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精品资料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母亲》精品资料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8 16:20:0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98/V16468.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468.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训练
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穈先生(mí) 广漠(mò) 捞着(lāo) 嬉戏(xī)
B.掷铜钱(zhì) 厌恶(wù) 摹画(mó) 管束(sù)
C.眼翳病(yì) 抽屉(tī) 容忍(rónɡ) 泡茶(pào)
D.文绉绉(zhōu) 绰号(zhuō) 牢骚(sāo) 锁匙(shī)
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A.卑劣,不道德。( )
B.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
C.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
3.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_______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_______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_______我,然后_______,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A.严厉 教育 责备 惩罚
B.严肃 教育 责骂 惩罚
C.严肃 教训 责骂 刑罚
D.严厉 教训 责备 行罚
4. 文学常识填空
(1)“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
诸葛亮、刘备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几个:____________,你还知道里面哪些文角的名字吗?____________
(2)“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
史文恭、花荣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试说出与他们有关的回目或典故:____________ 。
5.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__________。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6.对文中第一句中“野蛮的孩子”一语,我们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麇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 ”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7.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文绉绉:
庶祖母:
8.第一段画线句中,“我”“羞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段中说“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可后文又写到十一二岁时做戏的情景,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描写“组织戏剧班”一段中运用“居然”一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标题是“我的母亲”,可文章开头只字未提母亲,只写了童年生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慈母,我的严师。
12. 选文第1段就全文来说,在内容与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13. 选文第2段说母亲重罚“我”后,却“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说明母亲有怎样的性格?
14. 选文第3段中有一处语序有问题,请用横线划出来,然后写出正确语序,并说明理由。
答:正确的语序是:
理由是:
15. 选文后两段是什么关系?并概括该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
16.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也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你认为选文中母亲的爱表现形式有哪些?请分别加以归纳。
答:
参考答案
1.D
2.A.下流 B.翳 C.文绉绉
3.B.
4.(1)《三国演义》《水浒传》
5.C
6.“野蛮”一词,在文中并无贬义。“野蛮的孩子”主要指那些身体健康、淘气、敢于冒险的孩子。
7.
绉绉:文雅的样子。
庶: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文中指祖父的妾。
8.因为“我”觉得这样大失“先生”的身份。
9.不矛盾。前句中“可算是”并不表示绝对,是“可说是”之意,而且“我”做戏通。常也只是文角,所以不矛盾。
10.“居然”写出儿童天性的不可泯灭,终于能够冲破层层束缚“活泼”一回。
11.写童年生活的枯燥,既是对往事的惋惜,也为后文写母亲的教诲作铺垫。
提示:此题要先分析全文结构之间的关系,再结合作者的常用写作手法来思考。
12. 选文第1段,就全文而言,在内容上的作用是引出主题,由前3段对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的描写,引到对母亲的描写;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13. 说明母亲刚强(好强)的性格。
14. 正确的语序是: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理由是:由文章内容看,先写了母亲严厉地教育“我”,再写了她对“我”的慈爱。
15. 总分关系。先说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及教育态度,再具体举例。
主要内容:母亲对“我”很严厉,不允许“我”犯错。
16. 表现形式:“严”“爱”分明。对“我”做人管教严厉;对“我”的关心疼爱又是毫不吝惜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
云南省泸水县民族中学段国春制作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胡适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4.学会珍惜母爱,学会回报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意,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提炼母亲的品性和特点。
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作者简介
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是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曾荣获三十五项美国博士桂冠。
胡适(1891~196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检查自学效果
1、理解下列词语
文绉绉( ):
翳( ):
龌龊( ):
下流:
管束:
轻薄:
zhōu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wò chuò
不干净,脏。比喻人品质恶劣;或形容气量狭小,拘于小节
这里指卑鄙、不道德的意思
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言语举动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2.文章结构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4.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小结: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合作探究
1.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2. 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3.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真是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4. 朗读最后一部分,说说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
感谢母亲。
5. 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
首先,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就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
其次,文章是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拓展延伸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早训、催上早学
重罚、舔病眼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
受气,忍耐、悲哭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
严厉
慈爱
仁慈、温和
气量大、性子好
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让我们一起倾听《烛光里的妈妈》,用我们的真挚感情,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的感激。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98/V16468.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468.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胡适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4.学会珍惜母爱,学会回报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意,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提炼母亲的品性和特点。
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万千儿女心灵的归属。沉甸甸的爱从父母手上接过,暖融融的情从父母身上获得。一个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父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对正直、善良、勤劳、乐观的父母,这样的家庭人就是心灵的天堂和成长的源泉。愿你在美文中得到心灵的净化,来报答父亲母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著名学者胡适的文章《我的母亲》。
二、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是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曾荣获三十五项美国博士桂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四、检查自学效果
1.理解下列词语
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翳(yì):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龌龊(wòchuò):不干净,脏。比喻人品质恶劣;或形容气量狭小,拘于小节
下流:这里指卑鄙、不道德的意思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轻薄:言语举动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2.文章结构: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4.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小结: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五、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文绉绉的;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喜欢看书、只学得了读书、写字;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明确:
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
感谢母亲。
5.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六、拓展延伸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小结
七、结束语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让我们一起倾听《烛光里的妈妈》,用我们的真挚感情,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的感激。
八、板书设计
早训、催上早学严厉
重罚、舔病眼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
受气,忍耐、悲哭气量大、性子好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