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59张PPT)+教案+学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59张PPT)+教案+学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2 22:02: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日本和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面临着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面对民族危机,日本采取了什么对策?为什么日本不但没有沦为殖民地,反而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本节课我们就学习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
幕府的黑暗统治: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下(
德川
)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
锁国
)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民族危机——西方国家的入侵:1853年和1854午,(
美国
)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同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二、倒幕运动
1.参与者: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中下级(
武士
)采取(
强藩和朝廷公卿
)的策略,
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2.
倒幕运动:(
1868
)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
京都
)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
明治
)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
辞官纳地
”。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
明治
)。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
东京
)。
三、明治维新
1.时间、榜样:从(
1868
)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
西方
)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1)政治上,(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
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上,推行(
地税改革
)改革的口号下,在“
殖产兴业
”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力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1)积极:
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主力,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任务二【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任务三:【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并分析归纳其作用。
任务四:【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任务五:【合作探究】
分析倒幕运动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
任务六:【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实权掌握在日本统治的阶层是(
C

A.天皇
B.大名
C.将军
D.武士
2.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
D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D.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3.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D

A.吸收外来文化
B.摆脱落后状态
C.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D.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4、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办法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是(
D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土地交易禁令
C实行征兵制
D实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5、经由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度,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犯扩张。这是因为(
A

A.国度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竖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系体例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6、明治维新中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其核心是

A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D.大力提倡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7、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C
)
A.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幕府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天皇要求改革
8、19世纪后期,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明治维新,其中使天皇政府权力得到加强的措施是(
A

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买卖
C.“文明开化”
D.发展近代工业
9、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D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教育事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0.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就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D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使日本彻底废除了封建政治制度
11.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C )
A.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
B.都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C.都使本国开始跻身军事强国之列
D.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2.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材料强调了
( D )
A.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工业快速发展
B.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C.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D.日本盲目吸收外来文明的危害
二、材料题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材料二 到1910年的时候,日本95%以上的男子,90%以上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日本和英国的铁路里程差距从明治维新初期的1000倍缩小为不到4倍。
材料三 进入1995年后,就日本而言,建立与美国的军事伙伴关系,将意味着提高自己的对美地位,发挥更大的国际安全作用。但从长远的观点看,日本发展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最终目的不是与美国一体化,而是积蓄力量,以求有朝一日摆脱美国的控制。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改革措施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日本建立与美国的合作关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从日本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2)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了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培养了人才;通过发展近代经济,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目的:积蓄力量,摆脱美国的控制。启示:要坚持改革开放;要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明;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多元导入
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多元导入】
【新知导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点拨】
【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课堂达标
巩固反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9张PPT)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部编版
九下
新课导入
日本?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主力,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德川家康
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
自主预习
自主识记
德川
将军

自主识记
德川幕府
武士
西南强藩
王政复古
东京
自主识记
1868
废藩置县
征兵制
地税
殖产兴业
近代经济
文明开化
教育
自主识记
转折点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强国
帝国主义
对外侵略扩张
明治
维新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
(日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府)
改革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讲授新知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德川幕府
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
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
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讲授新知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关史事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幕府禁令
原因①: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本)
幕府时期的日本纺织工场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讲授新知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也译作"佩里")和祖·阿博特等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定《日美和亲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原因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
讲授新知
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
1854年,美日签署《日美亲善条约》。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识图学史
倒幕运动
讲授新知
幕府统治
封建统治阶级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识图学史
知识拓展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背景
1.很多手工工场倒闭;
2.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3.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倒幕运动
讲授新知
年代
一年农民暴
动平均次数
1801-1810
9.8
1811-1820
16.6
1821-1830
13.3
1831-1840
27.9
1841-1850
12.9
1851-1860
17
1861-1867
19.4
开港通商后,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社会危机加剧。
倒幕运动爆发
倒幕运动
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
倒幕运动
时间
1868年1月
内容
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讲授新知
倒幕运动
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
前提条件: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明治维新
讲授新知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内忧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激化
社会矛盾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矛盾
导致
导致
加剧
幕府统治危机
合作探究
明治天皇
睦仁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讲授新知
2.目的:
摆脱民族危机
发展资本主义
1.时间:
1868年
3.主要人物:
4.内容: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
5.
明治天皇
根本: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性质:以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维新
讲授新知
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并分析归纳其作用。
政治方面
军事方面
经济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加强国家统一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对外侵略扩张
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提高国民素质
明治维新
讲授新知
知识拓展
加强国家统一
知识拓展
对外侵略扩张
知识拓展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相关史事
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提高国
民素质
二、明治维新的措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方面
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文化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
对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最有利(资本、
原料、市场)
A、最体现改革性质
B、影响最深远
C、巩固新政权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最具远见卓识,有
利于可持续发展
大名的
世袭领地
由中央任命官员管理的行政区域
积极
消极
影响
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讲授新知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1868-1873
32.2%

