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
B.
水中受精
C.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小蝌蚪刚孵出
D.
变态发育
2.
蝗虫的若虫与成虫最主要的区别是若虫
?
A.
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B.
身体柔软,没有外骨骼
C.
身体较小,没有翅
D.
正在蜕皮,不能飞
3.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下列生殖与蝴蝶相似的是
?
A.
蟋蟀
B.
蝗虫
C.
家蚕
D.
蝉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
?
A.
B.
C.
D.
5.
鸟类的繁殖行为复杂多样。下列属于鸟类繁殖行为的是
?
①织布鸟筑巢②小鸡啄米③孔雀开屏④公鸡报晓⑤燕子孵卵⑥蜂鸟采食花蜜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6.
下列哪组个体都是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
?
A.
克隆羊、试管婴儿
B.
克隆羊、播种的小麦
C.
嫁接的梨树、扦插的葡萄
D.
组织培养的月季、试管婴儿
7.
仲夏傍晩清水池边,若隐若现的蛙鸣总让人心旷神怡。关于青蛙的发育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
幼蛙
蝌蚪
成蛙
B.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C.
受精卵
成蛙
幼蛙
蝌蚪
D.
受精卵
幼蛙
成蛙
蝌蚪
8.
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特性的是
?
A.
竹用地下茎繁殖
B.
小麦用种子繁殖
C.
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D.
柿树的嫁接繁殖
9.
鸟的受精方式和生殖类型分别属于
?
A.
体内受精、有性生殖、胎生
B.
体外受精、无性生殖、胎生
C.
体内受精、有性生殖、卵生
D.
体外受精、无性生殖、卵生
10.
桑蚕养殖起源于中国,下列关于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吐丝的蚕属于幼虫阶段
B.
蚕的生殖发育与蝗虫相似
C.
蚕蛾交配是进行体内受精
D.
蚕茧中的虫体属于蛹
11.
香蕉果肉中间的黑点是已经退化的种子,由此推断香蕉的繁殖方式是
?
A.
有性生殖
B.
孢子生殖
C.
分裂生殖
D.
无性生殖
12.
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B.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
能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D.
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13.
能正确表示蝉的发育过程的是
?
A.
幼虫
蛹
成虫
B.
卵
幼虫
蛹
成虫
C.
卵
若虫
成虫
D.
卵
蛹
幼虫
成虫
14.
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在陆地上发育
B.
所有的两栖动物成体都在陆地上生活
C.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所有动物
D.
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
15.
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B.
青蛙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C.
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
D.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16.
蝗虫的发育过程中,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
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B.
若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酪
C.
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D.
若虫身体较小,有翅,有外骨酪
17.
研究者训练蝴蝶幼虫“闻到”某种气味就会躲开,幼虫结蛹、羽化为成虫后,依然回避这种“恐怖”的味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蝴蝶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
蝴蝶回避“恐怖”味道是先天性行为
C.
蝴蝶的发育类型是完全变态发育
D.
蝴蝶幼虫发育时蜕皮蜕掉的是外骨骼
18.
判断某一昆虫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时,主要比较昆虫的哪两个发育时期有无明显差异?
?
A.
受精卵和幼虫
B.
蛹和成虫
C.
幼虫和成虫
D.
受精卵和成虫
19.
下列有关鸟卵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B.
气室内的空气主要起保护作用
C.
卵黄和卵白能为鸟卵的发育提供营养
D.
卵系带主要起固定卵黄的作用
20.
下列是生物生殖和发育有关的示意图,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生物与图丁的发育过程相同,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B.
图乙所示的繁殖方式可以引进优良品种,缩短繁育周期
C.
丙图中的胎儿所需的营养直接由[
]羊水提供
D.
图中四类生物的生殖都是有性生殖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仔细观察下列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蜜蜂有两对翅膀,三对足,它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蜥蜴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呼吸器官是
?。
(2)图中所示的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是
?(用字母表示)。
(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水中游泳,用
?呼吸,
?可辅助呼吸。
22.
家蚕是人类饲养最早的经济昆虫之一,它是典型的完全变态发育。勤劳智慧的中华人民取桑葚,去果皮,用种子繁殖桑苗,采摘桑叶喂养家蚕,用蚕宝宝吐出的丝织成美丽的丝绸,灿烂的丝绸文化代表着中国古老文明,家蚕除了可以吐丝织绸外,蚕茧、蚕蛹皆是药材。
(1)根据资料可知桑树属于被子植物,依据是
?。
(2)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
?期。
(3)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温度是否对家蚕卵孵化率有影响”的实验。他选取了紫黑色的蚕卵(这种颜色的卵是已经受精的卵)若干,分成三组放到多功能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①
依据实验,丙组的蚕卵数应该是
?个。
②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实验的变量是
?,蚕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
。
③
该同学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
?。
23.
