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感受动物斑纹的自然之美,了解并分析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学会表现“花衣裳”的美术语言。
2、利用卡纸、剪刀、画笔等工具和材料,通过剪贴、绘画、刻、刮等多种表现手法改变动物的斑纹的形状或色彩,创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3、在学习中树立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在学会美化生活的基础上更加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挥创意想象、尝试改变动物斑纹的形状(点、线、面)或改变动物斑纹的色彩,用多种方法表现动物的新斑纹。
难点:如何给动物穿上有特点的“花衣裳”,并通过对比发现动物“花衣裳”的美。
三、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素描纸、铅笔、油画棒、剪刀。
学具:素描纸、铅笔、油画棒、剪刀。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有几只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动物外形白描图),可是它们遇到了困难,把自己身上的斑纹给弄丢了,请同学们连连看,为小动物找到合适的斑纹。
生:找到奶牛、蝴蝶、蛇、狮子的斑纹进行连线。
师:是的,找到斑纹的小动物就像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花衣裳,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
(二)教授新知
1.了解动物斑纹的作用及斑纹组成要素:
(1)师:不同的动物身上的斑纹不同,当然作用也不相同。现在请让我们一起漫步“动物世界”,观赏它们的“花衣裳”, 想一想它们的斑纹起什么作用呢?
师:请欣赏第一组图片。
生:图片中的长颈鹿、猎豹和斑马,这些动物身上的斑纹是为了不让别的动物发觉,跟周围环境的颜色类似,起保护作用。
师:是的,请同学们再仔细辨认,它们的斑纹图案有什么不一样?生:斑马的斑纹是黑线白线组成的(师板书:线的排列)、猎豹的斑纹有许多黑的(点的排列)、长颈鹿的斑纹是形状大小都不同的多边形(面的排列、多边形形状、大小都不一样)
板书:点、线、面、形状
(2)师:出示第二组图片。
生:图片中的蝴蝶、孔雀和鹦鹉,这些动物身上的斑纹色彩斑斓、非常漂亮,起美化的作用。(板书:色彩)
师:出示第三组图片。
生:图片中的箭毒蛙、巴西毛毛虫和银环蛇,这些动物都有剧毒,因而身上的斑纹色彩鲜艳醒目,起警戒的作用,警告我们别靠近它。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动物斑纹的组成元素:点、线、面、形状、色彩等,他们的斑纹有的起保护作用、有的起美化作用、有的起警戒作用。
(3)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斑纹有着以上作用的?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我知道竹节虫身体修长像竹节,喜欢待在叶子上,因而不容易被发现,它的斑纹是起保护作用。(师:是的,竹节虫的斑纹起保护作用)
生:蓝环章鱼,遇到危险时,身上和爪上深色的环就会发出耀眼的蓝光,向对方发出警告信号,毒性非常强,它的斑纹是起警戒作用。(师:遇到美丽的蓝环章鱼,我们可要远离它)
生:锦鲤是一种美丽的鱼,色彩艳丽、斑纹多变,就像裹着一层绚丽的丝绸,对水质要求低,容易养活,它的斑纹是起美化作用。(师:锦鲤是一种高档的观赏鱼)
过渡:感谢这三位同学的分享,让我们增长不少知识,课后同学们也要向他们一样广泛阅读课外书,探索动物世界的神奇。
(4)情景:同学们,动物界要召开化装舞会了,瞧,花格子小象和他的朋友斑马先生已经准备好了。(课件展示)
其他动物也特别希望变个样,参加化装舞会。请你来当设计师,给它们重新做件“花衣裳”,好吗?
(5)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第21页,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怎样给动物绘制“花衣裳”的,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6)请看,老师给小象、热带鱼画了一件花衣裳,老师选择的是绘画的形式制作的。
接下来,请大家观看录像,老师用给热带鱼制作的另一件花衣裳。教师讲解:
A、先把纸对折,一边画上热带鱼,另一边画上它的斑纹。
B、沿着轮廓线剪刻出它的外形。
C、合在一起,就完成了。
师:这是镂空的形式。
小结:同学们,为动物绘制 “花衣裳”,就是这么简单。我们要大胆转变思路,改变动物斑纹的形状和色彩,就可以创作出许多新颖、独特的“花衣裳”。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你打算选择什么形式给谁设计“花衣裳”呢?(镂空剪、绘画、刮画、拼贴等)
接下来,(课件)作业:给你喜欢的动物设计 “花衣裳”
师:比一比谁设计的花衣裳,新颖独特、色彩丰富。
(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开始动手设计吧)
(四)作品展示
动物界的化装舞会开始了,瞧、很多小动物们都来穿着花衣裳参加了。(屏幕展示小动物)。
评价:同学们,让你用欣赏、发现的眼光来欣赏动物的“花衣裳”?你喜欢哪只小动物?为什么?
过渡:化装舞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非常感谢你们的创意制作。
(五)小结和拓展
师:同学们,动物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希望课后同学们能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更好的与动物朋友相处。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黄金实验小学 章芳
2017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