1851-1873
3.3%

1861-1873
5%

1861-1873
3.8%
积极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行“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
材料一
合作探究
1.评价明治维新
项 目
第一次
第二次
名 称
时 间
主持者
学习国
作 用
7世纪中期
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中国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
明治天皇
欧美
1868年
646年
2.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
合作探究
项目
明治维新(19中)
戊戌变法(19末)
社会背景
领导力量
国际环境
结果
3.回顾所学,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
资义发展水平较高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资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倒幕派实力强大掌握了政权
资阶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1)自由资义时期
2)西方侵略中国
(有利的国际环境)
1)向帝义过渡阶段
2)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成功
失败
合作探究
4.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
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方式
自上而下
积极作用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本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消极作用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不同点
日本面临着巨大的民族危机,维新前还经历了倒幕战争。日本明治维新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各项措施比较全面等。
俄国则没有。
合作探究
5.日本历史给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改革是强国之路。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坚持改革开放。
教育是强国之本,要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合作探究
课后活动
1840—1860年:
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日本: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侵略
1861—1880年:
中国:开始洋务运动
日本:倒幕运动、开始明治维新
1881—1900年:
中国: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
课后活动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知识回顾
课堂总结
日本在19世纪中期存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富国强兵,进行了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存在局限性,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保留了天皇制度。
板书设计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4.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掌握实权的是( 
 )
A.天皇
B.大名
C.将军
D.武士
5.1853年,一支外国舰队闯日本港口(如图),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
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
同意开放港口,日本的国门就此打开。
这支舰队应属于( 
 )
C
A.俄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D
巩固提升
6.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倒幕运动的主力是( 
 )
A.封建贵族
B.中下级武士
C.将军
D.天皇
7.“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与此内容相关的改革是( 
)
A.明治维新
B.大化改新
C.俄国1861年改革
D.戊戌变法
8.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对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积极探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D.改革没有使日本摆脱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B
A
D
巩固提升
9.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国家的性质是( 
 )
A.奴隶制
B.半封建半殖民地
C.封建制
D.资本主义
10.以下两组图示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强国成长历程中曾经经历的两组矛盾。结合史实,判断这是哪个国家( 
 )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日本
C
D
巩固提升
11.日本明治政府在1871年7月采取了一项改革,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这是哪一改革措施( 
 )
A.四民平等
B.废藩置县
C.文明开化
D.军国主义
12.某历史教师引用如图用以说明“明治维新”某一项措施,他要说明的这项措施是( 
 )
A.文明开化
B.殖产兴业
C.废藩置县
D.富国强兵
B
A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类别
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
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下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方面
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
军事方面
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
社会生活
和文化教
育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巩固提升
材料二 1874—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同时期的英国为1.7%,美国为5.2%,法国为2.1%,德国为3.5%。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才完成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想一想,材料一中的哪一项内容导致材料二所述现象的出现?
(3)根据以上相关信息,你认为上述措施对日本历史发展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是什么?
(4)通过上述措施,日本逐渐富强,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到20世纪初期,日本已经能够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成为亚洲的一个“例外”。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巩固提升
答案:(1)明治维新。
(2)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设备。
(3)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4)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②坚持改革,提倡开放;③重视教育;④国家进步、繁荣,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练习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选择题:
1.(2019年江苏南京)“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材料所述现象出现在(

