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三中高二上期物理周测(五)10.25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1-4题单选,5-7题多选,选对不全得4分。共56分。
( )1.如图所示,有A、B、C、D四个电阻,它们的I—U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电阻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 )2.一个标有“220 V,60 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 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如下图所示的图象表示,题中给出的四个图象中符合实际的是
( )3.在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变化范围是
A.0~10V B.0~20V C.10~20V D.20~30V
( )4.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量程更大的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此时
A.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
B.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
C.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D.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 )5.截面直径为d、长为L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当这三个量中的一个改变时,对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平均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U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变
B.导线长度L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减为原来的一半
C.导线截面直径d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变
D.导线截面直径d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加倍
( )6.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R/4
C.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0,则任一状态下的比值U/I不变
D.把金属丝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
( )7.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1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
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I1)
二、填空题。共44分。
8.若5s内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一截面,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 A.(5分)
9.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2时、流过导体的电流减少0.5A,则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为原来的两倍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为 A.(5分)
10.一个未知电阻,无法估计其电阻值,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此电阻,用如图(a)(b)两种电路各测一次,用(a)图所测数据为3.0V、3.0mA,用(b)图测得的数据是2.9V、4.0mA,由此可知,用 (4分)图测得Rx的误差较小,测量值Rx= (4分).
11.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使用的小电珠为“6 V,3 W”,其他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电压表 V1(量程6 V,内阻20 kΩ)
电压表V2(量程20 V,内阻60 kΩ)
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0.2 Ω)
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1 Ω)
变阻器R1(0~1000 Ω,0.5 A)
变阻器R2(0~20 Ω,2 A)
学生电源E(6 V~8 V)
开关S及导线若干.
实验中要求电压表在0~6 V范围内读取并记录下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对应的电流值I,以便作出伏安特性曲线,在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3分),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3分)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3分).在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的原理图(4分)
12.如图所示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
A.待测电阻Rx(约100 Ω);
B.直流毫安表(量程0~10 mA,内阻50 Ω);
C.直流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5 kΩ)
D.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 V,内阻不计)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F.开关1个,导线若干条.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4分).
13.(10分)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x的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电阻Rx:范围在5—8Ω,额定功率1W
B.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0.2Ω)
C.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0.05Ω)
D.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3KΩ)
E.电流表V2:量程0—15V(内阻15Ω)
F.滑动变阻器R:0—100Ω
G.蓄电池:电源电压12V
H.导线,电键.
为了较准确的测量,并保证器材安全,电流表应选 (3分),电压表应选 (3分),并在框内画出电路图(4分)。
绵阳三中高二上期物理周测(五)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BC 6.BD 7.AC
8.0.64 9.2 10.a 1000Ω 11. A2 V1 R2
12.
13
13.B或A1 D或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