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散文二篇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臼齿(jiù) 牛犊(dú) 遏制(è)
B.洗涤(dí) 炫耀(xuàn) 濒临(pín)
C.不朽(xiǔ) 暂时(zhàn) 俯瞰(kàn)
D.卑微(bēi) 凋谢(diāo) 呼号(hà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盲肠 茸毛 慢延 深渊 B.衬衣 疲倦 飓风 云宵
C.忧愁 消逝 肆意 折磨 D.遗留 繁殖 振颤 孤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B.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C.校园里栽种着几十种树木,高大的树冠繁茂浓荫,银杏、樱花、广玉兰名贵树种错落点缀园中,花枝招展,姿态优美。
D.这次考试,我居然考了满分,实在让我喜出望外。
4(2020·重庆北碚月考)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截至目前,阿坝州光伏项目已并网超过15万千瓦左右。
D.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混双冰壶循环赛中,中国组合先后遭遇两连败,令热爱这个项目的观众非常深感意外。
5文学常识填空。
《永久的生命》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得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回答问题。
6文中罗素说:“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这里的“云霄”与“尘世”分别指什么?
7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技巧及内涵。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8下面是本文另一版本译文的最后一段,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简要陈述理由。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孟宪忠译)
(二)课外阅读
(2020·云南保山期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半是风光半是登
①在徐霞客的游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②前不久,有友人问我:“你到过三山五岳,黄山的风光是否真的首屈一指?”
③我说:“是的。”
④友人又问:“那么我尽兴游一趟黄山,别的山岳之旅是否可以全免?”
⑤我说:“不,绝对不!”
⑥友人愕然,认为我的回答前后有些矛盾。
⑦我也确实踏遍了三山五岳,还登上了其他不少峰峰岭岭。象最淡漠最索然无味的当然不是黄山之游,印象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也不是攀登黄山。
⑧1996年初夏,我出差西藏回到成都,等待回杭的班机。在几天空闲时间里,四川一家报社的朋友,十分热情地驱车送我上了峨眉山。车子直达半山腰的报国寺,然后又是缆车又是滑竿,像以前电影上描述的“地主老爷”,被车子载着,被轿子抬着,送上了海拔3000余米的金顶。
⑨因此,时间虽然过去只有4年,峨眉的印象却已经十分淡漠,全然没有明人诗中“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烟云连,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的感觉。
⑩然而,30余年前的一回攀登华岳,却依然历历在目,有时想来,甚至有些“刻骨铭心”。
?这是一次真正的攀登。火车抵达华阴,已是半夜时分。我和两位军医大学的学生,从车站出发,翻越沟沟坎坎,整整走了6个小时,才来到华山脚下。当时,如果没有山脚边一块巨大的“回心石”,已经感到有点儿疲累的我,也许真会“回心转意”,打道回府。正是被这块巨石一顿嘲讽,激起了豪情,才下定决心不达峰顶誓不罢休。
?越过回心石后,很快就进入了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悬崖绝壁突凌空的险道。沿途岩峦万丈,须手挽铁索,脚踏崖壁上仅能容下半只脚掌的凹坑,像攀崖一样攀上峭壁。偶尔回头一望脚下的深壑,立时会感到一阵心惊目眩。也难怪唐代文学家韩愈,攀上两边皆是深谷的苍龙岭,令他恐惧失色,自度生还无望,会写下遗书,投掷岩下了。
?尤其是到了朝元洞之后,穿井而下,踏着一根悬空的独木桥,紧抓铁索,屏息敛气地缓缓横行之时,想起上山前路边躺着的一个失足摔死的游客,不禁双腿颤抖,背心沁出了虚汗。
这时,方信了当地的一句俗语:“小心,小心,九里三分,要寻尸首,雒南商州。”
不幸的是,临上山时,小腿被尖石子划伤,鲜血淋漓,经过几个小时攀缘,伤口红肿,步履有些艰难了。于是,有好几回想要“回心”,但终究被无限风光吸引,咬着牙关,继续前行。
临要冲刺绝顶落雁峰时,老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浑身酸软,伤口肿疼,又加上令人窒息的风雨,我又一次想打退堂鼓了。正在这时,从坡下连滚带爬地走来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汉,边喘着粗气,边抹着一脸雨水,来到了我的身边。
我不无担忧地说:“老伯,路不好走,雨又大,别上去了,挺危险的。”
老汉摇摇头:“我这回上不去,就没有机会上去了。”
于是,我在风风雨雨里跟着这个巍巍颤颤的背影,终于登上了海拔2200米的华山绝顶。
经过这次攀登,我悟到了一点儿真谛。干一件事情,快乐并不全在成功之后,而是贯穿于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奋斗之中。
登山也是一样,无限风光至少有一半在“登”字中。
9作者在攀登华岳的路上,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起了回心转意,打道回府的想法?
10选文第⑩段说:“然而,30余年前的一回攀登华岳,却依然历历在目,有时想来,甚至有些‘刻骨铭心’。”为何让作者“刻骨铭心”?
