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汽化与液化 第3课时(课件24页+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6汽化与液化 第3课时(课件24页+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13 11:24:03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汽化与液化
第3课时导学案
课题
4.6汽化与液化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2.
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1.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2.液化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导学方法】
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__________过程。反之,汽化是_________过程。2.液化的两种方式:方式一:____________;方式二:____________缩体积。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在寒冷冬季的早晨,拉开窗帘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出示图片:玻璃窗上的水雾昨晚还是干燥的窗玻璃,其内侧却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模糊不清。你知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液化现象。
【合作探究】
一、液化现象1.
液化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见的液化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
3.水蒸气液化实验烧杯里盛有热水,将一张干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看看玻璃片的下表面会出现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干玻璃片出现________。实验结论:温度较高的__________遇到__________玻璃,___________成小液滴。二、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
乙醚液化实验握住注射器的下端,注射器内的乙醚_________________;向内推动活塞,注射器内的乙醚气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通过在常温下__________,将丁烷气体________储存在气体打火机里,将石油气__________储存在钢罐里,而在运载火箭里,是同时采用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法将氧气和氢气液化储。4.液化过程是汽化过程的逆过程,汽化要_________,液化要_________。5.思考讨论:为什么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严重得多?6.思考与讨论: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见?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
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玻璃窗上的水雾;打开棒冰纸,棒冰冒出的“白气”;大自然中雾的形成。3.液化的两种方法(1)
.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课堂练习】
1.我国属于缺水的国家,污水净化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它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再_____.(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现象,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3.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由于氟利昂对大气有破坏作用,现在绝大多数冰箱用R134a制冷剂替代氟利昂,制冷作用是一样的,都是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制冷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
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
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
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4.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
B.
夏天,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
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
冬天,温暖的室内窗玻璃变模糊,是液化现象
5.“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前停放在母船上,潜水器舱内非常湿热。潜水器下潜时舱内温度降低,到达一定深度时,舱内壁开始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的形成属于(  )A.
汽化现象
B.
液化现象
C.
熔化现象
D.
凝固现象
6.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放热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7.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
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气态转变为液态;
放热;
吸热
2.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合作探究:
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A.天然气压缩成液化气
B.清晨叶片上的露水;
C.冰箱打开看到“白气”是水蒸气液化
D.氧气变成液态氧
3.小水滴;
水蒸气;
低温;
液化
二、液化的两种方法
2.乙醚变成气体;乙醚变成液体即:乙醚液化
3.
压缩体积;;液化;液化;降温;压缩体积
4.
吸热;放热
5.
参考答案:
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都是100℃,但是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一部分热。所以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
6.
参考答案: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没有被液化,而后面一段水蒸气温度较低,液化成小水滴,所以能被看见。
课堂练习:
1.【答案】汽化
液化
2.【答案】液化
放出

水汽化吸热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A、C
7.【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上《汽化与液化》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6汽化与液化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上第4章第6节的内容,《汽化与液化》共分3课时,本节是的3课时,主要讲液化现象。让学生了解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实现液化有两种手段,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由于通常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变成原来的几千分之一,便于贮藏和运输。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2.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乐于探索未知事物的情感。
重点
1.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2.液化的两种方法
难点
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寒冷冬季的早晨,拉开窗帘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出示图片:玻璃窗上的水雾昨晚还是干燥的窗玻璃,其内侧却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模糊不清。你知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液化现象。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玻璃窗上的水雾出现的原因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液化现象做铺垫
讲授新课
一、液化现象1.
