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2 19: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秋灵山县新洲中学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曹,《元和姓篆》云:“……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铎封曹,亦为曹氏,因宋所灭,子孙以为氏。”据此可知,与曹的姓氏来源有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礼乐制
2.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3.如表是西汉不同时期存在的诸侯王。西汉分封的诸侯王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
公元前202年时存在的诸侯王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茶、韩王信、衡山王吴芮
公元前195年时存在的诸侯王
齐王刘肥、楚王刘交、吴王刘濞、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淮阳王刘友、梁王刘恢、赵王刘如意、燕王刘建
A.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B.确保皇权传承稳固
C.实践郡国并行的治国方略
D.扩大王朝统治疆域
4.根据《唐书》的宰相世系表统计,唐代宰相共有九十八姓,其中有十一姓不是汉姓。由此可知,唐代(  )
A.彻底打破了士族门阀制度
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实行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D.重视对权力的分权制衡
5.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
B.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现
C.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
D.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6.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唐中宗的时候,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  )
A.瓦解了三省制度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有利于科学决策
7.“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这表明,明朝内阁(  )
A.内阁学士都是宰相
B.掌握实际决策权
C.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权力来源于皇帝
8.某条约中有这样的条款:“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这一条款应该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宗教构梦”指的是(  )
A.创立拜上帝会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
D.制造天京事变
10.甲午战争期间,《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揭露日本旅顺大屠杀事实后,日本政府勾结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报社,大量发表有利于日本的文章,质疑克里曼的报道。清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这一差异本质上反映了(  )
A.日美在侵华问题上相互勾结
B.中日近代化程度差距巨大
C.清政府消极避战的军事策略
D.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11.《卿云歌》曾被改造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糺缓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该歌词歌颂辛亥革命(  )
A.取得了民族独立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实现了民主共和
D.结束了封建帝制
12.英国《泰晤士报》评论:“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该“革命”(  )
A.实现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
B.根除了封建思想的残余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13.图3所示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这一现象(  )
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
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
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
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
14.据统计,到1927年二三月间,全国工会会员由北伐战争前的120万人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的工会组织都建立了工人武装纠察队,直接支援了北伐战争。其中,上海工人的第三次武装起义,配合了北伐军进军上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反动统治。材料表明(  )
A.北伐战争消灭了军阀统治
B.工人阶级是北伐战争领导阶级
C.国内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D.北伐战争与工人运动相互促进
15.《劝白军当红军》是上个世纪流行在湖南炎陵一首民歌:“白军士兵们,我来告诉你,你们都是工农出身,个个没饭吃,在家受压迫,抓来当白军……”这首歌谣有助于研究(  )
A.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果
B.土地革命建立割据政权
C.抗日战争国共再次合作
D.解放战争实现全国解放
16.1942年1月,由美、英、苏、中领衔签署的二十六国联合宣言的发表,及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统一指挥中国、越南、泰国境内的盟军作战。这是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令中国朝野各方颇感自豪。这一结果(  )
A.主要得益于中国对二战的贡献
B.表明中国已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C.说明国际政治新格局已经形成
D.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17.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前两年,中共武装力量抗击了58%至62%的侵华日军(不包括关东军)和全部伪军,作战万余次。1944年,中共武装力量在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敌后战场,共计抗击日伪军110余万,占总数的84%.”材料表明中共的抗战(  )
A.对战争胜利有决定意义
B.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
C.使日本的防线日趋崩溃
D.与国民党军队配合密切
18.1935年,日军不断蚕食华北地区。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数千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12月底,平津学生联合会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到工人农民中宣传抗日救亡。学生的爱国运动(  )
A.成为扭转抗战时局的关键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路线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写道:“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其中,“打到外线去”开始的标志是(  )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0.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下表所列为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主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高岗
秘书长
林伯渠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政务院总理
周恩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沈钧儒(民盟)
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罗荣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务宣告结束
B.这些委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C.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体现人民民主性质
D.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全新阶段的开创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
A.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B.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C.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D.彻底消除“左”倾错误
22.2018
年3
月1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可见,我国宪法修订具有(  )
革命性
B.和平性
C.曲折性
D.时代性
2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B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达成
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D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正式把“依法治国”以根本法形式确定下来
24.从朝鲜战争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台湾当局与中国共产党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双方在外交上奉行“你建交,我断交”“我建交,你断交”的原则。其目的是(  )
A.落实“一国两制“方针
B.践行“九二共识”
C.避免出现“两个中国”
D.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25.澳门归侨总会尤肖吾说:“澳门回归后,是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经济、就业、教育、人均寿命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因素是(  )
