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文档属性

名称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0-23 11:3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2009.3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课时)
⑴传导过程:
⑵传导形式:
局部电流
可以是双向的
刺激
⑶传导特点:
刺激→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 又刺激相邻未兴奋部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例题: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 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突触的信号传递
A神经元轴突兴奋
突触小体
其内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突触后膜兴奋
B神经元兴奋
A
B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信号形式
传导速度
实质
特点
兴奋传导的两种方式的比较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元间的传递
信号形式 生物电 神经递质
传导速度 快 慢
实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特点 双向性 单向性
C

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_________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下图表示某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发生兴奋或抑制
a
b
c
小游戏
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腿部肌肉放松,并且不触及其他任何物体。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上面那条腿膝盖下的韧带,此时观察小腿的反应。
反射
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 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脑和脊髓
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的区别?
1、神经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调节某一生理功能的神经细胞群。
辨析
2、中枢神经是指脑和脊髓。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感受器
反射弧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
(信息的分析和综合 并产生 新的兴奋)
(传导兴奋至效应器)
(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 :
请你描述膝反射的过程。
例:手偶然碰到针尖后,会发生缩手反射。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
B、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C、缩手和疼痛同时发生
D、此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
当你的手触摸到尖利的物体时,你会先缩手还是先感到疼痛?
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动物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就有的反射。
动物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学习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 出生后获得
神经中枢 低级,位于脊髓 高级,位于大脑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永不消退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
举例 吃梅止渴 望梅止渴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请据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回答:
(1)图中反射弧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依次为图中的        (用序号回答)
(2)图中所示包含神经突触    处,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将    。
(3)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如果在E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则B点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电流计指针发生 次偏转。
④③②①

增加
外负内正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②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
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