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23 10:5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17课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
人类对“电”的认识




摩擦生电
雷电
电磁感应
电池的发明
法拉第
人类对“电”的认识





手摇发电机
实用发电机
自激式发电机
发电量逐渐增加
人类对“电”的认识








标志: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1)19世纪下半期,世界上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
(2)政治稳定带来了经济繁荣,为
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3)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
主义发展所要求得新技术革命准备了
条件。
主要表现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
跨进了“电气时代”
发明家
托马斯 爱迪生
(1847—1931)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1000多项专利,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机
从爱迪生的事迹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天才不过是百分
之一的灵感,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贝尔
早期的电话
贝尔与助手华生试验电话
电报发明家 塞缪尔·莫尔斯
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
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何重要作用?
学习了本课后,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何了解?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