A.“一国两制”的制度性保障
B.澳门有利的区域优势
C.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
D.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
二、材料阅读(50分,共3小题。)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表3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
材料四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6分)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8分)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4分)
27.(12分)中外古今,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显示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数
秦始皇(前221年)



36
不祥
西汉平帝(1—5男)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13
105
1180
唐开元二十八年(704年)

15道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26路
288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97
1425
(注;州、道、路设置初期均为监察区)
材料二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1957年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话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特点(4分),并指出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目的。(2分)
(2)概括明代对地方管理方式上有何变化(2分),并分析其作用。(4分)
28.(20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革命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朽统治长期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它的结果,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自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自童光政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
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讲到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时,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他强调:“必须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应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改编自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
材料一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分析“这次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9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具体表现。(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大事,并从政治的角度,指出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5分)
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C
D
B
D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D
B
A
B
B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A
C
A
1.【答案】A【解析】据题干中“封曹,亦为曹氏,因宋所灭,子孙以为氏。”可知曹姓来源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故选A项;题干中曹的姓氏不是来源于血缘因素,排除B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排除C项;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跟题干姓氏来源无关,排除D项。
2.【答案】A【解析】题干提及“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者是皇帝和中央,故选A项;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是在秦朝以后,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土的手段,排除D项。
3.【答案】B【解析】根据表中西汉不同时期存在的诸侯王反映的信息,即公元前202年时存在的都是异姓诸侯王,而公元前195年时存在的都变成了同姓诸侯王,结合刘邦晚年剪除异姓诸侯王,提出非刘姓不得称王的主张以维系刘姓天下可知,西汉分封的诸侯王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皇权传承稳固
,故选B项;西汉分封诸侯王就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与同姓诸侯王或异姓诸侯王没有差别,排除A项;郡国并行是指郡县制和封国制同时施行,西汉初年分封异姓诸侯王就已经是对郡国并行的治国方略的实践,排除C项;表格只反映了西汉分封的诸侯王前后发生的变化,不能得出对西汉王朝统治疆域的作用,排除D项。
4.【答案】C【解析】据材料“唐代宰相共有九十八姓,其中有十一姓不是汉姓”,可知唐代少数民族有机会可以成为宰相,说明当时实行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故选C项;“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科举制到宋代才成为主要选官方式,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非汉姓民族在唐代宰相中的比重,并不是权力的分权制衡,排除D项。
5.【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刺史、行省长官、巡抚都是中央派出前往地方进行管理,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行政事务,体现出中央和地方配合行政,有利于调动中央与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故选D项;题干中的刺史、行省长官、巡抚前期是中央特派员,后期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因时而变的结果,非随意的,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唐代的藩镇割据是地方割据的表现,故“杜绝”一词不妥,排除B项;监察并不是每一位官员都具备,排除C项。
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说明的是相权三分,“皇帝临时加以名号”说明宰相任用很随便,到“唐中宗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说明相权严重被削弱,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故选B项;是削弱相权并非瓦解了三省制度,排除A项;宰相由三人到十余人会导致人浮于事,进而降低行政效率,排除C项;唐太宗时期的三省内的门下省可以封驳审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君主独断专行,有利于科学决策与题干提供信息不符,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据材料“我朝阁臣……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说明内阁大臣权力来源于皇帝,故选D项;据材料“原非宰相”,A项错误,排除A项;“阁臣,只备论思顾问”说明内阁并非中央法定的决策机构,排除B项;“阁臣,只备论思顾问”说明内阁也非最高行政机构,排除C项。
8.【答案】A【解析】由材料“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可知为《南京条约》准许英国人在中国居住,开放五口通商,故A项正确;《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增开天津为商埠,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开放四处通商口岸,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开放通商口岸,故D项错误。
9.【答案】A【解析】略
10.【答案】B【解析】根据“日本政府勾结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报社,大量发表有利于日本的文章”“清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可知,日本利用舆论在国际上为自己的侵略性为进行辩护,而清政府及其媒体却默不作声,根本没有意识到近代社会媒体和舆论在外交上的重要性,这一差异本质上反映了中日近代化程度差距巨大,故选B项;材料中日本政府勾结美国报社歪曲事实的行为,不能表明日美在侵华问题上相互勾结,排除A项;清政府消极避战的军事策略仍是表面现象,不是造成中日这一差异本质反映,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中日在旅顺大屠杀事建后的态度,并没有反映战争进程,排除D项。
11.【答案】D【解析】“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指废除了君主专制,故选D项;“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无法判断外国的侵略是否结束,排除A项;“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指君主专制被替代,却没有结束半殖半封建的性质,排除B项;“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指废除了君主,没有提到人民的民主具体情况,排除C项。
12.【答案】A【解析】据题干“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可知该革命是辛亥革命,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形式转变,故选A项;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根除”一词过火了,只能说“冲击”,排除B项;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的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排除C项;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D项。
