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学会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过程与方法: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作品,获取有效信息。领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的评价新文化运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和科学。以此来进行历史观的教育。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内容,难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北京大学图片,引出北大三兔,由此导入新文化运动。
讲授新课:
一、背景篇
一名新青年——陈独秀
救国救民
展示表格、史料,学生阅读思考分析得出结论:陈独秀一直在进行救国救民,他想通过创办杂志来改变国民性。
二、内容篇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1、杂志封面:展示《青年杂志》创刊封面,学生通过图片了解杂志的创刊时间、地点、创办人,知道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展示材料创刊后发行量,学生通认识到这时的《新青年》只是陈独秀的一人之刊,影响力比较小。
2、作者:展示材料在陈独秀被聘为北大教授后,《新青年》的作者群扩大,学生认识到他们都是先进知识分子。
展示材料再看《新青年》发行量,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这时的《新青年》已发展为北大的一校之刊,影响力扩大。
这时的北大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3、文章内容
展示材料节选自新青年的文章史料,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进行文学革命。通过小故事文白之争使学生正确认识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优点,不能全部盘否定文言文。
展示材料继续看《新青年》发行量,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这时的《新青年》已发展为一国之刊,影响力巨大。
三、影响篇
一批新国民——新青年
解放与觉醒
展示三则材料,学生阅读、思考、探究,学生总结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展示材料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学会辩证看问题,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
小结:以陈独秀和《新青年》为线索归纳,《新青年》由一人之刊到一校之刊再到一国之刊,它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新青年和北大为主要阵地,革新思想,培育新青年从而改造社会,创造了一个新时代(共25张PPT)
胡
适
陈独秀
北大三兔
蔡元培
北大校长
北大文科学长
北大教授
一名新青年——陈独秀
救国与救民
壹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贰
一批新国民——新青年
解放与觉醒
叁
目
录
背景篇
陈
独
秀
1879年
(清光绪五年)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
1896年
考中秀才。
1897年
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901年
从事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
1903年
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
1904年
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并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
1911年
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
1913年
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1914年
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
一名新青年——陈独秀
救国与救民
救国
背景篇
陈
独
秀
一名新青年——陈独秀
救国与救民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
救民
背景篇
封面
作者
文章
内容
以“新”换“心”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内容篇
唤醒
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封面
使人富有的是思想而不是金钱。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
内容篇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之
《新青年》
看杂志发行量与反响
《新青年》创办后的一两年间,北大同学知道的非常少。
——张国焘回忆录
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
——鲁迅《呐喊》自序
1916年,《新青年》的发行量只有1000多份。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
内容篇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蔡元培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的校长着力营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
一张聘书
内容篇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
留学日本
北大文科学长
《新青年》主编
胡
适
留学美国
北大教授
《新青年》编辑
李大钊
留学日本
北大图书馆主任
《新青年》编辑
鲁
迅
留学日本
在北大兼职授课
《新青年》编辑
先进
知识分子
作者
内容篇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自1917年初以后,(《新青年》)引起同学们广泛的注意,每期出版后,在北大即销售一空”。
一眼就觉得它的命名合乎我的口味,看了它的内容,觉得的确适合当时一般青年的需要,登时喜出望外,热烈拥护,并常与反对者展开讨论。
---张国焘回忆录
看杂志反响
北大之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内容篇
1.《宪法与孔教》
2.《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3.《复辟与尊孔》
4.《吃人与礼教》
《新青年》部分目录节选1: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文章
内容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内容篇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
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强迫绝食。
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父亲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这样殉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贞风可烈。
——《新青年》
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文章
内容
内容篇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旧道德
无话语权
文章
内容
内容篇
无独立之人格
思想禁锢
任人摆布
愚昧
专制
《新青年》部分目录节选2:
1.《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2.《实行民治的基础》
3.《民主与革命》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
)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文章
内容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内容篇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胡适,安徽绩溪人,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首举“文学革命”大旗。
胡适
《新青年》部分目录节选3:
1.《文学改良刍议》
2.《文学革命论》
文章
内容
内容篇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文章
内容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形式
文言文——白话文
新式标点符号
文学内容
陈腐
雕琢
艰涩
新鲜
通俗
平易
《文学革命论》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
首创
实践
呼应
将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内容
进行文学革命
内容篇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黄侃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
胡适
“妻丧速归”
“干不了,谢谢。”
文白之争
趣意盎然
一本新杂志——《新青年》民主与科学
1919年5月,《新青年》决定重印前5卷。这无疑是《新青年》销路大开的一个重要表征。
——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奇生
看杂志反响
国人之
《新青年》
内容篇
一批新国民——新青年
解放与觉醒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解放
影响篇
一批新国民——新青年
解放与觉醒
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
——
恽代英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本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觉醒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影响篇
一批新国民——新青年
解放与觉醒
《新青年》引起同学们广泛的注意,每期出版后,在北大即销售一空。
1919年1月1日,北大学生创立的《新潮》杂志出版。大力提倡白话文和思想解放,反抗传统礼教。
新潮社的一些会员傅斯年、罗家伦、杨振生,后来成为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
读者
作者
实践者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影响篇
新文化运动一是在批判传统时缺乏公正与同情,忽视作家和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二是对于新观念过于轻信,而又不免混乱模糊。
——
周策纵《五四运动》,岳麓书社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方语言系和历史系终身教授
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培育新青年
革新思想
改造社会
北大之《新青年》
陈独秀之《新青年》
国人之《新青年》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蔡元培
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
——陈独秀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