A.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2019年山东德州)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为此,日本进行了哪次著名改革?(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1861年改革
D.明治维新
3.(2019年福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征兵制
D.“文明开化”
4.(2019年山东滨州)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点,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二官八省”制度
B.废除武士特权
C.提倡文明开化
D.推行租庸调制
5.(2019年河北)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6.(2019年江苏盐城)下表是1878年、1893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资本主义经济
地主经济
个体经济
1878年
约20%
约18%
约60%
1893年
约35%~40%
约17%
约45%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7.(2019年四川广安)“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且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C.日本明治维新
D.林肯解放叛乱诸州黑人奴隶
8.(2019年山东枣庄)19世纪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明治政府(

A.提倡“文明开化”B.建立新式军队C.号召“殖产兴业”D.废藩置县
9.(2019年广东深圳)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颁布了《学制》。从此日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教育系统逐渐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传统教育组织形式。这一变化体现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建立新式军队
10.(2019年四川遂宁)观察下图,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11.(2019年江苏镇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按照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由以前的封建社会变成了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导致日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百日维新
D.日俄战争
12.(2019年辽宁沈阳)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倡导技术自主思想,鼓励团队精神,建立了电气研究所、工业试验所、中央试验所等14个大型研究所和各种专业研究学会12个。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政府(

A.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
B.建立本土化的科技体系
C.倡导生活方式的文明开化
D.保留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
13.(2019年广东)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化表明日本(

A.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C.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14.(2019年四川南充)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二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殖产兴业”
15.(2019年四川巴中)探究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将“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放在一起探究,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和平与发展
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改革促进社会的进步
16.(2019年江苏常州)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改革。其直接目的是(

A.摆脱民族危机
B.实现文明开化
C.变革幕府体制
D.恢复天皇权力
17.(2019年云南昆明)下表为世界近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下表指出,这次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被得一世改革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8.(2019年辽宁大连)“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881年到1893年,工厂数目由1100家增加到3340家……”材料中“长足的发展”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A.废藩置县
B.提倡文明开化
C.殖产兴业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9.(2019年四川雅安)1889年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材料表明明治维新(

A.加强了中央集权B.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C.实现了富国强兵D.加深了日本民族危机
20.(2019年内蒙古赤峰)通过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思维导图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概括出下面导图的时代主题(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D.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二、综合题
21.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都面临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列,携手西洋诸国……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述“废旧制,立新政”的措施。
(2)面对内忧外患,年轻的天皇进行了一次改革,将日本变成了一个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请问: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来看,日本这次改革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3)明治政府制定了什么政策,使日本在改革后短短的15年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为今天成为闻名世界的经济强国、工业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1)材料一中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并概述其对日本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历史影响。
材料二
历史解释须揭示历史事件间因果关系。据下列文字和图片材料,指出日本与印度对待欧洲文明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分析导致两国相同目的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美国人培理率领的黑船舰队叩开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深切感受到了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距。培理率领的舰队中有两艘黑色的近代蒸汽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见到。“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黑船来航对日本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材料一中面对黑船来航的巨大冲击,日本是如何应对的?
材料二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为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2)材料二体现了日本社会的变化,从中找出一例。这些变化和日本历史上发生的什么事件有关?随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
材料三
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发达的欧洲列强处于同等水平,而且远远超过了俄国。
——【英】H.G.威尔斯《世界史纲》
(3)材料三中“它”指哪个国家?这一国家通过哪一改革成为“彻底西方化的民族”?
材料四
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4)“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办失生机活力。”请用一个史实来说明这个观点。(要求史实及影响叙述清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教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
教学难点:日本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来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主力,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师解释:明治维新
明治: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
(日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府)
维新:改革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教师展示图片,介绍德川幕府统治:
3.教师提问:德川幕府实行了什么政策?有何影响?
(1)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2)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4.教师提问:美国是如何打开日本的国门的?
(1)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也译作"佩里")和祖·阿博特等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定《日美和亲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
目标导学二:倒幕运动
1.教师:倒幕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背景:
(1).很多手工工场倒闭;
(2).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3).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2.教师:如何发起的?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总结倒幕运动的时间、过程、内容等知识点。
时间:1868年1月
内容: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目标导学三:明治维新
1.【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学生小组探讨回答,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讲解。
2.【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并分析归纳其作用。
学生根据表格填写,教师总结。
3.【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影响:
积极:
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
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4.回顾所学,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
5.【合作探究】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异同点?
6.日本历史给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改革是强国之路。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坚持改革开放。
教育是强国之本,要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日本在19世纪中期存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富国强兵,进行了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存在局限性,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保留了天皇制度。
从以上整个设计过程可以看出,我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和定位就是创设一个新的学学习情境,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并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只是起了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做到了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但不指令,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练习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选择题:
1.(2019年江苏南京)“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材料所述现象出现在(