将下列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用线连接起来。
24.
下列图示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
的过程有
?现象,这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一起生长。
(2)在蝗灾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图一的
?(填字母)时期。
(3)在图二中,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
?(填字母)时期。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从家蚕发育过程来分析,诗句中“到死”两个字用得不准确,应将这两个字改为
?,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5)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
?发育。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A
【解析】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故选A。
3.
C
【解析】图中的昆虫发育经历了四个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所以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对于蟋蟀、蝗虫、家蚕和蝉四种生物中发育过程经历四个时期的是家蚕。
4.
B
【解析】图中A是蛹,B是幼虫,C是受精卵,D是成虫。
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
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春蚕吐丝”主要是幼虫发育后期吐丝作茧,化为不食不动的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幼虫。故选:B。
5.
C
【解析】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如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和亲代抚育等①织布鸟筑巢(筑巢)、③孔雀开屏(求偶)、⑤燕子孵卵(孵卵)都属于繁殖行为,②小鸡啄食、⑥蜂鸟采食花蜜属于取食行为;④公鸡报晓属于节律行为,因此,①③⑤符合题意。
6.
C
【解析】A、克隆羊是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B、克隆羊是无性生殖、播种的小麦是有性生殖;C、嫁接的梨树、扦插的葡萄,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D、组织培养的月季是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因此嫁接的梨树、扦插的葡萄都是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
7.
B
8.
B
【解析】竹用地下茎繁殖、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柿树的嫁接繁殖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小麦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特性,无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因此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特性的是玉小麦用种子繁殖;故选B。
9.
C
【解析】体内受精、有性生殖、胎生,是哺乳类的受精方式和生殖类型,A不符合题意;存在受精的不可能是无性生殖,B、D错误;体内受精、有性生殖、卵生是鸟类的生殖方式,C符合题意。
10.
B
【解析】家蚕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蚕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以桑叶为食,能够吐丝,幼虫不断生长发育,经过几次蜕皮后,幼虫末期结茧化成蛹,蛹不食不动,最后蛹羽化成蛾,即发育成成虫。
A.由分析可知,吐丝的蚕属于幼虫阶段。A正确;
B.蚕的生殖发育是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生殖发育是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故B错误;
C.蚕蛾交配是进行体内受精。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蚕茧中的虫体属于蛹。D正确。
11.
D
【解析】香蕉树由根状茎长出的,因此香蕉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12.
C
13.
C
14.
D
15.
D
【解析】A、青蛙有抱对行为,但是体外受精,A错误。
B、青蛙的生殖发育没有摆脱了水的限制,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B错误;
C、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因此,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C错误;
D、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为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D。
16.
A
【解析】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身体大小和生殖器官是否发育成熟方面。
17.
B
18.
C
【解析】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如菜粉蝶;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如蝗虫。所以判断某一昆虫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时,主要比较昆虫的幼虫和成虫两个发育时期有无明显差异。
19.
B
【解析】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A正确;
卵壳、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储存空气,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B错误;
卵黄和卵白起保护作用,卵黄储存着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卵白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C正确;
卵系带有悬挂卵黄、固定和减振的作用,利于孵卵,D正确。
20.
B
【解析】图甲所示生物与图丁的发育过程相同,都是变态发育,A错误;
图乙所示的繁殖方式是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B正确;
丙图中的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C错误;
甲、丙、丁都属于有性生殖,乙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第二部分
21.
(1)
昆虫;肺
??????(2)
E
??????(3)
鳃;肺;皮肤
22.
(1)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2)
幼虫
??????(3)
①
????????????②
温度(温度的高低);
????????????③
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有影响
23.
【解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鲫鱼属于鱼类,用鳃进行呼吸;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肺是其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肺不发达,靠皮肤辅助肺呼吸。
24.
(1)
蜕皮
【解析】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蝗虫的生长而生长,因此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外骨骼限制身体生长。
??????(2)
【解析】图一中动物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在
成虫期会飞,活动范围大,取食植物枝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3)
【解析】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
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四个阶段。若通过蚕丝的产量,则应延长
幼虫期。
??????(4)
化蛹
【解析】“到死”二字用的不恰当,因为春蚕并没有死,只是化作一个不吃不动的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
变态
【解析】图一中的昆虫经过
卵、
若虫、
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二中的昆虫经过
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上述两种昆虫的发育均为变态发育。
第1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