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本课课标要求: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珍妮机、瓦特和蒸汽机、斯蒂芬森和火车等故事,多方面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历史意义,提高从课本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历史材料看,提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
(3)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形象地理解技术革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的发明创造来源于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坚持不辍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当下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中机遇与挑战。
通过探讨工业文明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得出科技是一柄双刃剑。注意到发展科技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教材内容分析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工业化文明的新时代,不仅是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概过程,重点突出了三个领域的发明成就。第一目“纺织技术的革新”,介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棉纺织工业领域里首先出现的技术发明和革新创造;第二目“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瓦特的发明,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介绍了工业革命下生产方式的飞跃;第三目“火车与铁路”,介绍了斯蒂芬森和铁路时代的到来的概况,最后简单介绍了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完成。
本课在初中九年级世界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知识点于教材中的很多重要内容具有承接的作用,不可删减。(1)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政治前提。(2)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19世纪中期俄日改革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大,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3)与此同时也使无产阶级的
队伍日益壮大,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初中九年级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乐于表现,通过初中两年多的历史学习,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但他们对于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历史知识的储备和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深度。
五、教学策略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前搜集中心人物瓦特和斯蒂芬森等相关资料,课堂上分小组合作完成问题探究,加强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课后进行查找资料,继续探讨工业革命对人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影响。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现代工厂制度。
七、教学工具:多媒体
八、教学方法
1、教法:
主要通过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
讲授法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讲解本课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科学的认识。
演示法:运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我会在课堂上用ppt展示一些图片、资料,启发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理解资料所反映的内容,并与所学知识相联系。
讨论法:对于本课的重难点,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针对学生的学情而言的。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内容,同时,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历史理论的理解力,但其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仍然有限,针对学生情况,本课我运用了以下这些学习方法:史料分析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法、讲授法与讨论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
九、教学课时
:
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任务:预习的任务可以完成下列填空;也可学生自行安排完成自己定的预习任务。
1、纺织技术的革新
①、背景: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
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②、珍妮机的发明:1765年,
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①、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
。
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②、
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工厂规模也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
最终确立。
3、火车与铁路
①、1825年,由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火车载着450名乘客,以24千米的时速行驶,标志着
的开始。
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
”。到
世纪中期,
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
3、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
、
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二)阐述课程标准: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三)讲述课程内容
1.第一领域:纺织技术的革新-(工业革命的前提、直接因素;一系列机器的发明。)
2.第二领域:动力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广泛应用)、(从工场到工厂)
3.第三领域:交通运输技术的革新-(生产力、城市化和环境问题及补充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四)导入新课:
观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视频
教师讲解:刚才看的视频,揭开了人类历史新的一页。
正如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次革命是?
学生回答:工业革命
教师过渡:对!就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多媒体打出课题/板书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五)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通过预习你知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学生回答:英国
教师提问: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合作探究】:
(学生)请同学们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政治前提和条件)?
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国还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占优势。由于英国的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教师)作如下总结,要求学生做笔记: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政局较稳定;
(2)市场迫切需求: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直接原因)(多媒体展示)
2、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
教师提问:工业革命首先是在什么行业之中进行的?
学生回答:棉纺织部门。
教师讲解:棉纺织分为纺线和织布两个环节。
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的飞梭、珍妮机等图片实施教学: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棉纱供不应求,人们开始想方设法提高棉纱产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次能纺出多根纺线的纺纱机——“珍妮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注意飞梭只是一个零件,不能做为机器使用开始的标志。
教师过渡:珍妮机的出现引发了纺织部门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同时也引发了其他生产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制约生产的不在是机器问题,而是动力问题。
3、动力领域的技术革新
学生介绍:詹姆斯·瓦特,英国发明家,小时候体弱多病,主要的教育都是在家里完成,从小就表现出了精巧的动手能力以及数学上的天分。
《瓦特与茶壶的故事》广为流传,瓦特意识到蒸汽的力量,由此引发了他对蒸汽的兴趣并导致了对蒸汽机的改进。
教师介绍:瓦特1765年,制造出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获得第一项专利。1781年,使蒸汽机真正成为通用的原动机,获得第二项专利。1782年,再次提高热效率,获得第三项专利。1784年,高压蒸汽机综合组装获得第四项专利。1790年,发明气缸示工器。
教师着重强调学生课本上标注:1785年,英国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性发明”。)
展示蒸汽机工作原理。并创设问题情境:蒸汽机比起人类原来使用过的原动力相比,它有哪些优越性?
