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4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42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2 22:4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旧知回顾 开启新授
《街头一个相差近百年的对视》
戊戌变法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学习目标
知道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影响,了解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活动,知道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
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小组合作归纳戊戌变法的内容,分组讨论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目 录
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 3月8日,全国各省举子入京参加会试。《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

公车上书 千名学子拒马关

公车上书 千名学子拒马关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至北京,当时云集京师的举人们义愤填膺,奔走相告。康有为壮怀激烈,热血沸腾,用一昼两夜时间,起草了长达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三百多人连署。
公车上书 千名学子拒马关
尽管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但它冲破了清政府“士人不得干政”的命令,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现代觉醒。而且上书的内容经辗转传抄,轰动京沪等地,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康、梁二人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公车上书 千名学子拒马关
康有为 梁启超
温故知新
已学过哪些有关近代化探索的内容?
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
西方列强
地主阶级
农民
工人
领导阶级和派别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
公车上书 千名学子拒马关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并没有停下宣传变法的脚步……
公车上书 千名学子拒马关
强学会
上海强学会
长沙南学会
广州农学会
瑞安兴儒会
西安励学斋
成都蜀学会
国闻报
天津?严复
时务报
上海?梁启超
《时务报》1896年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
《国闻报》1897年创刊于天津,严复主笔。
居南北舆论领导地位
南/上海
北/天津
变者天道也,天不能有昼而无夜,有寒而无暑,天以善变而能久。火山流金,沧海成田,历阳成潮,地以善变而能久。人自童幼而壮老,形体颜色气貌,无一不变,无刻不变。
——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阙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梁启超《变法通议》
《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阅兹报者,观于一国之事,则足以通上下之情,观于各国之事,则足以通中外之情。
——严复《国闻报》
宣传变法图强
1897年12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康有为迅速赶到北京……

百日维新 敢叫日月换新天
1897年
德军进入青岛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之危机迫在眉睫。

光绪帝
康有为雕塑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
交逼,不能立国。”并提出建议:
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臣而
谋变法等。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百日维新 敢叫日月换新天
“在运动方法上,康(有为)是从上层社会着手。他知道在中国的政治组织上,君主专制主义已经发达到了极点,一切权都在皇帝手里。倘若皇帝不信服你,随你如何完美的主义,如何高强的本领,终归无所施其技;倘若皇帝信服了你,不知不觉做了你的傀儡,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所以他向皇帝一次上书不达,就再次,由再次而三次、四次,至于七次,总要使皇帝赏识了他的议论,信服了他的主张,然后罢手。”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百日维新 敢叫日月换新天
说说图中的光绪帝处境如何?
光绪帝没有实权,
慈禧太后操纵着清廷大权。
你认为光绪帝急需解决哪些问题?
1.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下的大清岌岌可危的国运;
2.挣脱慈禧太后的权力束缚,夺取实权。
此时的光绪帝做出怎样的选择?
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
决心变法。
百日维新 敢叫日月换新天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 敢叫日月换新天
时 间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9月21日,103天
开始标志
清政府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实行变法。
光绪皇帝
因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1.阅读课本P30,将戊戌变法的内容标画出来,并粘贴在对应的表格中。
百日维新 敢叫日月换新天
小组活动:
2.思考并讨论戊戌变法的作用。
政治?
戊戌变法
文化?教育?
经济?
军事?
百日维新 敢叫日月换新天

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④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作用
①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资产阶级参政
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④有利于军事强大
1898年秋,北京
秋风起,落叶金黄,弥漫着一种萧瑟的离愁。
收获之季,变法之路却越发艰难……

戊戌政变 百日峥嵘负愎狂
戊戌政变 百日峥嵘负愎狂
西方报刊绘制的"慈禧与光绪"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戊戌政变 百日峥嵘负愎狂
林旭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谭嗣同
刘光第
在中国, 挪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 --鲁迅

众说纷纭 救亡启蒙余声响
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
(他们)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3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英】赫德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梦蕉亭杂记》
策略失误:急于求成,措施过激。
众说纷纭 救亡启蒙余声响
民族
资产阶级
人民
群众
据你对戊戌变法的理解,提取图片信息归纳总结?
根据图示,说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众说纷纭 救亡启蒙余声响
民族
资产
阶级






戊戌余响
爱国性: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进步性: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启蒙性: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国人的觉醒。
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
众说纷纭 救亡启蒙相交织
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课堂小结
该我上场啦!
小试牛刀
1.维新变法期间,促使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C.维新派的影响
D.封建统治面临全面危机
2.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
A.裁撤冗官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3、戊戌政变发生后,百日维新的措施中仅保留了( )
A.编练新军??
B.京师大学堂?
C.农工商总局???
D.官民上书?
A
D
B
魏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北宋王安石变法
明朝张居正变法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戊戌余音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梁启超作《少年中国说》
感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