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沪科版第十四章第一节《电是什么》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沪科版第十四章第一节《电是什么》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3 08: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电是什么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B.
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C.
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
D.
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毛
2、用绝缘细线分别悬挂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使两个小球带电后(球上标注的是所带电荷种类)。会出现的情形是图中的(
)
3、物理老师在讲授“摩擦起电”内容时,请同学们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试试能否吸引碎纸片,结果塑料梳子能够吸引碎纸片。这个现象说明(
)
A.
摩擦时,只发生了正电荷的转移,使塑料梳子带了正电
B.
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向塑料梳子转移,使塑料梳子带了负电
C.
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负电,塑料梳子带正电
D.
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梳子带负电
4、据中央电视台《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会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蜜蜂带负电
B.
蜜蜂带正电
C.
蜜蜂不带电
D.
空气带负电
5、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B.
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
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D.
摩擦产生了电荷,使甲、乙带电
6.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
)
A.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
C.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
一定带负电
7、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
A.
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
B.
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
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D.
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8、笔记本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风扇上会粘有很多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时与空气摩擦带上了
,可以
轻小物体。
9、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互相   ????(选填“吸引”或“排斥”)而张开。
10、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甲,它们相互排斥,则小球甲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用这根橡胶棒靠近另一轻质小球乙,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乙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
11、一位住在北京饭店的旅客对服务员抱怨说:“有好几次在饭店走道内与人握手或按电梯开关时,感到浑身一震,手臂发麻,一定是饭店内有什么地方漏电!”服务员说:“请放心,本店经过严格检查,没有漏电现象。”你能解释旅客遇到的情况吗?
答案
1.C
2.C
3.B
4.A
5.D
6.A
7.C
8.
电荷
吸引
9.
同种 排斥
10.
带负电 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11.
北京的气候比较干燥,人体与衣服(尤其是化纤类织物)由于运动而相互摩擦产生了静电。且人体由于皮鞋、地毯等与大地隔离,这些电荷在人体上积累到一定程度,当与别人的手或别的物体(包括开关等)靠近或接触时,会有放电现象发生,人就有了局部触电的感觉。因为电荷有限,不会发生危险,如果经常洗手洗脸,或使室内空气保持一定湿度可消除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