师生互动得出:蒸汽机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②动力强大;③便于机器的使用和推广。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教师继续创设问题情境:动力的变化会给工厂的选址带来哪些变化?
同学们讨论:厂址告别乡村,选择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城市地区。
学生自主探究;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
②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教师总结: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4、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新:
情境问题过度:“蒸汽时代”后,工厂的选址广泛了,机器的运转也可昼夜不停了,因此生产的产品就大大增多了。面对堆积如山的产品,那些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满足运输的需要吗?如何解决?
学生介绍:斯蒂芬森,英国工程师。因家庭窘迫,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很小就出来做工,但他坚持一边工作边上夜校和自学。1813年,他开始研制能在煤矿使用的蒸汽机车。1825年,他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在1829年的一次蒸汽机车比赛中,斯蒂芬森的新机车“火箭号”获胜。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法、德、美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教师介绍:(1)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在英国试车获得成功。“旅行者号”牵引着6节煤炭车厢,20节挤满450名乘客的车厢,载重达90吨,时速约24公里,由斯蒂芬森亲自驾驶。随着一声鸣叫,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2)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教师创设情境问题:
想一想
假如各位有幸成为它的第一批乘客,谈谈感受。(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对生活】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对生产】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教师补充:美国富尔敦和他的蒸汽机做动力机械的轮船。
教师介绍: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
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拓展:由英国扩展到法、美国、德国等。
学生记录: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5、工业革命的影响。
【探究讨论】?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在农业社会,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和黑夜作息的分界,日出和日落是时间的尺度。
工业化以后,劳动者不再按照自然界的昼夜交替或人体的生物钟作息,而是完全服从于资本的需要和机器的要求。日出日落失去意义,钟表应运而生,人们的时间观念一下强了起来。田园诗般的悠闲生活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紧张生活。
材料三: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
时间
1750年
1800年
1850年
城市人口(%)
21.0%
27.5%
52.0%
农村人口(%)
79.0%
72.5%
48.0%
——荻茨《英国经济史》
材料四 ……大工业在其源地继续发展下去的同时,全世界大工业已经开始发展。它在大陆上出现了。它的历史不再是英国的历史,它的历史已成为欧洲的历史了,后来又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一)师生互动得出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厂制度兴起
②生活方式变化。
③工业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
【探究讨论】?
材料一:19世纪中叶伦敦一家报纸报称:“泰晤士河在工业革命前水清鱼多,是水禽栖息和豪门宴饮的理想场所,是英国人的生命之河。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该河的水质迅速恶化,病菌孽生,鱼类几乎绝迹。河水的污染还使伦敦奇臭难耐。”
材料二:
(二)学生回答:工业革命消极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教师提问:如何认识或评价工业革命的影响。
师生互动得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应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三)历史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
2.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结语
面对当前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对我们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祖国的未来,同学一定勤奋学习为将来自己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最新科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做好准备。
6、本课小结
原因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政局稳定。
直接因素: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首发
英国棉纺织业
发明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蒸汽机
交通运输技术成就---英国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完成标志——大机器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英法美德)
影响
积极影响——生产力、城市化进程、社会转型
消极影响----污染环境,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7、评测练习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A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的是(
C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B.凯伊发明飞梭
C.瓦特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火车的出现
3.下列发明家,发明火车的是(
D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富尔顿
D.史蒂芬森
4.19世纪中期,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先进的国家应是(
B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5、15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其中解决动力问题的发明是:(
B
)
A.珍妮纺纱机
B.万能蒸汽机
C.“旅行者”号机车
D.汽车
6、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商业营运。”文中的交通工具是指(
B
)
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
7、早在15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密切联系( B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内燃机的发明
D.原子能的利用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英国工业产值示意图。
英国生铁产量表
英国棉花加工量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现象:英国的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有了明显增长。原因: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2)材料二所述表明英国的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
答案:(2)工业革命推动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3)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经济发展进步的同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之路。
十一、学习延伸:
1、如何认识或评价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应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
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呢?
