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18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第18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2 22:0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威第18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一书中曾提到:“中国的封建制度只有古代商周间的一段。”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2.《左传·昭公》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番屏周。”材料反映出西周进行分封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
A.灭亡殷商 B. 恩及兄弟 C.镇压叛乱 D.巩固疆域
3.右图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王子午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教思想的蔓延
C.宗法制的盛行 D.冶炼技术的提高
4.商朝时,下列官员可与商王一起掌管政务的是(  )
①侯 ②伯 ③相 ④卿士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5.现在的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到(  )
A.商朝 B. 汉朝 C.秦朝 D.周朝
6.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B.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C.拉拢并控制商贵族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
7.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
A.鲁国国君 B. 周王 C.卿大夫 D.士
9.“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中的这一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  )
A.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
B.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10.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这些制度是(  )
①郡县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B.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12.“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
13.《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 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 B.九品中正制有弊端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
14.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简化分工,提高效率 B.削弱封国,集权中央
C.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15.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
A.内阁制 B. 一省制 C.二府三司制 D. 三公九卿制
16.明清时期内阁、军机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②最初是临时机构 ③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7.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18.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
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     B.法制健全,等级森严
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D.中央集权,分权制衡
19.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该变化发生于(  )
A.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B.梭伦改革时期
C.梭伦改革前 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20.以下对《十二铜表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导致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开始
B.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C.标志着古罗马法律体系的完成
D.适用于罗马境内的所有自由民
21.罗马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  )
A.维护了财产私有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维护奴隶制度 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
22.黑格尔认为,“罗马的人格权不是人本身的权利,至多不过是特殊人的权利”。这里的“特殊人”是指(  )
A.奴隶 B.罗马妇女 C.罗马公民 D.罗马居民
23.1688年的英国,国王被赶走了,女儿、女婿被迎来执政。这个事件是(  )
A.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B.英吉利共和国建立
C.“光荣革命” D.1832年议会改革
2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时,采用了下图资料。对其解读最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B.体现了三权的分立
C.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D.反映了联邦政府权力结构
25. 华盛顿曾形容美国政府是“一个半死不活的、一瘸一拐的政府”。华盛顿所说的“政府”是(  )
A.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殖民机构 B.美国内战时南北对峙的联邦政府
C.联邦宪法实施后的联邦政府 D.制定联邦宪法前的邦联政府
2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27.“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
A.郡国并行制度 B.郡县制度
C.三公九卿制 D.察举制度
28. 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
A.个人声望        B.家庭背景
C.品行、才学 D.考试成绩
29.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该学者所谓“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30.据学者研究,罗马帝国政府除元老院外,其行政官员不过40人,但却能维系一个环地中海大帝国的统治达数百年。创造这一历史奇迹的关键是罗马帝国(  )
A.地理位置较优越,商贸发达 B.崇尚法治并有完备的法律
C.推行义务兵役制,全民皆兵 D.发挥了基督教的统治作用
31.公元前506年,罗马平民阿扎伊与贵族维拉里发生纠纷,双方闹到当地法庭后,法官判决所依据的法律应该是属于(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
32.有的史学家认为“英国议会胜利后建立的政体,是英国对欧洲、世界最大的政治贡献”。材料中的“政体”是指(  )
A.民主共和政体 B.开明君主制政体
C.三权分立政体 D.君主立宪政体
33.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任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34.美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既制约又平衡。以下图片中,能最恰切地反映这种关系的示意图是(  )
3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二、非选择题(36题8分,37题6分,38题16分,共30分)
36.(8分)阅读材料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请回答:
材料表明,元朝地方行政设置是怎样的?这种设置有何意义?
37.(6分)阅读下列材料: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请回答:
材料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哪一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6分)
38.(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1)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的评价?为什么?(10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5 CDCAD 6—10 CCABD 11—15 CBBDA 16—20CACAB 21—25ACCBD
26-30BACAB 31-35ADBCC
二、非选择题(36题8分,37题6分,38题16分,共30分)
36.(8分)设置:实行行省制度。(3分)意义: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是中国省制的开端。(5分)
37.(6分)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6分)
38.(16)(1) 时间:明太祖时期。原因: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6分)
(2) (10分)时间:清朝雍正帝时。(2分)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4分)
评价:不同意。因为军机处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