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3.2机械能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兴化之眼(TheXinghuaEye)这一拔地而起的屋顶摩天轮是兴化吾悦广场的一大设计亮点。这座屋顶摩天轮高达40米,是苏中首座屋顶摩天轮,堪称兴化新一景,一游客坐在“摩天轮”中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游客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客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游客的动能保持不变
C.游客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D.游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下列事例中的物体都与能量有关,其中,描述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被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压弯的撑杆
B.为了捕获到食物,在森林里快速奔跑的猎豹
C.举到高处的重锺
D.竖直向上运动到达到最高点的皮球
3.火车、汽车与摩托车三种车辆如果速度相等,那么,它们的动能( )
A.火车的最大
B.汽车的最大
C.摩托车的最大
D.一样大
4.下面例子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大了的是( )
A.铁球从斜面顶端滚下来
B.飞机在高空水平飞行
C.骑自行车冲上坡顶
D.立在山顶上的石头
5.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机械能不变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
B.小孩慢慢滑下
C.汽车水平路减速中
D.卫星绕地转动
6.为了杀灭美国白蛾调动了直升飞机,在灾区上空喷洒生物农药,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7.如图所示,是把小球放在相同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进行的实验。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乙
D.甲、乙、丙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所示,小球分别从光滑斜面AB、AC、AD的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是( )
A.从AB滑下时最大
B.从AC滑下时最大
C.从AD滑下时最大
D.从三个斜面滑下时一样大
9.将小球从某一高度A点水平抛出,小球落地后又反弹,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点的动能最大
B.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最大
C.小球在同一高度的C点和D点的重力势能相等
D.小球在D点的机械能小于在E点的机械能
10.如图是物体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是( )
A.斜向上投掷出去的铅球
B.一松手由静止下落的乒乓球
C.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
D.离开脚后在地上滚动的足球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11.在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选手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和c点速度都为零,因此这两点动能也为零
B.在a点和e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
C.从a点下滑到b点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12.乒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a、b、c三个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水平桌面时三者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A.va>vb>vc
B.vb>vc>va
C.va>vc>vb
D.va=vb=vc
13.小球沿如图所示轨道从A处由静止运动到D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在D处处于静止状态
B.小球在A处的机械能等于在D处的机械能
C.小球在B处运动的速度最大
D.小球由B处向C处运动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4.蹦极(BungeeJumping)是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如图,游戏者将一极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O点是游戏者开始的位置,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b点是游戏者挂在弹性绳下静止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他所到达的最低点的位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不考虑空气阻力)
A.Oa段只是人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在相互转化
B.b点人的动能最大
C.a→b段人的重力势能减小,只转化为橡皮绳的弹性势能
D.b→c段是人的重力势能和人的动能转化为橡皮绳的弹性势能
15.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小球由A点以速度v沿轨道滚下,经过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
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
D.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机械能相同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为助力疫情防控,多地派出雾炮专用车进行消毒。如图,在雾炮车匀速行进过程中,雾炮车惯性
,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17.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的一种“回力”玩具车,在玩耍时要先用手按住它往后拉一下,松手后它就能往前跑。“用手按住它往后拉一下”是存贮了
能,“松手后它就能往前跑”,此时又转化为
能。
18.如图是卫星的轨道示意图。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重力势能
(增大/减小),速度越来越
(快/慢),动、势能的转化是
。
19.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时两球机械能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甲球的动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乙球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不变”或“减小”)
20.如图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h,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
(1)小球从A点滑到O点的过程中动能
,机械能
。
(2)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索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
①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和乙所示;
②分别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和丙所示。上述实验中: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
(2)要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图,结论是
;
(3)乙,丙两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这种实验方法称为
;结论是
。
22.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在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计划利用小桌、沙子、质量不同的铁块和刻度尺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将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铁块从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记录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
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铁块质量m/g
铁块距桌面高度H/cm
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h/cm
①
20
20
1.9
②
20
30
2.9
③
20
40
3.8
④
30
20
2.9
⑤
40
20
4.1
(1)实验中通过比较
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一,需选择表中
(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分析表中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小明同学在做猜想二实验时,联想到本实验的器材与“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很相似,于是想用海绵替代装沙子的盆来完成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根据小桌桌腿陷入海绵深度来判断铁块下落前的重力势能。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3.某地铁工程设计中的地铁站台方案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发现,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较长的缓坡。请你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看,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24.如图是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示意图,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出现刹车失灵时,可通过进入避险车道快速降低车速直至停止,避险车道是一个上坡道,且路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砂石,请你联系所学物理知识,说说避险车道的作用并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3.2机械能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5:BAACD
6-10:ABDCA
11-15:DDAC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减小;减小。
17.弹性势;动。
18.减小;快;势能转化为动能。
19.相等;增大;不变。
20.(1)增大;不变;
(2)c。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1)木块移动的距离;
(2)甲、乙;
