
颈联:丞相功业 议论(歌颂)
尾联:壮志未酬 抒情(惋惜)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小结:
诗类点击
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
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怀人
伤己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方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可从相似点或从相反方向来找。
鉴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题材归类,探求主旨 。(怀古伤已/
怀古伤今/理性思考…… )
(三)要领悟区分感情态度。或仰慕颂扬、或批判嘲讽、或同情怜惜等等
用典
对比、衬托
以小见大
情景交融
以景衬情
烘托氛围
常用手法与技巧
咏史怀古诗的其它主题与情感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 ①感慨昔盛今衰、盛衰无常,如《乌衣巷》②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之感,如韦庄《台城》③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如《石头城》
2.怀古伤今,劝诫世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过华清宫》《马嵬》,杜甫等人的咏史诗。
3.对宇宙、历史的冷静思考:《赤壁》
3.吊古伤今,劝诫世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过华清宫》,杜甫等人的
咏史诗
4.对宇宙、历史的冷静思考:《赤壁》
5.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与情感
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诗。
2、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