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15 白杨礼赞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四学制)15 白杨礼赞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4 20: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白杨礼赞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秀颀(qí) 恹恹(yàn) 潜滋暗长(qián)
B.婆娑(suō) 晕圈(yūn) 参天耸立(sǒng)
C.虬枝(qiú) 倦怠(dài) 不折不挠(náo)
D.倔强(juè) 外壳(ké) 坦荡如砥(dǐ)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血( )
A.傲然 锤练 靠拢 旁逸斜出 B.奔驰 昔人 盘旋 纵横绝荡
C.错棕 涌起 初融 无边无垠 D.开垦 鄙视 宛若 诸如此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卫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战争与和平》真是妙手偶得啊!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为迎接学校的文化艺术节,她和她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舞台剧。
D.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为人云亦云的话题。
4(2020·甘肃秦安月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文学常识填空。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蚕》等。
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6选文第一段中的画线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7选文第二段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本段在揭示文章思想内容上起了什么作用?
8选文第三段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二)课外阅读
(2020·云南大学附中期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湖秋意
①碧云天,黄叶地……
②湖波的微语,落叶的沙沙声,轻轻地协奏着一支秋的小曲。苏堤像一条青黄相间的绒带,默默地伸向水烟迷蒙的湖心……苏堤尽头是花港。走进花港公园,才真正看到了秋天的本色。不是凄凉和萧瑟,不是委顿和枯黄,而是火的色彩,是壮丽和辉煌。
③枫叶正红。那一瓣瓣红五星般的叶片,在微风中抖动着,像一蓬蓬小火苗,组合成一蓬蓬巨大的红色篝火,在青色和黄色之中熊熊地燃烧着。所有的一切,山石草木,池塘楼阁,仿佛全被燃着。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在北京香山看到的红叶,那是满山遍野的火焰,把秋天燃烧得一片通红。我曾经惊喜得失声叫起来。此刻,面对着西子湖畔的如火红枫,虽没有在香山时的那种惊喜,却也身心为之一振。香山红叶是一种黄栌的树叶,远看红得轰轰烈烈,近看也不免有一种枯萎的感觉。红枫就不一样了,远眺近看,都一样生机盎然。红枫,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植物之一,在秋天的西子湖畔,它们用自己鲜艳的色彩,向世界透露着生命的亮色,在秋风里吟诵着一首美丽的抒情诗……
④依然有绿。不仅是苍松翠柏,更多的是许多貌不出众的常青树木:樟、桂、黄杨、冬青……在落叶遍地的湖畔沉着地吐着绿,这是苍劲的深绿,是墨绿。最远处是一片水杉树,肃立在青沉沉的山脚下,像古人笔下的水墨画。倘若,西子湖畔春天的绿,给人清新妩媚的感觉,那么,此时的绿,应该说是庄重的,是深厚的,它使人想起人到中年以后的那种稳重和成熟……
⑤也有花。自然是秋的皇后——菊花。在上海,刚刚参观过万卉色艳的菊展,所以,在这里傲然卓立的名种菊并没有吸引我的注意力,倒是悄悄开放在湖畔树丛中的那些野菊花,花朵很小,然而一开就是雪白的一片,热烈而又优雅,有一种桀骜不驯的野气和生机。在一个不为人注目的小土丘上,居然还长着一片红花草,玫瑰色的小花,悄然开放在绿茵茵的小圆叶中——这应该是春天的标志啊!
⑥西湖,用她的永不枯竭的心血,用她的始终不渝的柔情,哺育着湖畔众多的生命。如今,到了秋天,到了大自然新陈代谢的季节,西湖的儿女们却依然顽强在秋风里挥舞着手臂,为母亲唱着动人的生命之歌。
⑦大自然的规律毕竟是无法改变的。落叶,这秋的尾声、冬的序曲,依然在西湖畔不慌不忙地飘荡。
⑧是什么使我眼前豁然发亮:一片耀眼的金黄,彩霞一般垂挂在宁静的湖畔。这是我视野里最醒目最辉煌的色彩,西湖的黄昏也仿佛因它们而明朗起来、亮堂起来。看清楚了,是两棵高大的梧桐。在盛夏的烈日中,它们曾用蓊郁的树冠在湖畔铺展一片浓绿的荫凉,谁不赞叹它们的绿叶呢!此刻,每一片绿叶都泛出了金黄的色彩,然而它们还是紧紧依偎着枝干,在湖畔展现出另一番更为激动人心的景象。谁能说这是衰亡和委顿呢?
