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中学历史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必修三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宗教改革
Reformation
拉斐尔《雅典学院》(壁画)
(School
of
Athens)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苏格拉底
毕达哥拉斯
阿基米德
拉斐尔
赫拉克利特
阿维洛依
圣诺克利特斯
托勒密
第欧根尼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背景
原罪
救赎
1.文艺复兴的背景
(1)中世纪神学的长期束缚
1.文艺复兴的背景
(1)中世纪神学的长期束缚
(2)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
资产阶级的出现
1.文艺复兴的背景
(1)中世纪神学的长期束缚
(2)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
资产阶级的出现
(3)资产阶级与神学世界观的矛盾
2.文艺复兴的核心和实质
(1)核心:人文主义
(2)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3.文艺复兴的成就
(1)早期:文学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但丁
《神曲》
薄伽丘
《十日谈》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
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
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
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
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蒙娜丽莎》
达芬奇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大卫》
米开朗琪罗
《创世纪》
米开朗琪罗
《草地上的圣母》
拉斐尔
思考:
为什么文艺复兴时期
的作品多以宗教作为其主
要题材?
对比:两幅绘画有何不同?
思路引导:
第一幅,中世纪时期绘画,
画风呆板,神化人物,宗教
色彩浓厚。
第二幅,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画风柔美,以人间的美感展
现宗教人物。
思路引导:
借助宗教题材展现人性
的美,抒发自己的情感。
3.文艺复兴的成就
(1)早期:文学三杰
(2)鼎盛:美术三杰
(3)扩展: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剧场
看吧,我的朋友们,人类
不是按照我的规格创造的,我
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把它们真实
的样子展示给你们。
———莎士比亚
4.文艺复兴的评价
恩格思:“在人文主义的伟大
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
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受文艺复兴
期间人文主义者启发,欧洲随之而
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
革命,并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
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宗教改革
教士俱乐部
1.宗教改革的原因
(1)文艺复兴使教会权威受到质疑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
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
登,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的年平均收入高出好几倍,
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
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宗教改革的原因
(1)文艺复兴使教会权威受到质疑
(2)教会对德意志过度的掠夺
(3)导火索:赎罪券事件
赎罪券
价目表
谁杀害了父母、兄弟、
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
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
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
2.马丁·路德的改革
(1)序幕:“九十五条论纲”
2.马丁·路德的改革
(1)序幕:“九十五条论纲”
(2)马丁·路德的理论
第28条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
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
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
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
意旨为转移。
———马丁·路德
第36条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
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
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
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马丁·路德
思考:
1.作者对于赎罪券的态度?
2.马丁·路德认为应该如何
得到救赎?
思路引导:
1.赎罪券不可能赎罪,教会也
不可能帮助人们赎罪。
2.内心真正忏悔就能得到救赎。
(1)因信称义
人们只能通过信仰,而不
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
帝。
———马丁·路德
上帝
教会
教众
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
(2)圣经权威
马丁·路
德翻译成
德文的
《圣经》
在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里
包含着解放人的个性的革命主张。
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教的和现
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
———罗竹风·《宗教通史简编》
3.宗教改革的扩展
4.宗教改革影响
(1)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
的迷信
(2)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感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