A.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资金投入办实业。”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内容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拥有无限权力。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C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2019年山东德州)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为此,日本进行了哪次著名改革?(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1861年改革
D.明治维新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故D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进行的改革,故A不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属于俄国的改革,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3.(2019年福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征兵制
D.“文明开化”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文明开化”。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推动了日本教育的发展,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政治方面,B项是经济方面,C项是军事方面。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4.(2019年山东滨州)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点,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二官八省”制度
B.废除武士特权
C.提倡文明开化
D.推行租庸调制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欧化”可知,近代日本向西方国家学习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所以C项符合题意;AD项是“汉化”措施,B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不是“欧化”的主要措施。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5.(2019年河北)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是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6.(2019年江苏盐城)下表是1878年、1893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资本主义经济
地主经济
个体经济
1878年
约20%
约18%
约60%
1893年
约35%~40%
约17%
约45%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1893年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所占比例上升,地主经济和个体经济所占比例下降,引起这些变化是因为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导致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符合题意,A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措施,C项是军事方面的措施,D项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不是导致日本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例上升的直接原因,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2019年四川广安)“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且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C.日本明治维新
D.林肯解放叛乱诸州黑人奴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推翻德川幕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的“改造国家”的事件是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德川幕府”即日本明治维新前掌握实权的将军。即可判断出该事件为日本明治维新。
8.(2019年山东枣庄)19世纪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明治政府(

A.提倡“文明开化”B.建立新式军队C.号召“殖产兴业”D.废藩置县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西化的现象。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改变日本原有的服饰传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建立新式军队、号召“殖产兴业”、废藩置县,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9.(2019年广东深圳)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颁布了《学制》。从此日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教育系统逐渐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传统教育组织形式。这一变化体现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建立新式军队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颁布了《学制》。从此日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教育系统逐渐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传统教育组织形式。”反映了日本在教育方面的改变。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有,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C项符合题意;废藩置县是政治方面的措施,A项不合题意;殖产兴业是经济方面的措施,B项不合题意;建立新式军队是军事方面的措施,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C。
10.(2019年四川遂宁)观察下图,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教育”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故D符合题意;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故A不合题意;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1.(2019年江苏镇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按照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由以前的封建社会变成了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导致日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百日维新
D.日俄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由以前的封建社会变成了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B符合题意;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百日维新发生在中国,故C不符合题意;日俄战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2019年辽宁沈阳)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倡导技术自主思想,鼓励团队精神,建立了电气研究所、工业试验所、中央试验所等14个大型研究所和各种专业研究学会12个。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政府(

A.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
B.建立本土化的科技体系
C.倡导生活方式的文明开化
D.保留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开始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日本出现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这场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题干描述反映了日本政府建立本土化的科技体系,以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选项B符合题意;明治维新并没有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而是加强中央集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文明开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明治维新保留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主要体现在政治上权利集中在中下级武士,一些大名手中,经济上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2019年广东)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化表明日本(

A.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C.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19世纪70年代起”以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上: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而材料所述变化正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之一提倡文明开化的表现,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4.(2019年四川南充)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二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殖产兴业”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材料中提到的国家都属于西方国家,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积极学习西方。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5.(2019年四川巴中)探究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将“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放在一起探究,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和平与发展
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改革促进社会的进步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巩固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所以将“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放在一起探究,探究的主题应该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B符合题意;美国内战不符合和平与发展,A不符合题意;美国在独立战争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C不符合题意;美国内战不属于改革,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6.(2019年江苏常州)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改革。其直接目的是(

