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第18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化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物因氧化而腐败是放热反应
B.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
C.生物质能源是解决农村能源主要途径
D.使用沼气作能源可以保护森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时,△H<0
B.体系温度升高一定是反应放热造成的;体系温度降低一定是反应吸热造成的
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和状态无关
3.已知:①Zn(s)+O2(g)===ZnO(s) △H=-348.3 kJ·mol-1
②2Ag(s)+O2(g)===Ag2O(s) △H=-31.0 kJ·mol-1
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
A.-317.3 kJ·mol-1 B.-379.3 kJ·mol-1
C.-332.8 kJ·mol-1 D.+317.3 kJ·mol-1
4.含0.2 mol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1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KOH(aq)+H2SO4(aq)===K2SO4(aq)+H2O(l) △H=-11.46 kJ·mol-1
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H=-114.6 kJ·mol-1
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H=+114.6 kJ·mol-1
D.KOH(aq)+H2SO4(aq)===K2SO4(aq)+H2O(l) △H=-57.3 kJ·mol-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烷的燃烧热为△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B.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H=-57.3 kJ·mol-1(中和热)
C.测定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溶液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
D.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燃烧热)
6.N2(g)与H2(g)在一定条件下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中破坏的均为极性键 B.Ⅱ、Ⅲ、Ⅳ均为吸热过程
C.Ⅳ中NH2与H2生成NH3 D.该条件下生成1molNH3放热54kJ
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铝与稀盐酸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密闭容器中有一定量红棕色的NO2,加压(缩小体积)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条件比常压条件有利于SO2和O2合成SO3
C.由H2(g)、I2(g)、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缩小体积)后颜色变深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9.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K减小 B.减小压强,n(CO2)增加
C.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增大 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变大
10.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其他条件一定,只改变某一条件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图I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II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III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小于乙的温度
D.图III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乙使用了催化剂
11.反应CO+H2O(g)CO2+H2在1000K达到平衡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K 值发生变化的是( )
A.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 B.将反应温度升高至1200K
C.添加催化剂 D.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12.对于达到平衡的反应:2A(g)+B(g) ? nC(g),符合图所示的结论是:( )
A.p1>p2,n>3 B. p1>p2,n<3
C. p1<p2,n>3 D. p1<p2,n<3
13.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B.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C.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
D.增大反应物浓度时,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15.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16.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对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B.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K增大
C.温度越高,K一定越大
D.如果m+n=p,则K=1
17.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③2SO2(g)+O2(g)2SO3(g) ΔH=-Q kJ·mol-1(Q>0)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 kJ·mol-1
B.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
C.相同条件下,2 mol SO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
D.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
18.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19.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1(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g)的燃烧热△H=-285.8 kJ/mol,则2H2O(g)=2H2(g)+O2(g) △H=+571.6 kJ/mol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 △H<0
D.已知:298K时,N2(g)+3H2(g) 2NH3(g) △H=-92.0 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0.5 mol N2和1.5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46.0 kJ的热量
二、非选择题(40分)
21.(12分)恒温下,将2molSO2和1mo O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容积固定的5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 (g) 2SO3 (g)
(1)若2分钟后,测得O2的浓度为0.1mol/L,则2分钟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2)5分钟后反应达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4mol,则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 。
(3)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
(4)若平衡后,向该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氩气,化学平衡将_____________ 。(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移动);若平衡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molSO2和1molO2,当反应再次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_ (增大、减小、不变)。
22.(11分)I.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
Fe(s)+CO2(g)FeO(s)+CO(g) △H>0。1100℃时,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8分钟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1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填数值);该温度下,若在8分钟时CO2和CO各增加0.5mol/L,此时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3)1100℃时,2L的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甲 乙
反应物投入量 3molFe、2molCO2 4molFeO、3molCO
CO的浓度(mol/L) C1 C2
CO2的体积分数 φ 1 φ 2
体系压强(Pa) P1 P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2C1 = 3C2 B.φ1 = φ2 C.P1<P2
23(8分).某实验小组学生用稀盐酸与的NaOH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
①装置中还缺少的主要仪器是 ______
②若测得中和热值为,写出表示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③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NaOH溶液浓度稍大的目的是使盐酸反应完全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NaOH溶液要分多次缓慢加入
④若用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中和热的测定结果会 ______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4.(9分)I.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热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1.01×105 Pa时,16 g S固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148.5 kJ的热量,则S固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相对原子质量为32)
II.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3)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固体。已知:
①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
②S(s)+O2(g)=SO2(g) ΔH=-296.0 kJ·mol-1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D C D A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C C A D B C C
二、非选择题(40分)
21.(每空2分,共12分)
(1) 0.05mol/(L.min) (2) 1.2mol
(3) 60% 4:5 (4)不移动 增大
22(11分)
(1)v(CO)=0.0625mol?L-1?min-1(3分)
(2)2 (3分) 正 (3分) (3)B C(2分)
23(共8分)
环形玻璃搅拌棒
B 偏小
24.(每空3分,共9分)
(1)4CuCl(s)+O2(g)=2CuCl2(s)+2CuO(s) ΔH=-177.6 kJ·mol-1
(2)S(s)+O2(g)SO2(g) ΔH=-297 kJ·mol-1
(3) 2CO(g)+SO2(g)= S(s)+2CO2(g) ΔH=-270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