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控制变量法;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2.(1)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
(2)①④⑤;
(3)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4)能。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3.车进站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减少因刹车损耗的机械能;车出站时储存的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起到节能作用。
24.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出现刹车失灵时进入避险车道,汽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汽车的质量不变,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可以快速的降低车速。同时路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砂石,增加了汽车受到的阻力,也快速的降低了车速,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
AB、游客随“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游客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游客的动能不变,故B正确、A错误;
C、游客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其高度增大,因此游客的重力势能增大,故C错误;
D、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游客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所以其机械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2.【分析】利用弹性势能的定义,分析出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特征,从而可判定出选择项中提到的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
【解答】解:
A、被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压弯的撑杆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故A正确;
B、为了捕获到食物,在森林里快速奔跑的猎豹具有一定的速度和质量,具有动能,不具有弹性势能,故B错误;
C、举到高处的重锺具有质量和高度,具有重力势能,不具有弹性势能,故C错误;
D、竖直向上运动到达到最高点的皮球,具有一定的高度和质量,具有重力势能,不具有弹性势能,故D错误。
故选:A。
3.【分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解答】解:汽车、摩托车和火车的质量,火车的质量最大、汽车的质量次之、摩托车的质量最小;因为三者的速度相同,
所以三者的动能从大到小的顺序:火车>汽车>摩托车。
故选:A。
4.【分析】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
A、铁球从斜面顶端滚下来,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飞机在高空水平飞行,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冲上坡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C符合题意;
D、立在山顶上的石头,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在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时,要搞清题目提供的条件或环境。
【解答】解:A、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故A不符题意。
B、小孩从滑梯慢慢滑下,由于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变小,故B不符题意。
C、汽车减速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变小,故C不符题意。
D、卫星绕地球转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由于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分析】(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解答】解: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质量变小,速度不变,所以动能减小;质量减小,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A。
7.【分析】(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若物体做的功越多就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在研究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解答】解: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小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体现出来的,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就表示小球的动能越大。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要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时,必须控制速度一定,即让小球从相同高度处滚下,改变物体的质量。因此符合条件的是乙、丙两图。
故选:B。
8.【分析】只存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是守恒的。
【解答】解:光滑斜面说明没有摩擦力,小球在从斜面上滚下时,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
小球从同一高度上滚下,重力势能是相等的,滚下时转化为相同的动能。
故选:D。
9.【分析】(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由图可知,每次小球反弹后到达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
【解答】解:A、小球在A点时处于静止状态,动能为零,故A错误;
BC、小球质量一定,在A点时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在CD两点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等,故B错误,C正确;
D、由于存在摩擦阻力,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变小,且E点在D点之后,所以小球在E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在D点时的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10.【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一定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速度一定时,质量增大,动能增大。
【解答】解:
A、斜向上投掷出去的铅球在整个飞行过程中,质量不变,一直在运动,动能不为零(处于最高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0,但水平方向仍然有速度,因此动能不为0)。
从出手到最高点过程中速度减小,此过程动能减小;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到达地面最大,此过程动能增大。整个过程动能先减小再增大。
B、一松手由静止下落的乒乓球的动能始终在增大,故B错误;
C、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排球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为零,故C错误;
D、离开脚后在地上滚动的足球,足球滚动的越来越慢,动能越来越小,故D错误;
故选:A。
11.【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答】解:A、在a点速度为零,说明动能为零;运动员不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所以c点在水平方向速度不为零,c点动能不为零,故A错误。
B、在a点和e点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动能都为零,因为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势能就不相等,因此机械能不相等,故B错误。
C、从a点向b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大部分转化成动能,因为有滑动摩擦,少部分转化成内能,机械能减少,故C错误。
D、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为动能,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
故选:D。
12.【分析】首先判定开始时三球机械能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据此判定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乒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a、b、c三个球,由于高度和速度都相同,则机械能是相同的;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三个小球到达桌面时的机械能相同,由于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则动能相同,速度相同。
故选:D。
13.【分析】已知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动能和势能的互相转化,所以可以通过比较小球所处的高度来分析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大小。
小球在A处所处的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小球在B处所处的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但动能最大。
另外,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没有能量的损耗,其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不变的。
【解答】解:
AB、由题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说明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则小球在A处的机械能等于在D处的机械能;
D点比A点的高度小,则小球在D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A点的重力势能,说明D点的动能大于A点的动能,所以小球在D点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
C、小球在B处时,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则此时小球的动能最大,运动的速度最大,故C正确;
D、小球由B处向C处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则该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正确。
故选:A。
