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3 列方程解决问题(二)沪教版 (共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3 列方程解决问题(二)沪教版 (共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2 11:17:23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20个头,从下面数,有5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
???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列表法
假设法
列方程
方法四
画图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20个头,从下面数,有5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鸡/只
兔/只
脚/只
20
0
40
19
1
42
18
2
44
17
3
46
16
4
48
15
5
50
14
6
52
13
7
54
12
8
56
答:鸡有13只,兔有7只。
列表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20个头,从下面数,有5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20=40(只)
54-40=14(只)
假设法:
14÷2=7(只)
20-7=13(只)
答:鸡有13只,兔有7只。
兔子:
小鸡: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20个头,从下面数,有5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答:鸡有13只,兔有7只。
假设法:
20×4=80(只)
80-54=26(只)
26÷2=13(只)
20-13=7(只)
兔子:
小鸡: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20个头,从下面数,有5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20-X)只。
鸡兔共有26只脚,就是:
4X+2(20-X)=54
4X+40-2X=54
2X+40=54
2X=54-40
2X=14
X=7
20-7=13(只)
答:鸡有13只,兔有7只。
你会吗?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20个头,从下面数,有5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答:鸡有13只,兔有7只。
你会吗?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
???
列表法
假设法
列方程
画图法
停车场里一共有10辆普通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共26个轮子。停车场里普通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各多少辆?
祝各位同学:
学习进步!(共12张PPT)
学习目标
1.我知道两端栽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我能用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导航:
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栽了几棵树?
1.20米的小路被分成了几个间隔?栽了几棵树?
(画线段图)
2.你发现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一段直路上植树,两端都栽时棵数=间隔数+1
5米
5米
5米
5米
20米
20÷5=4(个)…间隔数
4+1=5(棵)…
棵数
20米
棵数=
间隔数+1
总长
20米
间隔长(米)
间隔数(个)
棵数(棵)
4米
5米
10米
2米
1米
我们发现的规律:
2
4
5
10
20
3
5
6
11
21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总长÷间隔长
2
4
5
10
20
3
5
6
11
21
4米
5米
10米
2米
1米
2
4
5
10
20
20米
验证结论
当堂检测一
独立完成109页第1,2小题(5分钟)
组织互判
独立纠错后互说思路
班内展示
当堂检测二
独立完成109页3.4小题(5分钟)
组织互判
独立纠错后互说思路
班内展示
能力提升
独立完成109页5小题(3分钟)
组织互判
独立纠错后互说思路
班内展示
间隔
在一段直路上植树,两端都栽时:棵数=间隔数+1(共19张PPT)




1、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利用等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优越性。
3、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时时有数学,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2、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践问题。
1、提高学生在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寻找生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准备题:小丁丁带20元钱,他买了一个玻璃杯,找回的钱正好可以买3个单价为4.2元的塑料杯,玻璃杯多少元一个?
观察与思考:
1、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三条信息?
2、这三条信息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付出的钱
用去的钱
找回的钱

=
付出的钱

找回的钱
=
用去的钱
用去的钱
+
找回的钱
=
付出的钱
准备题:小丁丁带20元钱,他买了一个玻璃杯,找回的钱正好可以买3个单价为4.2元的塑料杯,玻璃杯多少元一个?
解:
设玻璃杯的价钱是X元。
20-X
=
3×4.2
20-X
=
12.6
X
=
20-12.6
X
=
7.4
答:玻璃杯的价钱是7.4元。
讨论:
1、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题3的等量关系是怎样的?
这样想:
付出的钱

用去的钱
=
找回的钱
准备题:小丁丁带20元钱,他买了一个玻璃杯,找回的钱正好可以买3个单价为4.2元的塑料杯,玻璃杯多少元一个?
3:小丁丁带20元钱,他买了2个价格相同的玻璃杯,找回的钱正好可以买3个单价为4.2元的塑料杯,玻璃杯多少元一个?
3:小丁丁带20元钱,他买了2个价格相同的玻璃杯,找回的钱正好可以买3个单价为4.2元的塑料杯,玻璃杯多少元一个?
解:
设玻璃杯的价钱是X元。
20-
2X
=
3×4.2
20-
2X
=
12.6
2X
=
20-12.6
2X
=
7.4
答:玻璃杯的价钱是3.7元。
X
=
7.4÷2
X
=
3.7


