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
1912
1919
1921
1926
1927
1928
1929
1924
1925
1922
1923
1914
同盟会 国民党 中华革命党 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一大 二大
中国共产党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为什么要合作?
怎么合作?
有什么成果?
为什么会破裂?
第15课 北伐战争
1
国共同心出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国共齐心促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
3
国共离心成仇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1
国共齐心促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材料一: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导学一:国共为什么要合作?
材料二: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他痛切的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的,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国共两党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使双方都认识到什么?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导学一:国共为什么要合作?
国共合作
必须要找到革命的同盟者,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导学二:自主学习课本70页国共合作的实现第1——2段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召开情况
时间: 。
时间: ,主持人: ,
地点: 。
参会共产党员: 。
主要内容
(1)决定 ,
建立 。
(2)共产党员 加入国民党,改组 。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实际上确立了 政策。
意义
标志着 。
国共同心出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2
成果之一:创办黄埔军校
材料一:“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 孙中山
材料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导学三:自主学习课本71页第一段内容,迅速找出黄埔军校建立的基本信息并记忆。
黄埔军校
全称
时间
地点
创办人
(军校总理)
帮助者
(国家?政党?)
校长
政治部主任
作用
成果之一:创办黄埔军校
成果之一:创办黄埔军校
从1924年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了6期学员,共1.5万人。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
从黄埔军校出来的部分中共将领
蒋先云
刘志丹
左权
林彪
聂荣臻
徐向前
叶剑英
从黄埔军校出来的部分国民党将领
胡宗南
谢晋元
张灵甫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孙中山在京病逝
1925年3月,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主席:汪精卫)。组建国民革命军。
民党一大
北伐战争
成果之二:北伐胜利进军
1926年7月北伐誓师大会
成果之二
民党一大
北伐战争
成果之二:北伐胜利进军
成果之二
国民党一大
北伐战争
{16D9F66E-5EB9-4882-86FB-DCBF35E3C3E4}北伐对象
时间、总司令
主要战场
重要战役
先锋队
成果
1926、蒋介石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成果之二
材料一: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 ——《中国共产党党史》
合作探究一:北伐军兵力10万,北洋军阀兵力75万,北伐军为什么能取得节节胜利?
材料二: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战场……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南各省……最后进入长江以北地区……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在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有85%的官兵是共产党员。
——《复兴之路》
北伐将士浴血奋战,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北伐军战术方针正确
国共两党的合作
材料六:北伐军出师时,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工人运输队、宣传队、担架队随军出征。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支援北伐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五:从军队数量说,北洋军阀大大超过了国民革命军。但他们反动腐朽,祸国殃民,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三大派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能协同作战。 ——《中国现代史》
苏联大力援助
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战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
国共离心成仇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国共离心成仇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它代表 利益,
对外 ,
对内 。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投靠帝国主义
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武汉
国民政府
南京
国民政府
标志着国共合作破裂
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了
二次北伐及东北易帜
张学良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思考: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什么还说国民革命失败了?(从革命任务和社会性质两方面考虑)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未改变
材料: 1927年蒋介石率先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社会依然保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大革命失败了。 ——摘编自《青年之声》
未完成
所以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合作探究二: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2.中国共产党没有军队的领导权。
3.中国共产党尚且年幼,缺乏斗争经验。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思考:国民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大肆捕杀,你认为中共能从国民革命中吸取什么教训不断壮大,继续前行?
教训:共产党应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国民革命运动
1923
1928
1926
1927
1924
知识体系
A
B
C
D
E
国民党一大
中共三大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战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1905
1912
1919
1921
1926
1927
1928
1929
1924
1925
1922
1923
1914
同盟会 国民党 中华革命党 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一大 二大
中国共产党
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胜利
创办黄埔军校
国共对立
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让我们期待国共第三次合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