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常见的液化现象①清晨,玻璃窗上的水雾原因:房间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上发生液化而形成的。②路边的草或树叶上结有露珠。
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草或树叶上发生液化而形成的。③打开棒冰纸,棒冰冒出的“白气”;④打开冰箱门时周围出现的“白气”
大自然中雾的形成。⑤烧水时看到的“白气”;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特别提醒!(1)“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气态,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后形成的小液滴。(2)凡是有如下字样:雾、露、“白气”、”白雾”、“出汗”等的相关物态变化都是液化现象。(3)生活中“白气”现象的辨析形成原因常考举例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空气,液化成小液滴烧水时看到的“白气”;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液化成小液滴打开冰箱门时周围出现的“白气”活动:水蒸气液化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热水、一张干玻璃片。实验过程:烧杯里盛有热水,将一张干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看看玻璃片的下表面会出现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干玻璃片出现________。答案:小水滴实验结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玻璃,液化成小液滴。二、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实际生活中,许多气体需要在常温下液化,所以通过降温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思考:除了降低温度,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气体发生液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2.压缩体积活动:乙醚液化实验(1)实验器材:乙醚、注射器、橡皮帽(2)实验步骤①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②握住注射器的下端,注射器内的乙醚_________________。答案:乙醚变成气体③向内推动活塞,注射器内的乙醚气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乙醚变成液体即:乙醚液化(3)乙醚液化实验视频(4)实验结论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人们通过在常温下压缩体积,将丁烷气体液化储存在气体打火机里,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出示图片: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而在运载火箭里,是同时采用降温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将氧气和氢气液化储。3.液化过程是汽化过程的逆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思考讨论:为什么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严重得多?参考答案: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都是100℃,但是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一部分热。所以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4.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规律在科技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卫星在太空中飞行,向阳面和背阳面两侧的温度差高达
250℃左右。为了使卫星内部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护卫星内部的电子设备,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热管。阅读课文,结合课本图片说出热管传热原理是什么?参考答案:热管的结构是在金属外壳内衬垫一层多孔材料的吸液芯,芯中充以酒精或其他液体,其中心是气腔。出示图片:热管传热原理图热管传热原理: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端吸液芯内的液体吸热汽化,蒸气沿气腔跑到冷端,在冷端放热液化后,又顺着吸液芯回到热端,如此循环往复。卫星就是利用热管将热量从向阳面“搬”到背阳面,使两侧的温度趋于平衡。思考与讨论: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见?参考答案: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没有被液化,而后面一段水蒸气温度较低,液化成小水滴,所以能被看见。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电冰箱能使冷冻室保持较低的温度,其基本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和气体液化放热。电冰箱里制冷设备主要有三部分:蒸发器、空气压缩机和冷凝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蒸发器里汽化,吸收了冷冻室里的热量,使冷冻室里的温度降低。空气压缩机将生成的蒸气抽走,压入冷凝剂,使之液化并把冰箱里带来的热量放出。冷凝剂液化后重新回到蒸发器里,如此循环工作,从而使冷冻室保持相当低的温度。课堂练习1.下列物态变化中,
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湿衣服晾干C.秋天,草沾晨露
D.冬天,湖水成冰答案:C2.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
(  )A.汽化现象
B.
液化现象
C.
熔化现象
D.
凝固现象
答案:B
3.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
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
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
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答案:A
4.
冬天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块附近冒出的“白气”,形成的方式(
)A.
都属于液化
B.
前者属于液化,后者属于汽化
C.
都属于汽化
D.
前者属于汽化,后者属于液化
答案:A
学生列举常见的液化现象并说出原因学生阅读特别提醒(1)(2)(3)学生动手做水蒸气液化实验,并说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学生动手做乙醚液化实验,并说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学生思考讨论阅读课文学生思考讨论学生阅读课文学生练习
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液化现象知道“白气”不是水蒸气,凡是有如下字样:雾、露、“白气”、”白雾”、“出汗”等都是液化现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知道液化放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
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玻璃窗上的水雾;打开棒冰纸,棒冰冒出的“白气”;大自然中雾的形成。3.液化的两种方法(1)
.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液化现象\1.
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玻璃窗上的水雾;打开棒冰纸,棒冰冒出的“白气”;大自然中雾的形成。二、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汽化与液化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昨晚还是干燥的窗玻璃,其内侧却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模糊不清。你知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吗?
在寒冷冬季的早晨,拉开窗帘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液化现象。
玻璃窗上的水雾
新知讲解
1.
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常见的液化现象
①清晨,玻璃窗上的水雾
原因:房间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上发生液化而形成的。
②路边的草或树叶上结有露珠。
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草或树叶上发生液化而形成的。
新知讲解
特别提醒!