(一)
1.小丁丁用100元钱去超市,她先买了2箱同样的牛奶,找回的钱正好可以买3瓶单价是18元的猕猴桃果汁,每箱牛奶的价钱是多少元?
★先说出下列各题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2.小亚用20元钱先买了2支一样的钢笔,剩下的钱正好可以买3支单价是2.8元的圆珠笔,每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3.小巧去水果店买了4只一样重的西瓜,她付给营业员50元,找回的钱还可以买单价是4.5元的香蕉6千克,每只西瓜的价钱是多少元?
付出的钱

2箱牛奶的钱
=
3瓶猕猴桃果汁的钱
付出的钱

2支钢笔的钱
=
3支圆珠笔的钱
付出的钱

4只西瓜的钱
=
3千克香蕉的钱
解:
设每箱牛奶的价钱是X元。
100-
2X
=
3×18
100-
2X
=
54
2X
=
100-54
2X
=
46
答:每箱牛奶的价钱是23元。
1.小丁丁用100元钱去超市,她先买了2箱同样的牛奶,找回的钱正好可以买3瓶单价是18元的猕猴桃果汁,每箱牛奶的价钱是多少元?
X
=
46÷2
X
=
23
解:
设每支钢笔的价钱是X元。
20-
2X
=
3×2.8
20-2X
=
8.4
2X
=
20-8.4
2X
=
11.6
答:每支钢笔的价钱是5.8元。
2.小亚用20元钱先买了2支一样的钢笔,剩下的钱正好可以买3支单价是2.8元的圆珠笔,每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X
=
11.6÷2
X
=
5.8
解:
设每只西瓜的价钱是X元。
50-
4X
=
4.5×6
50-
4X
=
27
4X
=
50-27
4X
=
23
答:每只西瓜的价钱是5.75元。
3.小巧去水果店买了4只一样重的西瓜,她付给营业员50元,找回的钱还可以买单价是4.5元的香蕉6千克,每只西瓜的价钱是多少元?
X
=
23÷4
X
=
5.75


(二)
1.小亚先买了2个同样大的苹果,又买了4个1.3元的梨,共付出8.4元,一个苹果多少元?
2.小丁丁在文件用品商店买了3支同样的圆珠笔和4本同样的练习本,一共用了17.6元,每本练习本3.5元,每支圆珠笔多少元?
3.小胖到超市去购物,他先买了4包一样的方便面,又买了一个32元的玩具,出门时他付给营业员50元,找回7.2元,一包方便面多少元?
★先说出下列各题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2个苹果的钱
+4个梨的钱
=
共付的钱
3支圆珠笔的钱
+4本练习本的钱
=
用去的钱
付出的钱

4包方便面的钱-
一个玩具的钱
=
找回的钱
付出的钱

(4包方便面的钱+
一个玩具的钱

=
找回的钱
1.小亚先买了2个同样大的苹果,又买了4个1.3元的梨,共付出8.4元,一个苹果多少元?
解:
设一个苹果的价钱是X元。
X
+4×1.3
=
8.4
X
+
5.2
=
8.4
X
=
8.4-5.2
X
=
3.2
答:一个苹果的价钱是3.2元。
解:
设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X元。
3X
+4×3.5
=
17.6
3X+14
=17.6
3X
=
17.6-14
3X
=
3.6
答: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1.2元。
X
=
3.6÷3
2.小丁丁在文件用品商店买了3支同样的圆珠笔和4本同样的练习本,一共用了17.6元,每本练习本3.5元,每支圆珠笔多少元?
X
=
1.2
3.小胖到超市去购物,他先买了4包一样的方便面,又买了一个32元的玩具,出门时他付给营业员50元,找回7.2元,一包方便面多少元?
解:
设一包方便面的价钱是X元。
50-4X
-32
=
7.2
18-4X
=7.2
4X
=
18-7.2
答:一包方便面的价钱是2.7元。
4X
=
10.8
X
=
10.8÷4
X
=
2.7


(三)
汽车从甲地出发开往相距190千米的乙地,已经行了2小时,剩下的路程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1.5小时可以到达乙地。汽车已行路程的速度是多少?
★思考题:
解:
设汽车已行路程的速度是X千米/时。
190-2X
=
60×1.5
190-2X
=
90
2X
=
190-90
2X
=
100
答:汽车已行路程的速度是50千米/时。

这样想:甲乙两地总路程-已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
X
=
100÷2
X
=
50


1、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后,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付出的钱

用去的钱
=
找回的钱
2、今后你到商店买东西时要记住什么?
3、我们在做应用题时,应该要按怎样思路去做?
课堂作业
书上p74页:练一练
1~3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