13.【答案】C【解析】据图3数据可知,农民、工人的党员职业构成数量较多,这与1924年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有关,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改组的结果,不是基础,排除A项;当时国民党仍然是资产阶级政党,排除B项;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年之后,时间不符,排除D项。
14.【答案】D【解析】由材料“全国工会会员由北伐战争前的120万人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的工会组织都建立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的第三次武装起义,配合了北伐军进军上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反动统治”可知北伐战争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并与工人运动相互促进,故选D项;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A项;北伐战争由资产阶级领导,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北伐战争对工人运动的推动而非单方面认识工人运动的发展,排除C项。
15.【答案】B【解析】红军这个称呼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劝白军当红军》有助于研究革命根据地,有助于研究土地革命建立割据政权,故选B项;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党还没有自己的军队红军,排除A项;抗日战争国共再次合作之前红军已经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排除C项;解放战争实现全国解放,当时的军队是解放军,排除D项。
16.【答案】A【解析】中国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对二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国际上的一致认可,故选A项;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排除B项;1942年,二战尚在进行,国际政治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C项;1942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综合国力并未增强,排除D项。
17.【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共武装力量抗击了58%至62%的侵华日军”、“中共武装力量在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敌后战场,共计抗击日伪军110余万,占总数的84%”可知中共武装力量有力抗击日军,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故选B项;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共为抗战做出的突出贡献而非日本防线的崩溃,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国民党的信息,排除D项。
18.【答案】B【解析】大规模的学生游行活动使得更多中国人知晓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了解时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故选B项;大中学校学生未受训练,没有武器装备,他们的游行活动不可能扭转战局,排除A项;爱国学生并非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可能都宣传我党的抗战路线,排除C项;193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未建立,排除D项。
1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解放战争第二年”、“全国性的反攻”和“打到外线去”,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故选C项;“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发生于解放战争的防御阶段,排除A项;“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发生于解放战争的防御阶段,排除B项;“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发生于解放战争的决战阶段,排除D项。
20.【答案】C【解析】题干表格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国家领导人中共为主体,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沈钧儒(民盟)为民主人士,这体现了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故选C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务一直没有结束,今天作为统一战线而存在,排除A项;这些委员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排除B项;中国人民民主全新阶段的开创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排除D项。
21.【答案】A【解析】平反冤假错案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故选A项;B项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C项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彻底消除”说法欠妥,排除D项。
22.【答案】D【解析】材料中“这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表明,我国宪法修订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故选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宪法修订革命性的特点,排除A项;和平性与“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不符,排除B项;“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体现的是顺应时代发展,无法体现曲折性,排除C项。
23.【答案】A【解析】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而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已经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二者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故选A项;关于恢复印度地区的协议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内容,通过这一内容基本上缓和了朝鲜地区的局势,有利于亚洲形势的缓和,二者史实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结束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C项;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中的重要内容是通过修正宪法把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根本方略固定下来,二者史实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排除D项。
24.【答案】C【解析】题干中台湾当局与中国共产党不同时与一个国家建交,体现了双方都不愿意在国际上造成两个中国的印象,故选C项;“一国两制”方针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跟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A项;1992年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跟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当时两党要商谈和平统一,排除D项。
2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澳门之所以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制度优势——一国两制,故选A项;区域优势是地理条件,只是因素之一,排除B项;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是具体的政策,且目前在规划之中,还未充分实施,排除C项;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只是其因素之一,排除D项。
二、材料阅读
26.【答案】
(1)西汉,察举制。(1分)
魏晋:九品中正制。(1分)
相同点: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2分)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2分)
(2)积极: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2分)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2分)提升了从政士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任答—点2分)
消极: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分)
(3)平衡利益;顺应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与时俱进。(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27.【答案】
(1)特点:地方行政区划的层级逐步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或四级制;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4分,任意两点得4分)
目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2分)
(2)不同:废除行省制,设三司分管地方事务。(2分)
作用:分散地方统治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但三司互不统属,可能降低地方的行政效率。(4分)
28.【答案】
(1)革命:辛亥革命。(1分)
意义: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扫除障碍;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8分,写出其中4点即可得8分)
(2)表现:召开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三大基本政治制度。(6分)
(3)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1982年颁行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分,写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
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分)
历史试题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