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80分)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大气成分的是
?
A.
甲烷
B.
氧气
C.
氢气
D.
氨
2.
下列各项,符合进化地位从低等到高等的是
?
A.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B.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C.
单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
D.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3.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原始的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
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4.
与空气相比较,原始大气没有的气体成分是
?
A.
氢气
B.
甲烷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5.
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
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
A.
黑猩猩没有细胞色素
B.
链孢霉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
C.
响尾蛇在地球上出现早于天蚕蛾
D.
由卵生到胎生是动物进化的总趋势
6.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培育成产蛋量高的家鸡,利用的是生物的
?
A.
生长发育的特征
B.
新陈代谢的特征
C.
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
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7.
研究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抽样法
C.
比较法
D.
模拟法
8.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
?
A.
细菌是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的
B.
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C.
细菌是由原来的细菌产生的
D.
手术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
9.
如图表示几种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
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
丁的结构比丙复杂
D.
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10.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现代海洋还可以进化出原始生命
B.
原始大气中有氢气、氨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C.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D.
米勒实验证明: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11.
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始的生命形式最可能类似于现在的真菌
B.
农民长期使用杀虫剂会对害虫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
C.
生物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D.
米勒实验的结果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
12.
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C.
人工选择保留的是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
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3.
原始大气可能的成分
?
A.
水蒸气、氨气、甲烷
B.
水蒸气、氧气、甲烷
C.
氧气、氨气、甲烷
D.
氧气、氨气、沼气
14.
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该实验证明了
?
A.
原始大气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
B.
无机物可以转变为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
C.
有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D.
有机大分子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
15.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变异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
C.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D.
只要有遗传和变异就能导致生物的进化
16.
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的推论最合理的是
?
A.
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
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
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
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17.
物种间细胞色素
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常作为比较生物亲缘关系的依据。一股来说,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请根据下表判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黑猩猩
B.
果蝇
C.
向日葵
D.
酵母菌
18.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
米勒实验结果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
C.
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
D.
对几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就能总结出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
19.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不同。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不同种类的地雀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B.
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特征起选择作用
C.
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D.
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无关
20.
对于动物进化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动物进化的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B.
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
C.
在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D.
如果某种动物与人的相似程度越大,则该种生物的结构就越简单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2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2)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
22.
生物进化的原因
(1)
?(进化的前提)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
?(进化的动力)
原因: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形式: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
结果:生物个体大量死亡,只有少数个体能生存下来。
(3)
?(进化的内因)
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
(4)
?(进化的结果)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获得了生存的机会,并大量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2.
A
3.
B
4.
C
【解析】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可见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5.
D
6.
C
【解析】原鸡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的
种。又名茶花鸡。为家鸡的始祖,现产于中国的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东南亚、印度、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等也有分布。原鸡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和家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为生物的遗传现象,因为不断的筛选产蛋高的原鸡,有的原鸡变异成产蛋高的鸡,则被人类选中,继续培养,它的高产蛋基因就会遗传给下一代。就这样,有了现在的高产蛋鸡,所以出现了产蛋高和产蛋低的差异,为变异。故C符合题意。
7.
C
【解析】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A不符合题意;
抽样调查:
①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③要如实记录;④要进行整理和分析;⑤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B不符合题意;
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发现他们有许多共同特征,科学家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推测它们是有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所以用了比较法,C符合题意;
模拟实验是模拟原先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例如,
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的模拟实验,D不符合题意。
8.
C
【解析】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的装置中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肉汤未腐败,说明没有微生物进入。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C符合题意。
9.
D
10.
C
【解析】A.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可以进化出原始生命,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的进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现在地球上也不具备当时的环境了,现代海洋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了,错误。
B.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错误。
C.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即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正确。
D.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错误。
故选C。
11.
A
【解析】A.
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
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A错误。
B.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B正确。
C.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C正确。
D.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
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D正确。
故选A。
12.
C
13.
A
【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选A。
14.
B
15.
D
【解析】A、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正确;
C、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正确;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环境的改变才导致了生物的进化,错误。
故选:D。
16.
D
【解析】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没有高等的。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故选:D。
17.
A
【解析】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
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
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
的差异则越大。由表可知,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黑猩猩。
18.
D
【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A正确;
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没有证明原始地球可以孕育原始生命,B错误。
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正确;
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由鱼类的一心房一心室,到两栖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到爬行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安全的隔膜,再到鸟类和哺乳类的两心房两心室。因此由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可知,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因此,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而不能说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D错误。
19.
D
【解析】地雀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符合自然选择学说,A错误;
地雀的喙产生了变异不是为了适应环境,环境起了选择作用,B错误;
地雀的进化能够说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错误;
有了变异,生物才能进化,D正确。
20.
D
第二部分
21.
(1)
??????(2)
22.
(1)
过度繁殖
??????(2)
生存斗争
??????(3)
遗传和变异
??????(4)
适者生存
??????(5)
自然选择
第9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