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
2、年级: 高二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第一章第4节
5、教学时间: 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维生素C的性质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维生素C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究。
2、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已经知道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而且对维生素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方面: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
本班学生是高二的文科重点班,学生的化学基础比较好,学习态度认真,有钻研精神。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和摄入途径。
(2)了解维生素C的结构和作用,通过简单实验理解维生素C的一些性质特征。
(3)了解维生素的分类及营养作用,知道身边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现象理解维生素C的性质,使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体现结构的关系。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猜想—假设—验证—归纳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一系列维生素功能和来源的介绍,及课堂实验,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身边化学的习惯和能力,继而培养他们科学的饮食习惯。
(2)通过介绍史实维生素的发现,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课堂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实验准备
学生提前分成8个小组
实验用品: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滴加碘水的淀粉溶液、溴水、AgNO3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新鲜橘子、西红柿、点滴板、试管、烧杯、量筒、玻璃棒、研钵。
三、教学过程:
【导入】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师】同学们还记得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什么吗?
【生】回答---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师】课前让各小组同学寻找身边的维生素,你都找到了哪些?它们有什么功能?
【生】小组代表展示他们找到的维生素制剂并向大家介绍主治功能。如维生素AD、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果维康,复合维生素片等等。
【师】老师也在网上搜集了一些维生素制剂的图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以此引入新课---------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师】 同学们提到了诸多的维生素,它们的名字是按照发现的先后顺序在维生素之后加上这些字母来命名的。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极小,但这极微量的物质却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是什么呢?
【板书】一、维生素
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师】刚才XX同学介绍维生素C时,提到了坏血病。大家了解这种病症吗?(全身多处出血)历史上也有对坏血病的记录。维生素C的发现也要归功于对坏血病的治疗。大家请看维生素C的发现历史。
【幻灯片投影】维生素C的发现历史(学生阅读)
【师】维生素C的发现经历了长期的过程。是科学家们不断努力的成果。同学们阅读课本19-20页,了解维生素C的相关内容。
【生】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板书】二、维生素C
1、存在:
2、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
3、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酸味。
【师】同学们吃过果维康或维生素C吗?------确实是有可口的酸味。
【思考与讨论】请各小组同学思考讨论并找出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有哪些官能团?推测其可能有的化学性质。
【生】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板书】4、化学性质
① 羟基(-OH):具还原性:可发生氧化、酯化反应;
② 碳-碳双键:具不饱和烃的性质,可发生加成反应,令酸性KMO4溶液、溴水等褪色
③酯基:可水解。
④酸性
【幻灯片投影】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
【师】结构决定性质,同学们推测的很到位。维生素C的化学特性的确是易失电子,表现强还原性。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化学试剂。如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滴加碘水的淀粉溶液、溴水、AgNO3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和维生素C片。大家先在试剂盒中找到维生素C的说明书,了解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翻看说明书,回答问题。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和淀粉。
【师】该实验需要在试管中进行。我们可以将维生素C片研碎后配成溶液。各小组任选两种试剂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中的任务1.
【实验探究】
【生】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任务1,各小组汇报实验结论。
【师】我们知道维生素C大多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我给大家准备了西红柿和小橘子。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试剂测试新鲜水果中是否含维生素C。注意:该实验在点滴板上进行,试剂1-2滴即可。
【生】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任务2.展示结果,汇报交流。
【投影展示】投影展示照片:老师在家里做的测试水果中是否有维生素C的实验。
给学生展示这些照片,意在传达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利用家里的资源也可以完成化学实验。
【师】由药片使用说明书,结合生活常识。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维生素C的作用。
【板书】5、维生素C的作用
【师】事物具有两面性,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患一些病。但若长期大量服用,也会带来副作用。---介绍维生素C的副作用
【师】刚才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维生素C是可以溶于水的,但我手中拿的这瓶维生素AD,俗称鱼肝油。却是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油的。维生素按溶解性可分为两类。
【板书】三、维生素的种类和性质
维生素按溶解性分: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师】比较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异同
【生】学生看书、回答。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溶解性
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
易溶于水
在体内消化过程
与脂类共存于食物中,并随脂类一起吸收,不易排泄,易在体内积存,主要存在于肝脏中
易被人体吸收,多余的随尿排出体外,一般不易积存,容易缺乏
包含
种类
维生素A、D、E和K等
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
来源
动物肝脏
水果、蔬菜
【师】我们再来一起了解一下其它维生素。
功能
缺乏症
来源
维生素A
(视黄醇)?与视觉有关,能维持粘膜正常功能,调节皮肤状态。
夜盲症、眼球干燥,皮肤干燥及痕痒
胡萝卜、绿叶蔬菜、蛋黄及肝
维生素D
协助钙离子运输,助小孩牙齿及骨骼发育;补充成人骨骼所需钙质,防止骨质疏松。
小孩软骨病、成人的骨质疏松症
鱼肝油,奶制品,蛋。
维生素E
(生育酚)抗氧化、抗衰老、也可增强血液循环,预防冻疮等
不育,流产,肌肉性萎缩等
植物油、绿色蔬菜、牛奶、蛋、肝、麦及果仁。
功能
缺乏症
来源
维生素B1
被称为精神性的维生素,促进生长,改善精神状况
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葵花籽、花生、大豆、猪肉、谷类
维生素B2
促进生长发育,强化肝功能,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保护皮肤毛囊
舌炎、口角炎及眼结膜炎等。
酵母、蛋、奶、绿叶蔬菜
维生素B12
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猪牛羊肉、鱼、禽、贝壳类、蛋类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看看大家能否解释一些生活小现象:
1、为减少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的流失,下列有关烹调蔬菜的方法是否妥当?
a、蔬菜切后再洗,容易洗干净; ( )
b、炒蔬菜的时间不能太长,炒熟即可; ( )
c、炒蔬菜时放一些面碱,使蔬菜易炒熟;( )
2、如何较长时间保存已削皮的苹果?
【生】思考、回答
【师】最后,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生】表达自己的收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维生素的种类及对人体的作用,知道了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我们大家不仅有了知识上的收获,也明白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更能应用于生活。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加留意身边的化学知识。
板书设计:
第4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一、维生素
二、维生素C
1、存在:
2、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
3、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酸味。
4、化学性质:
4、化学性质
① 羟基(-OH):具还原性:可发生氧化、酯化反应;
② 碳-碳双键:具不饱和烃的性质,可发生加成反应,令酸性KMO4溶液、溴水等褪色
③酯基:可水解。
④酸性
5、维生素C的作用
三、维生素的种类和性质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时间上恰到好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指导学生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广大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 本节课能突出本课题的生活化、实践性,有效地增加了这节课的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如胆子可以再大一些,拿来一堆仪器药品,让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则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