答案提示:①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③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多且跳跃性强,但本课整节课收放自如,课堂问题设置有层次性,难易适中。既体现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又结合了教材内容又具有时代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如果本节课能制作成更为简单的课件,学生更容易吸收,课堂容量也大。
十三、课后学生的自我评价设计
1.本课的自主学习结果
算一算:完成课上问题的成功率为_____%
想一想:在完成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比例。
独立解决:
%
②合作解决:
%
2.在本课的学习中,你增长的历史素养有:
(请在你的选择前打“√”,并在其后的横线上填写你在本课相应项目的内容)
□A.从课内外的历史材料中收集资料,再现历史时空,重现历史、解读历史,如
□B.分析和综合历史阶段特征,培养运用历史观看问题的能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唯物史观看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从历史材料中认识历史,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国家情怀,如
□F.发问质疑,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课学习中自己的表现及感想:
①.在合作学习中,我认为自己的表现:很好□尚可□不好□
②.在本课的学习中,是否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是□否□)?如“是”,老师和同学关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此,我感到:自豪□
自责□
无所谓□
其他□
③.本课涉及
的情况。其中你最感兴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本课涉及的内容中,你最感枯燥的是:_________
___
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学完本课后自己的感想是:
PAGE
6(共55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学科
九年级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生产领域里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革命性变化。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最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兴起。是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
手工劳动
大机器生产
想想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材料一:著名学者钱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大国崛起》
想想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解读:促使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因素是市场的需求。
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政局稳定
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直接因素
开始行业:
棉纺织业
棉纺织业的两个环节
①纺纱
②织布
纱锭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他在机梭底下装上轮子,织工只要拉动牵引梭子的细绳,就能使机梭飞快地穿过织机下方的木板,把棉线从这头带到那头。飞梭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快。
飞梭将织布的速度提高了3倍多。过去是3个人纺线供一个人织布,现在是一个织布工需要10-15个纺线工。飞梭还克服了织机原有的缺陷、能够织出较宽的布幅。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珍妮纺纱机是英国哈格里夫斯于1765年发明的。他受踢翻的纺车的启发,将平卧的纱锭改为竖立,设计并制造出有八个纱锭的机器(即多轴纺纱机)。一个熟练的珍妮机操作者与8个妇女用旧式纺车纺出的纱线同样多且速度还快。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1765年
经过改进后“珍妮机”,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直接引发了生产上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
时间
(18世纪)
发
明
动
力
特
点
1764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
机
水力织布机
人
力
水
力
水
力
水
力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生产领域一系列机器发明的出现,......
詹姆斯·瓦特,英国发明家,小时候体弱多病,主要的教育都是在家里完成,从小就表现出了精巧的动手能力以及数学上的天分。
《瓦特与茶壶的故事》广为流传,瓦特意识到蒸汽的力量,由此引发了他对蒸汽的兴趣并导致了对蒸汽机的改进。
修
从
理
工
到
发
明
家
动力技术革新
“当年格拉斯哥大学把修理一台纽可门蒸汽机的工作交给我,在修理的过程中,我深感它的不足,所以决心研制一种性能比较好的蒸汽机。”
——瓦特
动力技术革新
动力技术革新
进
改
的
蒸
汽
机
1765年,制造出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获得第一项专利。
1781年,使蒸汽机真正成为通用的原动机,获得第二项专利。1782年,再次提高热效率,获得第三项专利。
1784年,高压蒸汽机综合组装获得第四项专利。
1790年,发明气缸示工器。
26年完成改良蒸汽机——工匠精神
蒸汽机带动机器的原理
(2)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动力技术革新
纺织部门
化工、印刷
冶金、采矿
(3)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
(1)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动力技术革新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全球通史》
人力、畜力
水力、风力
蒸汽动力(
)
煤炭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①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
现代工厂出现制度
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用1000多人。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②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手工工场
机器工厂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面对堆积如山的产品,那些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满足运输的需要吗?如何解决?
