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白
天姥(mǔ )山,位于浙江省新昌县东南30公里,由拨云尖、细尖、大尖等群山组成。景点有会墅岭、古驿道、天姥龙潭、万马渡、桃源仙境等。唐李白、杜甫等追慕前贤高情,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遂使天姥山成为人们无限向往的神奇仙景。1993、1994和1999年,三次国际唐代文学和唐诗研究会在新昌召开,海内外130多家报刊杂志都报道了新昌天姥山胜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天姥仙山----拨云尖
天姥入梦
云海漫漫
天姥远眺
仙雾弥漫
仙界云宇
半壁见海日
湖光山色
天姥龙潭
镜湖风光
镜湖扬波
古驿道
世外桃源
千岩万转
千姿百态
天姥连天
迷花倚石
流连忘返
镜湖渔歌
天姥日出
岩泉龙吟
白雪皑皑
天姥银华
“诗仙”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 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的诗,酒,剑。
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酒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
剑客:“他十七好剑术,曾经仗剑去国”,而且写下了“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锦。” 。
对于李白的诗、李白的酒、李白的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
余光中《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 飞扬跋扈为谁雄
?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
?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 长安却早已陷落
?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 接你回传说里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静夜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子夜吴歌》
《将进酒》
《月下独酌》
李白
写作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yún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作本诗,借以表白心情。
解 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
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
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给画线字注音
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
脚著谢公屐
石扉
澹澹
訇然
魂悸
.
yíng
shàn
lù
zhuó jī
fēi
dàn
hōng
jì
mǔ
译文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象麻一样。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听朗诵,抓住“梦游”二字,以时间为序,划分全诗层次。
思路结构:
入梦缘由 现实天姥,高大雄峻
梦游历程 梦到剡溪,清幽寂静
白天景象,壮美奇绝
夜间景象,离奇险怪
神仙洞府,灿烂辉煌
仙人盛会,其乐融融
梦境消失,无限留恋
惊梦长叹 蔑视权贵,反抗现实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入梦缘由
惊梦长叹
瀛
洲
难
求
天
姥
可
睹
夜
间
奇
景
登
山
快
景
镜
湖
幽
景
仙
界
胜
景
安
能
摧
眉
折
腰
行
乐
亦
如
此
梦中美景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游之
瀛洲
难求
天姥
可睹
峻拔雄伟
对比
夸张
衬托
联想对比
以虚衬实
烟涛微茫
向天横
拔五岳
掩赤城
倾天台
由
热情
向往
壮美雄奇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游之
魂飞
剡溪
山脚
着屐
登山
山上
景
湖月
渌水
清猿
云梯 花石
海日 天鸡
叠岩 岩泉
凄清幽静
夸张
心驰
神往
流连
忘返
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游之
洞天
仙境
魂归
枕席
景
神奇壮丽
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
洞天雷
洞天门
洞天境
洞天仙
魂魄动
起长嗟
惟枕席
失烟霞
想象
夸张
回到现实
豪迈气概
直抒胸臆
内容
事件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游之
世事痛苦
追求乐土及时行乐
蔑视权贵
憎恨现实
敢于反抗
吟
梦
游
吟
魂飞剡溪
着屐登山
洞天仙境
魂归枕席
凄清幽静
壮美雄奇
神奇壮丽
和穆陆离
憎恨现实
苦闷惆怅
天
姥
仙
境
现实
梦境
现实
主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揭示主旨,表现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中心思想:
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黑暗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表现了作者蔑视权贵的精神。
消极因素:
诗人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和逃避现实的思想,表现出消极的一面。这是作者在当时社会里陷入重重矛盾之后无可奈何的解脱。
艺术特色:
1、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
2、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
3、语言精炼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的笔墨写梦境?
明确:写梦中仙境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