A.摆脱民族危机
B.实现文明开化
C.变革幕府体制
D.恢复天皇权力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闭关锁国的封建幕府统治之下,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接踵侵略日本,使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富国强兵。日本政府实行明治维新。A项符合题意;实现文明开化、变革幕府体制是明治维新的内容,排除BC两项;倒幕运动胜利的表现恢复天皇权力。排除D项。故选A。
17.(2019年云南昆明)下表为世界近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下表指出,这次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被得一世改革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实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发展近代工业;在文化上实行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由封建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选项B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发生在俄国;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2019年辽宁大连)“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881年到1893年,工厂数目由1100家增加到3340家……”材料中“长足的发展”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A.废藩置县
B.提倡文明开化
C.殖产兴业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答案】C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殖产兴业”,导致材料中“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C符合题意;A属于政治上措施;B属于风俗上的改革;D属于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改革。A、B和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2019年四川雅安)1889年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材料表明明治维新(

A.加强了中央集权B.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C.实现了富国强兵D.加深了日本民族危机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说明日本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的同时,保留了本国的传统文化,B符合题意;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中没有提及,A不符合题意;富国强兵属于军事方面的改革,材料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明治维新加深了了日本的民族危机,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019年内蒙古赤峰)通过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思维导图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概括出下面导图的时代主题(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D.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所以B符合题意,ACD三项军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展。
二、综合题
21.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都面临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列,携手西洋诸国……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述“废旧制,立新政”的措施。
【答案】(1)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可知: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它的措施有: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面对内忧外患,年轻的天皇进行了一次改革,将日本变成了一个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请问: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来看,日本这次改革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2)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如没有“自上而下”四个字,则不给分)改变了日本封建落后的面貌,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解析】(2)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改革为明治维新,其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从民族独立的角度看,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封建落后面貌,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3)明治政府制定了什么政策,使日本在改革后短短的15年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为今天成为闻名世界的经济强国、工业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答案】(3)殖产兴业,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
【解析】(3)结合所学可知,通过明治维新中“殖产兴业,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一措施使得日本在改革后短短的15年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为今天成为闻名世界的经济强国、工业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1)材料一中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并概述其对日本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历史影响。
【答案】(1)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解析】(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1868年明治政府进行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材料二
历史解释须揭示历史事件间因果关系。据下列文字和图片材料,指出日本与印度对待欧洲文明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分析导致两国相同目的的主要原因。
【答案】(2)学习;反对。赢得民族独立。列强侵略;民族意识觉醒。
【解析】(2)依据车辆“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和图片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与印度对待欧洲文明的不同态度是学习和反对;共同目的是赢得民族独立,列强侵略;民族意识觉醒是导致两国相同目的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3)明治维新。
(4)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推动社会进步;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杰出人物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等。(答出其中之一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解析】(3)根据材料三“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要发展,要建立先进的制度;改革要符合国情等。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美国人培理率领的黑船舰队叩开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深切感受到了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距。培理率领的舰队中有两艘黑色的近代蒸汽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见到。“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黑船来航对日本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材料一中面对黑船来航的巨大冲击,日本是如何应对的?
【答案】(1)面对民族危机,日本决心全面向西方学习,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民族危机,日本决心全面向西方学习,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材料二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为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2)材料二体现了日本社会的变化,从中找出一例。这些变化和日本历史上发生的什么事件有关?随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
【答案】(2)穿洋服(或饮食结构改变:吃牛肉、饮葡萄酒;说英语)。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幕府时代禁食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可知,体现的日本社会的变化有穿洋服或饮食结构改变:吃牛肉、饮葡萄酒;说英语等。这和明治维新有关。随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三
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发达的欧洲列强处于同等水平,而且远远超过了俄国。
——【英】H.G.威尔斯《世界史纲》
(3)材料三中“它”指哪个国家?这一国家通过哪一改革成为“彻底西方化的民族”?
【答案】(3)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可知,“它”指日本;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日本于19世纪中期进行的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材料四
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4)“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办失生机活力。”请用一个史实来说明这个观点。(要求史实及影响叙述清晰)
【答案】(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停滞、倒迟,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清朝、日本闭关锁国只列举一例即可。国家/时期封闭的表现及影响,叙述清晰,如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落后“清朝”“闭关锁国”“落后”为采分点)。
【解析】(4)依据材料四信息分析可知,“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办失生机活力。”如: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停滞、倒迟,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或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