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学生的自主预习来初步感知、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然后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历史图文资料等,讲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运用自学、质疑、小组讨论法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重点难点】
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中国共产党召开一大的背景图片,全体同学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放音乐)来创设情境,迅速将学生带入本课学习。
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它唱出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她的建立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敬畏的心来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材料链接】材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结论。
【问题探究】依据材料,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想一想,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新思想?
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教师强调:这其中的个人宣传主要是李大钊。1919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新青年》上刊发,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广泛,接受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深入工人中,逐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材料链接】
材料
:工人队伍壮大,工人运动发展(图片)
【问题探究】通过材料,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历史信息?
生: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材料链接】
材料一 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1920年2月,为躲避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转至上海。李大钊在护送陈独秀途中,与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后来,两人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进行活动,筹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在组织命名问题上,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完全同意。“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一说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
生: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条件。
师:是谁最早在中国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生:回答
【总结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合作探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师过渡:中国将走向何方?是继续沉沦是开始新的探索和追求?谁能领导中国走向胜利?
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生:齐读,读出气势!活跃气氛,由此导入目标导学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目标导学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
【材料链接】出示两张图片一大会址和大会代表人物
师:出示课件会址,就在这简陋的地方和小船里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当时只有13个人代表全国53个党员,到今天已发展到9000多万,请同学们看材料并结合教材P65--66,找出有关中共一大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表格(留出3—5分钟看书找答案)
生:回答
时间
地点
参加者
内容
意义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
上海、嘉兴南湖游船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选举中央领导机构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总结归纳】图一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后因特务破坏,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图二)----红船上继续进行。
师:(1)陈独秀为什么没有参加一大还能当选为领导?
教师提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共产党早期组织
(2)我们就中共一大的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加深大家的印象。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从党的奋斗目标来看,一方面确立了党的远期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对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又作出了不符合国情的规定。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而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因此在新民主民主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是团结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对象,从这一点来说,中共一大的规定是有局限性的。
师总结: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出示问题,看提示,同学们小组讨论探究。
【问题探究】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生:答
(1)
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2)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数的革命先辈他们那种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真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后辈铭记的,这也就是红船精神,让我们观看视频共同瞻仰。
师:放视频
生:观看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中共一大,那么,随之而来的中共二大召开又解决了哪些问题?结合材料和问题及课本66页第三段,完成以下表格二、中共二大的召开。
中共二大的召开
【材料链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提出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时间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上海
奋斗目标
建设共产主义
党的最低纲领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问题探究】
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以往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纲领比较,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教师讲述过渡:1922年,中国二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了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做出了哪些努力?
目标导学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材料链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问题探究】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作了哪些工作?
学生回答: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大小罢工100多次,著名的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教师总结过渡: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这场气壮山河的工人运动结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
生回答: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认识: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师过渡总结: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投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大革命中
【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三个“一”和“两次会议”
“一个主义”指的是(
)在中国的传播;
“一个党”指(
)的成立;
“一次大罢工”指将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
“两次会议”是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和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
)
【当堂训练】
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诞生的条件有: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②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④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参加了中共“一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义
B.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党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4.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波及中国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D.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情感升华】
--结束语
生:齐读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真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船精神一定会领航中国巨轮走向辉煌迈向新时代!
【板书设计】
PAGE
-
2
-(共32张PPT)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红船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目标导学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目标导学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材料链接】
材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结论。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想一想,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新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10万人
120万人
195万人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工人数量
目标导学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问题探究】
通过材料,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历史信息?
【材料链接】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材料一: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示意图
目标导学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材料链接】
材料二 1920年2月,为躲避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转至上海。李大钊在护送陈独秀途中,与他商讨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后来,两人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进行活动,筹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在组织命名问题上,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完全同意。“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一说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条件
归纳总结
综合以上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0万人
120万人
195万人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工人数量
诞生的历史条件:
南陈北李
中国将走向何方?是继续沉沦还是开始新的探索和追求?谁能领导中国走向胜利?
历史最终选择了——
共产党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目标导学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目标导学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上海旧址
【材料链接】
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
党纲: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
意义
1921年7月
上海
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1、中共一大的召开
目标导学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的领导力量: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2、中共二大召开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目标导学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问题探究】
中共二大提出的革命纲领,与以往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纲领比较,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
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
目标导学三: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目标导学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材料链接】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问题探究】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作了哪些工作?
目标导学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措施
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了解工人群众生活
成就
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顶峰
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请在此处添加文本
请在此处添加文本
请在此处添加文本
课堂小结:三个“一”和“两次会议”
“一个主义”指的是(
)在中国的传播;
“一个党”指(
)的成立;
“一次大罢工”指将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
(
);
“两次会议”是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和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
)。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一大
二大
1、下列历史人物中第一个在中华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B.李大钊
A.鲁迅
C.陈独秀
D.毛泽东
√
2、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3、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诞生的条件有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②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④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参加了中共“一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义????????????????????
B.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党????????????????????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5、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波及中国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D.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
中共十九大会议后,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真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船精神一定会领航中国巨轮走向辉煌迈向新时代!
【情感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