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游子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游子吟》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13 10: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子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曲《游子吟》由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词谱曲,歌曲用前后两段不同的旋律,将《游子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此歌以动人优美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演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子情深,感恩母亲的深情厚意。
能力目标: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开展表演唱活动。
知识目标:掌握2/4拍节奏特点,初步认识二拍子的强弱关系。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内涵,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的情绪和音准的把握。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古时候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请你说一说这张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情景?【课件出示】
1、教师出示古诗《游子吟》,学生轻声朗读。
2、教师读(加入节奏)。
3、师:“老师读的和大家读的有什么不同。”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处理不同的节奏“临行密密缝”“报得三春晖”。
6、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轻声朗读歌词。
7、听歌曲,找出歌曲中重复的乐句。
8、说一说重复2次的意义。
9、学生跟音乐有感情地完整朗读。
?二、新授歌曲
(一)理解诗词含义
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慈母对儿子的爱,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
(二)介绍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年时居嵩山,与韩愈是好朋友。一生穷困,近50岁时才中进士。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三、学唱歌曲
1、初听请同学们边听边用手比划旋律线
2、讨论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的情绪怎样。
3、再听请同学轻声学唱。
4、教师弹琴学生填唱歌词。
5、跟琴完整地演唱两遍。
6、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自己跟琴唱一遍歌谱。
7、跟录音范唱唱一遍。
8、跟录音伴奏唱一遍。
四、歌曲表演唱
1、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子情深。
2、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
五、小结
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