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轴对称(一)学案
学习目标:
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重点: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学习难点: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
1、观察课本中P2的7副图片,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
2、你能列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和建筑物吗?
3、动手做一做: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它有什么特征?
概念归纳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__________折叠,________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________.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________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_________(成轴) 对称.
巩固练习
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___________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课本P3练习。
合作探究
1、试验:在纸上滴上墨水,把纸张对折,随后打开,看看形成的两块墨迹是不是关于折痕对称 它的对称轴是哪一条
2、观察课本中P-3的三幅图形,并试着沿虚线折叠,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概念归纳
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如果他能够与________重合,那么就说_______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折叠后________叫做对称点.
3、在课本中的第三幅图中,
(1)标出A、B、C的对称点,∠A、∠B、∠C的对应角,
(2)连接AA′,BB′,CC′,你发现这三条线段有什么关系?你找到规律了吗?
合作探究
教科书P4-思考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联系?
巩固练习:课本P4练习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9.1-2、3题.
19.1轴对称(二)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试验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2、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与对称轴的关系
3、能准确的作出两个图形轴对称的对称轴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习重点:能准确的作出两个图形轴对称的对称轴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习难点: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与对称轴的关系
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
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画出一条线段,通过折叠的方法作出线段AB的对称轴l,交AB与O
1)点A的对称点是_______
2)量出AO与BO的长度,它们有什么关系?
3)AB与直线l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概念归纳
经过线段_________并且_____于这条线段的________,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观察课本P4思考中的图,线段AA′,BB′,CC′与直线MN的关系是________
由上可得:对称轴与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什么关系?
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教科书P5-填空
自主学习 教科书P7思考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
作法:1.
2.
(2)对于图五角星,我们可以找出它的一对对应点A和A,连接AA,作出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l则l是这个五角星的一条对称轴。类似的,你能做出这个五角星的其他对称轴吗?
巩固练习
教科书P8-练习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9.1-1、6题.
19.1轴对称(三)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学习难点: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教科书P-5探究
量出A,B的长度,它们有什么关系?
量出A,B的长度,它们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把线段AB沿直线对折,线段A与B、 A与B、 A与B有什么关系?
由1),2),3)你得到什么猜想?
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证明你的猜想。
概念归纳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____________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__________。
巩固练习
由下面每个图所给条件,找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A
点A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ED垂直平分BC 直线MN和DE分别是线段 AB、BC的垂直平分线
课本P7练习1.
1、用一根木棒和一根弹性均匀的橡皮筋,做一个简易的弓,箭通过木棒中央的孔射出去。
(1) (2)
1)如图(1)要使CO垂直于AB,需要添加什么条件?为什么?那么点C在______上。
2)如图(2),拉动C,到达D的位置,若AD=DB,那么点D在__________上。
3)由1),2),你得到什么猜想?
4)用学过的知识证明你的猜想。
概念归纳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________的点,在这条线段的______________上。
巩固练习
1、根据上面的结论,完成下面问题。
若AB=AC,则点A在线 若EB=EC,则点E在线段 若PA=PB=PC, 则点P即在
段___的垂直平分线上。 _____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____,又在线段____
又BD=DC,则____是____的 的垂直平分线上。
垂直平分线。
2、课本P7练习2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9.1-5、9题.
19.2.1 作轴对称图形(一)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对称后的图形。
2、能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
学习重点:利用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
学习难点:利用对称轴进行图案设计。
学习过程
合作交流
1、自己动手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形,将这张纸折叠,描图,再打开纸,看看你得到了什么?
2、改变这很的位置并重复几次,你又得到了什么?与同学交流一下。1、如图:你能做出它关于虚线的对称图形吗?
概念归纳
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_________;
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只想l的_______;
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_________.
合作探究
教科书P-13思考
如图,已知点A和直线l,试画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请说说你的画法
l
A·
例题讲解
例1、已知△ABC和直线l,作出与△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的图形△A′B′C′
思路分析:
概念归纳
教科书P14-归纳
巩固练习
1.如图(1),请画出三角形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2.教科书P14-练习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9.2-1、5题.
19.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和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2、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些简单的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图形。
3、能运用坐标中的轴对称特点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些简单的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图形。
学习难点:能运用坐标中的轴对称特点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16-思考
合作探究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
2)在坐标系中标出点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
A1 、 B1、C1、。
3)写出A1 、 B1、C1、的坐标。
4)观察每对对称点的坐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再找几个点,分别作出它们关于x轴的对称点,
检验一下你发现的规律。
概念归纳
由此可以得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_____,,纵坐标_________。点(x,y)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2、如上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在坐标系中标出点A、B、C关于关于y轴的对称点A2、B2、C2。
2)写出A2、B2、C2的坐标。
4)观察每对对称点的坐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再找几个点,分别作出它们关于y轴的对称点,
检验一下你发现的规律。
概念归纳
由此可以得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_____,,纵坐标__________。点(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 完成下表:
已知点 (2,-3) (-1,2) (-6,-5) (0,-1.6) (4,0)
关于x轴的对称点
关于y轴的对称点
2.点(-1,3)与点(-1,—3)关于_________对称;
点(2,—4)与点(-2,—4)关于_________对称;
3.教材P17-练习1
例题讲解
例2、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1),B(-2,1),C(-2,5),D(-5,4),分别作出与四边形ABCD关于y轴和X轴对称的图形。
思路分析:
课堂练习
教材P18-练习2、3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9.2-2、3、9(A、B组)题.
