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2 16:5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5课。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北京周口店),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一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句子,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要想获得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2019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垫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  )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贫富分化的出现
C.社会阶级的产生
D.早期国家的形成
3.1963年发现于陕西宝鸡的“何尊”,底部铭文有“宅兹中或(國)”字,体现了西周时期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性意义。当时维护周王这一地位的地方管理制度是(  )
A.井田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礼乐制
4.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遭到秦国守旧贵族极力反对的一项是(  )
A.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C.鼓励生产D.奖励军功
5.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6.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被华夏视为戎、狄、蛮、夷的周边诸族群纷纷进入中原,形成了与诸夏交错杂居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推动了战国变法
7.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的是(
)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俄雅克萨之战
C.中俄《瑷珲条约》D.《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8.《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秦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的制度设计是(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郡国并行制
9.“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  )
A.秦亡教训  
B.汉承秦制C.文景之治 D.贞观之治
10.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面能论证这一观点是(  )
A.焚书坑儒 尊崇儒术B.焚书坑儒 “推恩令”
C.统一文字 “推恩令”D.统一文字 尊崇儒术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  )
A.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B.政权频更迭,国家大分裂
C.南方较稳定,经济大发展D.玄佛道兴起,文化大繁荣
12.下图为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各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
C.百姓对富足生活的渴望D.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是()
A.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
B.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
C.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14.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
A.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
B.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
C.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15.中国古代历史上先后出现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这些政治较为清明时期的出现,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都是大一统,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B.统治者都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社会稳定、经济恢复与发展
C.与少数民族政权实行和亲政策
D.都进行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
16.假设在如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刑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17.在中国古代孝道是很受推荐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科举制
B.察举制
C.刺史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8.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以文治国
B.公平竞争
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
19.下图是秦朝一重要官职的官印,后世官职中与其职能最相近的是()
A.汉武帝时期的刺史
B.唐朝的刑部尚书
C.宋朝的参知政事D.元朝的行省长官
20.如图所示是某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拓片。作为一则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这件文物可以直接说明()
A.秦汉书法与篆刻的艺术融合
B.魏晋草书与行书的融合
C.隋唐草书的抒情写意
D.宋元行书的勾连放纵
2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蔡伦B.祖冲之
C.毕升
D.李时珍
2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在地理大发现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地动仪?????B.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
23.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是在
(??
?)
A.汉代??????B.隋末??????C.唐末??????D.宋代
24.下图甲乙两件文物分别是1907年和1980年在新疆考古发现的元代广告包装纸,其中乙件印有“打造南无佛金诸般金箔”、“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不误主顾使用”等广告内容。
这两件文物反映了元代(???
)
①商品流通渠道通畅
②印刷业有了发展
③经营者注重诚信经营和广告宣传
④杭州金箔制作行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5.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
)
1.宋太祖极力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
2.对先贤哲人的重视,“命茸先圣庙”
3.要求武入读书,“并励武人读书”
A.注重“以文治国”?????????B.中央集权加强
C.冗官现象严重???????????D.君主专制加强
26.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
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
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
27.“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
)
A.
《离骚》B.《窦娥冤》
C.
《子虚赋》
D.
《水浒传》
28.古书多为绵长卷轴,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书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源于(
)
A.?商品经济发展
B.?造纸术的改进
C.?印刷术的革新
D.?科举制的盛行
29.《朱子语类》:“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引文中的“此理”指(  )
A.以民为本
B.三纲五常
C.发明本心
D.工商皆本
30.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郡、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3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
A.《三国演义》?B.《红楼梦》
C.《水浒传》?????????D.《西游记》
32.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33.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
)
A.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B.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
C.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D.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34.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
)
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中国经济总量居界前列
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
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
35.明清时期,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
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话文开始兴起?????????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空前严格
36.“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句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
)
A.工商皆本????????????B.反对礼教
C.反对君主专制??????????D.注重实学
3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征收工商税费,减轻农民负担B.实行农商并举,促进经济发展
C.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38.明末小说主人公的层面十分广泛,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小说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艺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其根源是明代?(?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市民文学的兴起
C.重农抑商的改变????????D.理学的教化作用
39.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B.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0.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道题,2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同欧洲航海家远航列表比较如下: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范围
下“西洋”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次數
7次
4次
1次
人數
27
800

1
000—1
500

160人
船數
大号宝船63艘
(共计百余艘)
17艘
4艘(一说3艘)
船只
大小
长151.
8米,
宽61.6米
旗舰100吨,长
24.5米,宽6米
120
吨、100
吨、50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近5年来,作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增长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的伟大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取得积极成果。
——摘自人民日报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唐朝主动对外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我国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取材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事例?(6分)
2.阅读材料二通过比较,指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壮举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4分)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影响?(8分)
4.根据所学知识,
写出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贡献的人物?(2分)
历史期中测试答案
1-5
DABDA
6-10CACCA
11-15
ABACB
16-20DBBAC
21-25
CDCBA
26-30
BBCBD
31-35
BCBDC
36-40
CDAAC
41.答案:
1.鉴真东渡、玄奘西游;《西游记》(6分);
2.规模大、次数多。(或时间早、人数多、船只多、船只大);(4分)
3.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宣扬国威)(2分)
影响: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等方面领先于半个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行;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6分)
4.张骞、汉武帝。(写出一人即得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