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教案《位置》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教案《位置》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3 05:35:43

文档简介

《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杨田田。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19页例1、例2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熟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以及方格纸上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理解起始列、起始行的含义。
教学准备:彩笔、练习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数对描述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一)谈话引入,明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教师:看!这是我学校的会议室,老师开会也要和同学们一样整齐有序的坐到自己指定位置上,这,就是杨老师-我的位置,第5列,第4行。
你们知道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每一竖排都是一列,每一横排都是一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描述会议室教师座位的情境引入课题,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二)明确用列和行表示位置的统一标准
教师:我的好朋友武老师的座位是......认真听(播放语音:我的座位在第3列,第2行),谁来指出武老师的座位?
学生出现不同的猜测。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座位呢?
(设计意图:经过同学们的思考,学生会出现多种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认真思考,为出现列和行的统一标准做铺垫)
学生发现:他们有的从左边开始数,也有的从右边开始数,行有的从前边开始数,还有的从后边开始数。
教师询问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争取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行列标准)
通过观察思考学生发现:列要从左边开始数,行要从前边开始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总结出:在确定第几列时要从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要从前往后数,并且我们在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时要先说列后说行。
教师让学生再次确定武老师的座位。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剖析,在相互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确定位置的方法是先描述列,再描述行,提炼出“列”和“行”的统一定位,让学生的认知和数学上的规定和谐融合,说明基于生活实际与现实的需要是提升学生学习经验的保障。)
(三)练习用列和行选座,为引出数对做准备
让学生找张老师的座位(第2列,第3行),学生选座,老师提示边数边找,做好示范。
(设计意图: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行”与“列”的统一标准,通过肢体语言,给学生做好示范,明确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
(四)介绍什么是数对,写法,读法
让学生边听边记另外三个位置,此时学生遇到困难。
教师: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呢?怎样解决?
(设计意图:多媒体连续播放三个位置,在极短的时间内,学生记录不完,逼迫学生想出“简记”的方法)
学生用简记的方式听第二遍,通过学生的计写方式教师引出笛卡尔的计写方式:数对。
教师:怎么读?(引导正确的读写方式)
教师:第一个数据表示?第二个数据表示?数对(3,1)在哪?
教师让学生用数对重写(第1列,第2行;第2列,第4行)这两个座位,并在屏幕上找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出“数对”之后,紧跟三个练习,巩固这一知识,并且与前面的计写方式作对比,初步感受用“数对”的简洁性)
(五)练习:写数对
用数对写出自己和好朋友在教室里的位置并向全班介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数对,通过找朋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练习:已知数对找位置
根据(1,3)、(2,2)、(3,4)、(4,2)、(3,1),找到“四四班最棒!”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已知数对找位置,通过翻牌子的形式,增加神秘感,一方面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氛围,鼓舞了全体学生。)
(七)练习:已知位置找数对
找到英文单词thanks的数对。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是已知数对找位置,这一环节是已知位置找数对,同时涉及了英文知识,体现了数学中的交叉学科知识)
了解数对的历史发展,为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做准备
(播放视频)数对与生活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对”的前世今生,将“数对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为小组合作环节的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成功过渡做铺垫)
二、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的位置
(一)小组合作:学生自己讨论出坐标
小组合作:
1、思考四个点怎样用数对表示,在3号纸上用直尺画一画。
2、把数对标在各个点的旁边。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能想到要想用数对表示这四个点的位置,就要找到它们所在的列与行,那就要用一定大小的方格来统一它们之间的距离。
练习找银行、公园的数对。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环节只提供给学生四个点,让学生逐步讨论出要想用数对表示这四个点的位置,就要找到它们所在的列与行,那就要用一定大小的方格来统一它们之间的距离。从而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交流学习中激发孩子们主动思考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以及思维的逻辑性。)
(二)练习: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4号纸,给出数对,找点连线,学生会画出不同的图案。
(设计意图:练习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学生会画出不同的图案,有五边形,有五角星等,培养学生解题的兴趣)
(三)动手设计,培养发散思维
用数对知识设计一个既简单又美观的图形。
(设计意图;综合利用数对知识,设计图案,既对全课知识进行了综合练习,又升华了课题,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可见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什么是数对,为什么要用数对,以及它的应用,还学习了方格纸上的数对,有时我们还会碰到用三个数据确定位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进行探究。
(设计意图:总结研究思路,提炼数学方法,鼓励学生要选择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数学研究,本课最后渗透“三维坐标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板书设计
位置
数对(列,行)
(3,
1)
(设计意图:板书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一个直观、完整、深刻的印象,本节课板书简洁明了,有条理性、启发性,能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共29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数学
五年级上册
主席台
第5列,第4行
第3列,第2行
第5列,第4行
主席台
第3列,第2行
第1列,第2行
第2列,第4行
(1,2)
(2,4)
第5列,第4行
主席台
(3,1)
(1,2)
(2,4)
第3列,第1行
(3,1)
2号纸要求
用数对表示教室里
我的位置:
我好朋友的位置:





依次找出(1,3)、(2,2)、(3,4)、(4,2)、(3,1)
用数对表示相应英文字母的位置
c
l
i
o
d
t
j
a
x
h
s
p
f
n
k
q
t
(1,3)
h
(1,1)
a
(4,3)
n
(4,1)
k
(3,1)
s
(2,2)
北京(东经116°20′、北纬39°56′)
北极
南极
奥运会
开幕式表演
餐厅
书店
学校
小组合作
1、思考这四个点怎样用数对表示,在合作记录单上用直尺画一画。
2、把数对标在各个点的旁边。
超市
(0,1)
(1,2)
(2,1)
(1,0)
0
餐厅
书店
学校
(0,1)
(1,2)
(1,0)
超市
(2,1)
1
2
银行
(3,1)
3
公园
3
(2,3)
1
2
请你在3号纸上分别找出以下各点(1,4)、(5,4)、(1,1)、(3,6)、(5,1)并把数对标在相应点的旁边,用彩笔连接各点,看看是什么图形。
展开你的想象用数对知识设计一个喜欢的图形。(把数对标在相应点的旁边,在4号纸上完成)
做新时代好少年
节约每一滴水
将正方体展开
祖国繁荣昌盛
祖国70岁生日快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三维坐标系
随堂测试题
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6,7)表示(

A、第6列,第7行
B、第7列,第6行
C、
第6行,第7列
D、第7行,第6列
2、如右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
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4,4)
B、(4,5)
C、(5,4)
D、(3,3)
3、在上图中添加Z点,用数对表示为(5,3),那么三角形XYZ一定是(
)三角形。(图中连接三点后判断)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A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