19.3.1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学习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
探究:教材P22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
什么特点?沿着折痕AD对折观察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把活动中剪出的△ABC沿折痕AD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思考:教材P22
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 相等(简写成“ ”)
性质2 等腰三角形 、 、 互相重合。
你能证明上述两个性质吗?
性质1证明:
已知:如图
求证:
证明:
性质2证明:
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中线.
求证:
AD平分∠A,AD⊥BC .
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性质并做分析
性质1: 在△ABC中 ∵AB=AC
∴ = (等边对 )
性质2:(简称: )
①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
∴∠ =∠ , ⊥ 。
②在△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
∴ ⊥ , = 。
③在△ABC中∵AB=AC,AD⊥BC,
∴∠ =∠ , =
例题讲解
例1: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求△ABC各角的度数.
课堂练习
教材P24-练习1、2、3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9.3-1、7题.
19.3.1等腰三角形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体会用角相等以能证得线段相等,从而为证明线段相等增加了一种方法。
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学习难点: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相关的计算与证明。
学习过程:
探究交流
教材P24-思考
在一般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如果 ______,那么 ______(简写成“ ”)
你能证明“等边对等角吗”?
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一共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归纳:1、
2、
例题讲解
例2 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
求证:
例3 如图,标杆AB高5m,为了将它固定,需要有它的中点C向地面上与点B距离相等D、E两点拉两条绳子,使得D,B,E在一条直线上,量的DE=4m,绳子CD和CE要多长?
课堂练习
教材P26-练习1、2、3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9.3-2、5、6题.
10、已知:如图,Rt△ABC中, ∠BAC=90,AB=AC,D是 BC的中点,且AE=BF。 求证(1) DE=DF (2) △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9.3.2等边三角形(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内容:教材P53-54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够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学习重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学习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 相等;
(2)等腰三角形 、 、 互相重合。
2、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是 三角形,即
叫等边三角形。
二、自主探索:
(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1、思考:(1)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到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
(2)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
(3)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
2、归纳: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
2.
3.
(3)你会证明以上结论吗?
(二)应用: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交AB,AC于D,E。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2、探究:等边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画出图形,找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并证明它们全等。
三、自我检测;
1. △ABC中,AB=AC, ∠A=∠C,则∠B= .
2.已知AD是等边△ABC的高,BE是AC边的中线,AD与BE交于点F,则∠AFE= .
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分别是 。
4.正△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和CE交于点I,则∠BIC等于( )
A.60° B. 90° C. 120° D. 150°
5.下列三角形:(1)有两个角等于60°;(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3)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4)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起重视等边三角形的有( )
A. (1) (2)(3), B.(1)(2)(4), C.(1)(3), D.(1)(2)(3)(4).
6.如图,D、E、F分别是等边△ABC各边上的点,且AD=BE=CF,则
△DEF的形状是( )
A.等边三角形; B.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等边三角形。
四.拓展提高:
1. △ACD是等边三角形,AB是△ACD的角平分线,延长AC到
E,使得CE=BC,求证:AB=BE.
2、如图,△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BE=DC
19.3.2等边三角形(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内容:教材P55-56
学习目标:1、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30°的性质.
2、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
学习重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学习难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一、自主探索: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 ;
(2) ;
(3) ;
(4) 。
2、思考: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由此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并把你的结论写出来。
3、归纳: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 等于
的一半。
4、证明这个定理:
已知:
求证
证明:
二.合作探究:
1. 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 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立柱BD、DE要多长?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a,∠ABC=∠ACB=15°, CD 是腰AB上的高.
求:CD的长.
三、自我检测;
1、在△ABC中,∠A:∠B:∠C=1:2:3,CD⊥AB,若AB=a,则DB=
2、等腰三角形中,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30度,则此三角形中腰与底边的关系( )
A、腰大于底边 B、腰小于底边
C、腰等于底边 D、不能确定
3、在Rt△ABC中,∠C=90度,∠A=30度,CD⊥AB于点D,AB=8cm,则BC= ,
AD= .
4、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作EF∥BC,AB=6cm,AC=5cm.则△AEF的周长=
5、如图1,△ABC中,AB=AC,∠C=30°,DA⊥BA于A,BC=4.2cm,则AD=
图(1) 图(2)
6、如图2、 ∠C=90°,D是CA的延长线上一点, ∠BDC=15 °,且AD=AB,则BC= AD
7. △ABC中,AB=AC, ∠BAC=120°,AD⊥AC交BC于点D,
求证;BC=3AD.
8.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求证这个角的平分线把对边分成一比二两条线段.(写出已知、求证并进行证明)
·A
·B
B
A
C
D
A
B
O
A
B
O
C
B
A
C
A
B
C
B
C
A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