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单元知识网络
中国画
书法艺术
清代京剧
元杂剧、昆曲
元曲、明清小说
汉赋、唐诗、宋词
《诗经》《离骚》
戏
曲
文
学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书
画
医学
农学
数学
天文学
四大发明
古代科学技术
古代文学艺术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学习要求:
1、概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古代人民的科学创造精神的价值。
考试说明: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古代的书写材料
甲骨文
青铜器
帛书
竹木简
纸草
泥板
这些书写材料有许多缺陷:沉重、昂贵、不易获得、难以保留……
纸的发明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
(?--121年)东汉人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取代了竹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古代造纸生产流程图
造纸术的外传
一、四大发明
时间
过程
影响
造纸术
西汉: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金刚经》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
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
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就可以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的外传
印刷术外传对欧洲影响很大,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地迈入近代社会门槛。
一、四大发明
时间
过程
影响
造纸术
西汉: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火药
指南针
中国古代炼丹家最早发明了火药,到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经欧洲人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了。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金史》
问题:上述记载的是什么东西的威力?
一、四大发明
时间
过程
影响
造纸术
西汉: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火药
唐末:应用于军事
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推动了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指南针
宋·指南针
司
南
(战国)
今天的指南针
指南针
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
一、四大发明
时间
过程
影响
造纸术
西汉: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火药
唐末:应用于军事
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推动了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指南针
战国:发明“司南”
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应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内容?
马克思指出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
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命运为什么会有不同?
说明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二、数学
成就
时间
内容
地位
《九章算术》
东汉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许多算术命题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运算方法;最先进的
应用数学著作;标志
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
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
三、天文历法
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
成就:
(1)天文观测(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
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中国首创赤道坐标的科学性及价值为现代天文学所承认:赤道坐标
(2)先进天文仪器:浑仪、简仪等
(3)历法
夏朝:《夏小正》
商朝:“殷历”(干支纪日法)
春秋时:置闰法;战国时:“月令”
秦汉以后:越来越精确
元朝:郭守敬:《授时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朝代
作者
书名
地位
西汉
北魏
元朝
明朝
氾胜之
《氾胜之书》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王
祯
《农
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博古今农学之大全,吸收西学
重视生产工具的革新
现存最早的农书
四、农学:四大农书
五、医学成就
时
间
作
者
著
作
地
位
战国-西汉
《黄帝内经》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东汉末年
明朝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万世宝典”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东方药物巨典”
我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比较
(1)中——重经验,西——重实验
(2)中——重综合,西——重分析
(3)中——重实用,西——重理论
(4)中——服务于农业,西——主要服务于工业。
时 间
前6-前1世纪
1-400年
401-1000年
1001-1500年
1501-1900年
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
50%
62%
71%
58%
29%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民族关系
及对外关系:
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民族特性:
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
思考1: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明清以前)
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
思考2:李约瑟难题
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经济: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根深蒂固(根源)
政策:重农抑商、轻视自然科学观念
教育:思想专制,文化高压
对外交往:闭关锁国
……
材料: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用拿来当药吃。”
课外探究:
问题:
1、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2、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问题: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说明: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感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