(1)“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气态,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后形成的小液滴。
③打开棒冰纸,棒冰冒出的“白气”;
④打开冰箱门时周围出现的“白气”
大自然中雾的形成。
⑤烧水时看到的“白气”;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2)凡是有如下字样:雾、露、“白气”、”白雾”、“出汗”等的相关物态变化都是液化现象。
新知讲解
(3)生活中“白气”现象的辨析
形成原因
常考举例
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空气,液化成小液滴
烧水时看到的“白气”;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液化成小液滴
打开冰箱门时周围出现的“白气”
新知讲解
水蒸气液化实验
活动
实验器材:烧杯、热水、一张干玻璃片。
实验过程:烧杯里盛有热水,将一张干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看看玻璃片的下表面会出现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干玻璃片出现________。
小水滴
实验结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玻璃,液化成小液滴。
新知讲解
二、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低温度
实际生活中,许多气体需要在常温下液化,所以通过降温使气体液化
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思考:除了降低温度,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气体发生液化呢?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2.压缩体积
新知讲解
乙醚液化实验
活动
(1)实验器材:乙醚、注射器、橡皮帽
(2)实验步骤
①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
②握住注射器的下端,注射器内的乙醚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内推动活塞,注射器内的乙醚气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醚变成气体
乙醚变成液体即:乙醚液化
新知讲解
(3)乙醚液化实验视频
(4)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新知讲解
人们通过在常温下压缩体积,将丁烷气体液化储存在气体打火机里,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新知讲解
而在运载火箭里,是同时采用降温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将氧气和氢气液化储。
第三级
第二级
第一级
卫星
液氢箱
液氧箱
运载火箭
新知讲解
3.液化过程是汽化过程的逆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思考讨论:为什么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严重得多?
参考答案:
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都是100℃,但是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一部分热。所以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
新知讲解
4.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规律在科技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卫星在太空中飞行,向阳面和背阳面两侧的温度差高达
250℃左右。为了使卫星内部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护卫星内部的电子设备,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热管。
阅读课文,结合课本图片说出热管传热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热管的结构是在金属外壳内衬垫一层多孔材料的吸液芯,芯中充以酒精或其他液体,其中心是气腔。
新知讲解
热管传热原理图
吸热
放热
气腔
吸液芯
金属外壳
热管传热原理: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端吸液芯内的液体吸热汽化,蒸气沿气腔跑到冷端,在冷端放热液化后,又顺着吸液芯回到热端,如此循环往复。卫星就是利用热管将热量从向阳面“搬”到背阳面,使两侧的温度趋于平衡。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见?
参考答案: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没有被液化,而后面一段水蒸气温度较低,液化成小水滴,所以能被看见。
新知讲解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电冰箱能使冷冻室保持较低的温度,其基本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和气体液化放热。
电冰箱里制冷设备主要有三部分:蒸发器、空气压缩机和冷凝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蒸发器里汽化,吸收了冷冻室里的热量,使冷冻室里的温度降低。空气压缩机将生成的蒸气抽走,压入冷凝剂,使之液化并把冰箱里带来的热量放出。冷凝剂液化后重新回到蒸发器里,如此循环工作,从而使冷冻室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课堂练习
1.下列物态变化中,
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湿衣服晾干
C.秋天,草沾晨露
D.冬天,湖水成冰
C
课堂练习
2.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
(  )
汽化现象
B.
液化现象
C.
熔化现象
D.
凝固现象
B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
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
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
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C
课堂练习
4.
冬天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块附近冒出的“白气”,形成的方式(
)
A.
都属于液化
B.
前者属于液化,后者属于汽化
C.
都属于汽化
D.
前者属于汽化,后者属于液化
A
课堂练习
5.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液化,后汽化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只有液化
D.
只有汽化
A
课堂总结
1.
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玻璃窗上的水雾;打开棒冰纸,棒冰冒出的“白气”;大自然中雾的形成。
3.液化的两种方法(1)
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板书设计
一、液化现象
1.
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玻璃窗上的水雾;打开棒冰纸,棒冰冒出的“白气”;大自然中雾的形成。
二、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