“蒸汽时代”后,工厂的选址广泛了,机器的运转也可昼夜不停了,因此生产的产品就大大增多了。
例如:1785年,第一批新设计的蒸汽机交付到纺纱厂使用,纱锭产量由原来的300-400只,上升到了10000只。………等等大量的工业品被生产出来,工厂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呼唤:交通运输技术革新
斯蒂芬森,英国工程师。因家庭窘迫,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很小就出来做エ,但他坚持一边工作边上夜校和自学。1813年,他开始研制能在煤矿使用的蒸汽机车。1825年,他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在1829年的一次蒸汽机车比赛中,斯蒂芬森的新机车“火箭号”获胜。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法、德、美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火
车
父
之
交通运输技术革新
(1)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在英国试车获得成功。“旅行者号”牵引着6节煤炭车厢,20节挤满450名乘客的车厢,载重达90吨,时速约24公里,由斯蒂芬森亲自驾驶。随着一声鸣叫,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
。
交通运输技术革新
蒸汽机车:火车
工作原理
(2)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火车与铁路
路
铁
时
代
到1851年,英国已经拥有22个铁路网络,铁路总长度约13000公里,相当于今天中国6条京广铁路。
1870年,全世界铁路长度已经超过了20万公里。
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
【对生活】
【对生产】
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想一想
假如各位有幸成为它的第一批乘客,谈谈感受。(有什么影响)
(3)铁路时代到来影响:
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交通运输技术革新
富尔敦和他的轮船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
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的织布工厂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意志
俄国
日本
奥地利
工业革命的扩展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工业革命的影响
影响
以英国为例
1800年
5200万磅
1840年
45590万磅
2.5万吨
14万吨
1720年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1840年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农业社会,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和黑夜作息的分界,日出和日落是时间的尺度。
工业化以后,劳动者不再按照自然界的昼夜交替或人体的生物钟作息,而是完全服从于资本的需要和机器的要求。日出日落失去意义,钟表应运而生,人们的时间观念一下强了起来。田园诗般的悠闲生活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紧张生活。
生活方式变化
时间
1750年
1800年
1850年
城市人口(%)
21.0%
27.5%
52.0%
农村人口(%)
79.0%
72.5%
48.0%
问题:依据表中数据,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
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19世纪中叶伦敦一家报纸报称:“泰晤士河在工业革命前水清鱼多,是水禽栖息和豪门宴饮的理想场所,是英国人的生命之河。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该河的水质迅速恶化,病菌孽生,鱼类几乎绝迹。河水的污染还使伦敦奇臭难耐。”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呢?
1.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
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如何认识或评价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应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工业革命的启迪: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六.“工业革命”小结:
原因
时间
首发
发明
影响
君主立宪提供制度保证(根本)
市场需求呼唤技术变革(直接)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英国)
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蒸汽机
完成标志——大机器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英国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对欧美——生产力、城市化进程、社会转型
对世界——资本主义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A
课堂检测
2.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的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B.凯伊发明飞梭
C.瓦特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火车的出现
C
3.下列发明家,发明火车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富尔顿
D.史蒂芬森
4.19世纪中期,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先进的国家应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D
B.
5、15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其中解决动力问题的发明是:(
)
A.珍妮纺纱机
B.万能蒸汽机
C.“旅行者”号机车
D.汽车
6、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商业营运。”文中的交通工具是指:(
)
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
B
B
7、早在15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密切联系(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内燃机的发明
D.原子能的利用
B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展馆——水晶宫
工业革命的盛宴
思考:第一届世博会上,英国可能展示什么?
?
一、在第一次世博会上同学们看到了以下几种机器,请写出它们的发明者。
图一 珍妮机
图二 火车机车
图三 蒸汽机
?
?
?
1、哈格里夫斯。
2、斯蒂芬森。
3、瓦特。
14
万
吨
3240
万
吨
1.7万吨
380万吨
1740年
1840年
1764年
1840年
英国生铁产量表
英国棉花加工量表
3000
万
吨
260万吨
1770年
1836年
英国煤炭产量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英国工业产值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现象:英国的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有了明显增长。原因: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2)材料二所述表明英国的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2)工业革命推动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3)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经济发展进步的同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