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测量
问题
探究
练习
拓展
1.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
度的过程,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并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通过认识刻度尺,会正确使用刻度尺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一拃(zhǎ)长
量一量,课桌有多长?
小组讨论要求:
(1)将自己的测量方法与其他同学分享。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想法。
汇报话术:
我是这样汇报的:我用的测量工具是(铅笔、文具盒、练习本等),量得的课桌长有(
)个测量工具长,宽有(
)个测量工具长。
交流测量结果
说一说,课桌大约有几拃(zhǎ)长?几个铅笔长?几本文具盒长?几个练习本?
测量工具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想要结果准确,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各式各样的尺子
卷尺
软尺
折尺
游标卡尺
直尺
认识直尺
零刻度线
刻度线
刻度
0
1cm
2
3
4
5
6
7
8
9
10
0
1cm
2
3
4
5
6
7
8
9
10
仔细观察:
1.尺子上有数0,1,2,3,……
2.刻度线;
3.长度单位(cm);
4.数字0在最左边,表示起点。
认识刻度尺
认识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直尺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
厘米还可以用“㎝”表示。
1㎝
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写作cm。
1厘米有多长呢?说一说!
2、5、10厘米
2厘米
2厘米
5厘米
10厘米
最后刻度减起始刻度,差是几,就是几厘米。
量一量
物体左端和刻度“0”对齐。
看物体右端与刻度几对齐,就是几厘米。
蜡笔长8厘米或8㎝。
小朋友们要牢记,
放平物体用直尺。
左端要和零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测量儿歌
量一量
线长3厘米或3㎝。
量一量
7-3=4(厘米)
线长4厘米或4㎝。
量一量的方法小结
测量的方法:
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再看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测量的方法:
也可以把物体的左端对准一个刻度,再把右端对准几,然后用右边的刻度减去左边的刻度,得到
几厘米,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画一画
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
从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4
画一画的方法小结
画法:
通常,画一定长度的线段时,要把尺子放正,从0刻度开始画,画到需要的刻度数上。
闯关我最棒
2.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
3.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4.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在能通过的汽车
下面画“√”。
小结
1、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以写作cm。
2、尺子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一段长度是1厘米。(如:尺子上从刻度0到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刻度1到2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3、测量的方法:
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小结
也可以把物体的左端对准一个刻度,再看右端对准几,然后用右边的刻度减去左边的刻度,得到几厘米,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小结
画法:
通常,画一定长度的线段时,要把尺子放正,从0刻度开始画,画到需要的刻度数上。
作业布置
1.作业本上画5厘米的线段
2.用硬纸板制作一把10厘米的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