⑨在一座小土山上,终于看见一棵脱尽了叶片的树,一棵桃树,在夕照中伸展着枯瘦扭曲的枝干。“瞧,桃树的影子。”诗人指着桃树边上一条鹅卵石路,轻轻地告诉我。是树的影子,像一幅浓墨构出的画,又潇洒又道劲地铺展在卵石路上,是一棵花满枝头的春天之树的影子啊!而且这影子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条黑白相间的小路上,白的是卵石,黑的也是卵石,铺路者用黑卵石勾勒出了桃树那奇特的投影。
⑩此举用意何在?我百思不得其解。只有靠自去理会,去想象了。也许是一种梦境吧——是桃树的梦,也是人们的梦。在秋风里,在冬雪中,憧憬着发芽,憧憬着用新绿,用万紫千红去装点西湖的春天。
?永不消失的梦境呵,每年都会有一次蓬蓬勃勃的兑现的!到春天,人们大概再也不会注意这镌刻在小路上的影子了。影子边,有缤纷的花,有缀满新芽的树枝,远处的梧桐,也一定会悄悄披上绿色的新衣,影子,将融化在绿荫里……
?西湖之秋,到处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和春天的憧憬……
9文章第③~⑤段从三方面描写花港公园的秋景及特点,请结合这三段进行梳理。
秋景 秋天的枫叶 秋天的绿 秋天的野菊花
特点


1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西湖,用她的永不枯竭的心血,用她的始终不渝的柔情,哺育着湖畔众多的生命。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开头的“碧云天,黄叶地”突出了时令是“秋”,紧扣题目中的“秋意”。
B.从苏堤的外形可以看出,秋天的本色不是凄凉和萧瑟,不是委顿和枯黄,而是火的色彩,是壮丽和辉煌。
C.作者用香山红叶来衬托西湖枫叶的生机盎然,进而突出西湖秋天生命的亮色。
D.“两棵高大的梧桐”泛出金黄的色彩,在西湖湖畔展现出另一番更为激动人心的景象。
12文章第段作者发出了“西湖之秋,到处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和春天的憧憬”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素养升华
13仿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揭示其寄寓的象征意义。
例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4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杨树在严冬里,迎着刀霜雪剑,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上;树树挺拔,枝枝向上;叶叶无字,却叶叶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材料二 白杨树生长在西北高原,耐严寒,零下40摄氏度的条件下无冻害,具深根性。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可达90年。它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用于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
(1)请运用白杨树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
上联: 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树在西北是一种很普通的树,为什么有人要赞美它呢?请根据材料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C 解析:A项中的“恹”应读yān;B项中的“晕”应读yùn;D项中的“倔”应读jué。
2.D 解析:A项中“练”应为“炼”;B项中“绝”应为“决”;C项中“棕”应为“综”。
3.B 解析:A项,“妙手偶得”的意思是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断词取义,成语使用不当B项,“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符合句意表达,成语使用恰当。C项,“逢场作戏”原指卖艺要遇到适当的地方就开场表演。后用以比喻在一定的场合下随意应酬偶尔凑凑热闹。褒贬误用,成语使用不当。D项,“人云亦云”的意思是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形容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褒贬误用,成语使用不当。
4.B 解析:A项前后不搭配,可把“眼光”改为“心理”;C项前后不搭配,可删掉“生”;D项语序不当,应为先“找出”再“改正”。
5.茅盾 沈德鸿 子夜 林家铺子
【阅读理解】
6.欲扬先抑。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的是“伟丈夫”。突出了白杨树的独特风格与个性,很自然地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
解析: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作者在第一段开头用了“它没有……没有……算不得”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否定白杨树所不具备的美;接下来却以“但是”一词高度赞美白杨树的优秀品质,称其为“伟丈夫”。这明显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7.议论、抒情。本段进一步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礼赞”的原因,点明文章的主旨。
8.以楠木反衬白杨树,收束全文,深化主题,与开头相照应。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选文的第三段是全文的结尾段,结尾段在文章的作用是: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照应文章开头等。
9.生机盎然、色彩鲜艳 苍劲的深绿、庄重深厚 热烈而又优雅、有一种桀骜不驯的野气和生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准确概括。
10.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西湖用她特有的心血、柔情无私地呵护众多生命,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命力的西湖的赞美之情。
常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一般的格式是: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11.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内容及写作手法的分析理解。B项分析有误,走进花港公园,才真正看到了秋天的本色不是凄凉和萧瑟,不是委顿和枯黄,而是火的色彩,是壮丽和辉煌。
12.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西湖的秋天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和对春天的憧憬,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秋天的壮丽辉煌、庄重深厚的赞叹,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和写作技巧。句子作用要从两方面去考虑:一是结构上的作用,一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的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结尾句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①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中心②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③暗示主题,强化情感。
【素养升华】
13.示例: 我赞美蜡烛,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人民教师,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各行各业中所不可缺的燃烧自己、照亮他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14.(1)示例: 赏白杨敬仰傲骨精神
(2)白杨树不畏严寒,有极强的生命力,我们做人也应该具有像白杨一样的品格。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