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课程标准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革与创新、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利用历史地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提高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
2、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区域开发和孝文帝改革,提升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能力。
3、认识民族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三、基本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
政治上,国家6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础。
经济上,由于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文化上,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但走向交融,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承上启下,丰富多彩。
民族关系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知识梳理
(一)政权更迭
【重点解析】五族内迁和五胡乱华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到魏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调敞,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趁机起兵南下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于是中原大乱,史称“五胡乱华”。
(二)南方的民族交融与开发
1.三国时期:蜀、吴两国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与开发。
2.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造船、陶瓷、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长江沿岸商业活跃,番禺是主要外贸港口。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巨大。
②社会环境: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
③政府政策:南方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等以增强实力。
④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⑤其他条件: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力较快发展
(2)影响:
①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促进了民族交融;③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三)北方的民族交融与开发
1.汉末至西晋: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及鲜卑。
2.十六国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建立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接触频繁,差异缩小,但隔阂仍存。
3.北魏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内容①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②改籍贯:迁至洛阳的鲜卑贵族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③穿汉服、学汉语: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④改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
⑤仿门第: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⑥通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知识拓展】士族制度
(1)士族,又称门第、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2)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庶族是指土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形成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③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土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4)衰落: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5)衰落原因:
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
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
(2)意义:
孝文帝改革积极意义:
①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②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改革消极作用:
①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
②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
③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3)评价
历史上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存在很大的争议,早在古代,批评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言论就多见于有关典籍,马端临、叶适、王夫之、赵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责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强调“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虚伪之徒,“拓跋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五、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