11第⑧⑨段写上峨眉山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12“千一件事情,快乐并不全在成功之后,而是贯穿于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奋斗之中。”请联系选文容,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素养升华
13仿写。
你渴望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你渴望理解吗?那么请敞开你的心扉,因为这是通向理解的桥梁。你渴望______________吗?那么请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综合性学习。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成就人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班上决定以此为话题开展综合性学习,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四年前,刘宁大学毕业,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大年初六的下午,一位好心人发现,一名年轻的流浪汉,已经连续三天在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的长椅上过夜,他帮助联系到流浪汉的家人。第二天,刘国华从老家赶来,儿子却再次消失。刘宁称:“让我像大多数人一样结婚生子,挣钱养家,我觉得很无聊很没意思。”
(选自《成都商报》)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如果在网吧遇到刘宁,你将如何劝导他?请你以刘宁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一张留言条。
(3)阅读材料二,解说漫画内容。(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A 解析:B项中的“濒”应读bīn;C项中的“暂”应读zàn;D项中的“号”应读háo。
2.C 解析:A项中的“慢”应为“蔓”;B项中的“宵”应为“霄”;D项中的“振”应为“震”。
3.C 解析:“花枝招展”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用在这里形容树木不恰当。
4.A 解析:B项搭配不当,删去“和规模;C项语义矛盾,可把“左右”删掉;D项用词重复,可把“非常”删掉。
5.严文井 罗素 英
【阅读理解】
6.云霄: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或作者理想中的世界)。尘世: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7.运用了形象的比喻,表明了这三种感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原动力,在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很明显是比喻句,作者把三种感情比作“飓风”,用“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写出了三种感情给作者带来的不仅有快乐,同样也有痛苦。
8.本文的译文好。本文的译文比较简洁,口语色彩较浓,这使得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感情表现得更加干脆利落、发自肺腑。
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两种译文,一个侧重口语,一个侧重书面语,分析时,可根据这个特点,分别分析各自的优点。
9.第一次:从车站出发,翻越沟沟坎坎,整整走了6个小时,才来到华山脚下时有打道回府的想法。第二次:临上山时,小腿被尖石子划伤,鲜血淋漓,经过几个小时攀缘,伤口红肿,步履有些艰难时有打道回府的想法。第三次:要冲刺绝顶落雁峰时,老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我”浑身酸软,伤口肿疼,又加上令人窒息的风雨,又一次想打退堂鼓。
解析: 本题考查情节概括。第一次想打道回府是在第①段,第二次是在第⑤段,第三次是在第段,找到这些段落和内容,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即可。
10.一是山高谷深,悬崖陡峭,登顶实属不易让人刻骨铭心。二是华岳的无限风光美不胜收。三是登华岳让“我”明白一点儿真谛:干一件事情,快乐并不全在成功之后,而是贯穿于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奋斗之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分析。首先找到文章写攀登华岳的段落,是①~④段;在第⑤段中有“但终究被无限风光吸引,咬着牙关,继续前行”,说明华岳景色之美令人难忘;尤其在文章最后两段,作者在登山的过程中明白了生活的真谛,这是作者“刻骨铭心”的最大原因。
11.上峨眉山“车载轿抬”很快就淡漠,后文历经重重困难登上华山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形成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快乐贯穿于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奋斗之中。
解析: 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此类试题一般可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来考虑回答。
(1)结构作用:作者把两次登山作了对比,用登峨眉山的淡漠来衬托登华岳的刻骨铭心。(2)内容作用:迅速且容易登上峨眉山,很快就忘记了;艰难地登上华岳,却刻骨铭心,重要原因是经过这次攀登,“我”悟到了一点儿真谛。干一件事情,快乐并不全在成功之后,而是贯穿于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奋斗之中,突出了主题。
12.示例: 做事情不应该把目光都放在结果上,结果的不成功不意味着事情的完全失败,结果仅是在事情的一个过程中体验的挫折、失败以及其他经历,同样是收获,同样是成功的一个部分,我们应该重视过程,正视困难、挫折,这一切都是收获。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思路:抓住关键词,结合主题、内容等来解读句子。从重视实践、体验,正视困难、挫折的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素养升华】
13.示例:成才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14.(1)示例一:昔日高考状元今日流落街头
示例二:高考状元成为流浪汉
(2)示例:人生之路就在脚下,关键在于自我把握,与其埋怨这个“不如意”那个“不称心”,还不如脚踏实地,把人生之路走稳。身体的流浪不可怕,精神的流浪最可悲。为了自己,也为了可怜的双亲,回家吧!
解析: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情”可以从亲情、友情、自爱自重等角度来说;“理”可以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态度、精神的追求和价值的实现等角度来说,能突出一两个点即可。
(3)示例:一个人蜷缩着坐在一捆铺盖卷上,胸前写着“高考状元”四个字;这个人没有脑袋,在脑袋的位置上是一个大大的问号;画的右下角是一顶学位帽。这幅画表现了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学历,但如果迷失了人生方向,也是十分可悲的。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