14.【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不变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不变时,高度越小,重力势能越小;
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解答】解:
A、Oa段,人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橡皮绳没有发生弹性形变,由于不存在空气阻力,则人的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
B、人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人会向下做加速运动,经过a后,弹力逐渐变大,弹力小于重力,则重力和弹力的合力逐渐减小,人仍然做加速运动,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此时人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B正确;
C、a→b段人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橡皮绳发生弹性形变,则重力势能转化为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和人的动能,故C错误;
D、b→c段,橡皮绳发生弹性形变,则人的重力势能和人的动能转化为橡皮绳的弹性势能,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C。
15.【分析】(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速度和质量;
(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由于受到的阻力,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有机械能的损失。
【解答】解:A、小球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小球质量不变,故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νA>νB>νC,故A错误;
B、在粗糙的弧形轨道上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故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不同,故B错误;
C、小球在AB两点质量不变,AB两点的高度相等,钢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等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故C正确;
D、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B点具有的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分析】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以及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解答】解: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在雾炮车匀速行进过程中,其质量减小,惯性减小;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雾炮车的速度不变,但质量减小,则动能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
17.【分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弹性势能的影响是弹簧的弹性形变。
【解答】解:“用手按住它往后拉一下”使玩具车内的弹簧发生形变,储存了弹性势能,松手后,发生形变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使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弹性势;动。
18.【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卫星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减小;快;势能转化为动能。
19.【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动能+势能。
【解答】解:抛出时甲乙两球质量相等,速度相等,动能相等;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故机械能相同;甲球在空中下落时,甲球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乙球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
故答案为:相等;增大;不变。
20.【分析】(1)轨道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2)结合惯性的知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
【解答】解:
(1)小球从A点滑到O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由于轨道是光滑的且不计空气阻力,所以小球的机械能没有损失,即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2)小球在右侧最高点时仍有向前的速度,由于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所以小球的高度不可能超过A点的高度;小球离开B点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斜上方运动,同时小球在空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运动轨迹c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增大;不变;(2)c。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分析】(1)转换法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将不易观察或测量的量通转换为容易观察或测量的量来进行研究的方法,这里就是通过观察木块来判断动能的;
(2)实验过程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要让钢球沿斜面的同一高度下落,这样保证下落速度相同。
【解答】解:
(1)实验中,小明是依据木块被推出的距离判断比较小球动能大小的,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2)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若要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需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速度不同,所以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甲和乙图;由图可知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为了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沿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滚下撞击水平板上的木块,这样它们到水平面的速度相等,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由图可知: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故答案为:(1)木块移动的距离;(2)甲、乙;
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控制变量法;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2.【分析】(1)桌腿进入沙堆的深浅,体现了物体对其做功的多少。桌腿进入沙堆越深反映了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这用到了转换法。
(2)利用控制变量法,要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需控制质量其他的因素相同,只有质量不同,从图中找出符合条件的实验即可。
(3)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图中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总结出研究的对象。
(4)海绵比较软,相同力作用时,形变程度明显。
【解答】解:(1)通过小明设计的实验可以知道,他是通过比较桌腿进入沙子的深浅来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的。桌腿进入沙堆越深说明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原来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该实验方法是转换法;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的大小,也是转换法;
(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验证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应控制物体的高度相同,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故小明要完成探究,需要找数个质量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故①④⑤三组数据符合,所以应利用①④⑤三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3)比较表中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高度相同,③中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更深,所以,③中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大,即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4)由于海绵比较软,形变程度比较明显,所以可以根据小桌桌腿陷入海绵深度来判断铁块下落前的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1)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2)①④⑤;(3)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4)能。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3.【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在能量转化中是减小的能转化为增大的能。
【解答】答:车进站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减少因刹车损耗的机械能;车出站时储存的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起到节能作用。
24.【分析】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一种形式的能会减小,另一种形式的能会增大。从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进行判断。
【解答】答: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出现刹车失灵时进入避险车道,汽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汽车的质量不变,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可以快速的降低车速。同时路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砂石,增加了汽车受到的阻力,也快速的降低了车速,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