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将从七个方面逐一阐述我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而通过探究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性质的来龙去脉。了解、感悟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拓宽学生探索图形变化的视野。
本课的核心概念是: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主要的数学思想:化归与转化。主要的数学方法:实验探究 感性认识 理性思考 严格的逻辑证明。本节课的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定理及证明。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前面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会知道运用证明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线段、角的相等,这有利于证明等腰三形的性质。但对于证明过程中需要添加辅助线的情况遇到的比较少。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等腰三角形中常用辅助线的作法。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技能性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发现并认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探索归纳出它们的证明方法,并能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设疑—探究—解决—收获”的学习过程,体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思想,从中感悟证明结论的方法和乐趣,初步了解作辅助线的技巧,培养“转化”及“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价值观目标:在亲切、和谐、民主、活跃的探究氛围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帮助其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4、解决问题: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三、课堂结构设计
四、教学媒体、设计
俗话说:学习要手到、口到、眼到、心到,这样才能把书念好。我班的学生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喜欢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互动、互助基础。等腰三角形又是轴对称图形,需要利用轴对称来探究它的性质。所以我采用以下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1、教师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剪刀、三角板
2、学生准备:长方形纸、剪刀、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你从这些画面中看到了哪些几何图形?
2、问题设疑,引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了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也看到了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那么,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即:学会数学地思考)
(二)自制学具,实验探究
1、多媒体展示如下问题,请学生自制学具探究问题
探究: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B
A D
B
C
设计意图:由折纸、剪纸得到等腰三角形,感知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这样就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师肯定学生的表现,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像这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AB和 AC叫腰,另一条边BC叫底边,两腰所夹的角∠BAC叫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B和∠C叫底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是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的观点之一,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引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灌输知识,越俎代庖者。
3、实验猜想
⑴上面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⑵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⑶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
⑷交流实验结果总结等腰三角形性质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设计意图:猜想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把性质定理发现的权利还给学生,创造开放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多角度地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同时感受发现的乐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标准》的要求。
(三)逻辑证明,验证猜想
1、证明性质1
⑴性质1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⑵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请三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代表上黑板书写证明过程,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已知:△ABC中,AB=AC,求证:∠B=∠C A
证明:作底边BC的中线AD
∵AB=AC,BD=CD,AD=AD
∴△ADB≌△ADC (SSS) ∴∠B=∠C
⑶变式训练:性质1的证明中辅助线的做法还有哪些? B D C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思维活跃,通过作辅助线将等腰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全等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突破了本节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完善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抓住了本节重点。
2、证明性质2:受性质1的证明的启发,你能证明性质2吗?
⑴性质2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⑵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述条件和结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请三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代表上黑板书写证明过程,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⑴已知:△ABC中,AB=BC,AD是BC的中线 A
求证:AD⊥BC,AD平分∠BAC
⑵已知:△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
求证:AD⊥BC,AD是BC的中线
⑶已知△ABC中,AB=BC,AD⊥BC B D C
求证:AD平分∠BAC,AD是BC的中线
设计意图:在证明了性质1的基础上再证明性质2,学生感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顺理成章。通过2个性质的证明,又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增强理性认识,体验性质的正确性,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A
(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识
1、填空:如右图,在△ABC中,AB=AC
⑴∵AB=AC ∴∠ =∠ B C
⑵∵AB=AC AD平分∠BAC ∴AD⊥ ,BD= D
⑶∵AB=AC, AD⊥BC,∴∠BAD=____,BD=______.
⑷∵AB=AC, AD是BC的中线. ∴AD⊥ ,∠BAD=____.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6°,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
3、例1: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AB=AC,BD=BC=AD A
∴∠ABC=∠C=∠BDC,∠A=∠ABD
设∠A=x 则
∠BDC=∠A+∠ABD=2x,从而∠ABC=∠C=∠BDC=2x D
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解得x=36° B C
在△ABC中,∠A=36°,∠ABC=72°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参与意识,巩固所学知识。
4、变式训练,自主完成,及时反馈
⑴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38° 120°
⑵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A A
( (第⑵题) (第⑶题)
B C C B C
D D
⑶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⑷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6°,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
⑸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思维困境和认知障碍,以便适时进行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总结反思,感悟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你有何感受?
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和性质2
3、体会到化归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等腰三角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设计意图: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会加深学生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系和认知结构,也是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负责精神的具体体现。自评与互评也使课堂评价向多元化发展。
(六)课后作业,大显身手
作业:1、基础作业(必做):①56页第1题;②57页第8题;③预习第51-53页。
2、探究作业(选做):等腰三角形两个外角之比为1:4,你能得出它顶角的度数吗?
设计意图:注重基础,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并把课堂内的探究思想延用于课外。
六、评价设计
1、对学生参与探究过程的积极性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用脑思考的习惯。
2、对学生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次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七、板书设计
12.3.1等腰三角形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边叫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以上七个方面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课后作业
大显身手
总结反思
感悟收获
即时训练
巩固新知
逻辑证明
验证猜想
自制学具
实验探究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