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2 22: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练习卷
★基础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10分)
jīng
huāng
shā

yōng
dài
liú
tǎng
fèi
huà










chén



zāo
gāo
péng
pài
páo
xiào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狞笑(níng)
搀扶(chān)
嗜好(shì)
摘得桂冠(guān)
B.祭奠(diàn)
搁板(gē)
蜷缩(quán)
忐忑(tǎn
tè)不安
C.蹿上(cuān)
眼睑(jiǎn)
黧黑(lí)
汹涌澎湃(pài)
D.魁梧(wú)
放肆(sì)
寡妇(guǎ)
湿淋淋(līn)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抱怨
倾听
势不可当
指手划脚
B.拥带
惊慌
心惊肉跳
自做自受
C.敲门
忧虑
神志不清
不假思索
D.搀扶
呻吟
跌跌幢幢
惊慌失措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的作品被称为“十月革命的镜子”。
B.小说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C.《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D.谈歌的《桥》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5.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4分)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①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②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


③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④我嘛……缝缝补补……


6.关于下面这段话,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嗯①,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②,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③,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A.语气词“嗯①"表示征求意见。
B.语气词“嗯②"表示忧虑。
C.语气词“哦③"表示作出决定。
D.“哦③”读“ó”。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这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是作者将主人公面对生活的诸多挫折时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B.“好家乡”举办15年店庆,有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纷纷抢购。
C.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D.
两朝帝师翁同龢不但书法成就极高,而且在政坛上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深思着。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9.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是(
)(2分)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10.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顿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来之感。
②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
③亭前的树上,雪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
④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
⑤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
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④⑤①  C.⑤①②③④  D.⑤③②④①
11.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一个错别字,一个错标点,三处语病)(5分)
?为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淮安市积极唱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目标?。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①《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
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把
让给别人,把
留给自己,将村民们送上了生命之桥。
②《穷人》一文按照
的顺序,以
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写了
的故事,表现了渔夫和桑娜
的美好品质。
③《在柏林》是美国作家
的作品。全文采用了
表现手法,通过写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
,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文章结尾“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一句的作用是

④《回乡偶书》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

”两句描写了诗人回到家乡遇到儿童的情景。
★阅读理解
(一)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而身为宋国笑



④冀复得兔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2分)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分)
(二)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购已惠及千家万户。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买到心仪的商品。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我们总要拆开“厚重”的包装: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才能见到自己购买的商品。
一位网店商家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有时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远超过商品本身。
材料二:2016年10月,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快递运单约207亿枚、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封套约31.05亿个、包装箱约99.22亿个、胶带约169.85亿米、内部缓冲物约29.77亿个。该报告称我国快递包装年耗材用量十分惊人,仅包装使用的胶带总长,就可以绕地球赤道约425圈。
1.
“材料一”用
的方法讲述了快递物品包装浪费十分严重,“材料二”又用   的方法告诉我们快递物品包装耗材用量十分惊人。(2分)
2.
面对网购,我们是喜忧参半,喜的是
,忧的是     
 。(2分)
3.
快递包装如何“瘦身”和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建议。(2分)
(三)爱的尊严
王永光
⑴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到:“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⑵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⑶“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得涨红了脸。
⑷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⑸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⑹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⑺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⑻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⑼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⑽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⑾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⑿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⒀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⒁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对他。
⒂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⒃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堪:
堂而皇之:
2.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2分)
→嘲笑→
→感动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⑴“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得涨红了脸。(2分)
⑵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2分)
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12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是什么?(2分)
5.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为什么感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2分)
★习作天地(30分)
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的特点你都有哪些了解了呢?请你试着展开想象创编一篇小说。
环境:热闹的漕运广场
人物:机灵的王小天
摊贩
★基础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jīng
huāng
shā

yōng
dài
liú
tǎng
fèi
huà

惊慌)

沙哑

(拥戴)

流淌

(废话

chén



zāo
gāo
péng
pài
páo
xiào

沉思


渔夫


糟糕


澎湃


咆哮)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D
)。
A.狞笑(níng)
搀扶(chān)
嗜好(shì)
摘得桂冠(guān)
B.祭奠(diàn)
搁板(gē)
蜷缩(quán)
忐忑(tǎn
tè)不安
C.蹿上(cuān)
眼睑(jiǎn)
黧黑(lí)
汹涌澎湃(pài)
D.魁梧(wú)
放肆(sì)
寡妇(guǎ)
湿淋淋(līn)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抱怨
倾听
势不可当
指手划脚
B.拥带
惊慌
心惊肉跳
自做自受
C.敲门
忧虑
神志不清
不假思索
D.搀扶
呻吟
跌跌幢幢
惊慌失措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的作品被称为“十月革命的镜子”。
B.小说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C.《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D.谈歌的《桥》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5.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①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A

②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

B

③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C

④我嘛……缝缝补补……

D

6.关于下面这段话,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嗯①,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②,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③,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A.语气词“嗯①"表示征求意见。
B.语气词“嗯②"表示忧虑。
C.语气词“哦③"表示作出决定。
D.“哦③”读“ó”。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是作者将主人公面对生活的诸多挫折时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B.“好家乡”举办15年店庆,有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纷纷抢购。
C.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D.
两朝帝师翁同龢不但书法成就极高,而且在政坛上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深思着。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9.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是(
A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10.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①顿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来之感。
②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
③亭前的树上,雪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
④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
⑤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
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④⑤①  C.⑤①②③④  D.⑤③②④①
11.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一个错别字,一个错标点,三处语病)
?为了提高(改为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淮安市积极唱(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改为引号)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的问题),?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达到)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目标?。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
老共产党员
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把
生的希望
让给别人,把
死的危险
留给自己,将村民们送上了生命之桥。
②《穷人》一文按照
故事发展
的顺序,以
桑娜
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写了
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
的故事,表现了渔夫和桑娜
勤劳、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的美好品质。
③《在柏林》是美国作家
奥莱尔
的作品。全文采用了
以小见大
表现手法,通过写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
残酷
,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文章结尾“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一句的作用是
体现出旅客们听到老兵说的话后无比惊讶的心情,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的巨大伤害。

④《回乡偶书》的作者是

代诗人
贺知章
。诗中“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两句描写了诗人回到家乡遇到儿童的情景。
★阅读理解
(一)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而身为宋国笑


自己、自身
④冀复得兔


希望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兔子不能再得到,而这个人自身也成为宋国的笑柄。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守株待兔
。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做人不能妄想不劳而获
,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二)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购已惠及千家万户。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买到心仪的商品。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我们总要拆开“厚重”的包装: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才能见到自己购买的商品。
一位网店商家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有时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远超过商品本身。
材料二:2016年10月,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快递运单约207亿枚、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封套约31.05亿个、包装箱约99.22亿个、胶带约169.85亿米、内部缓冲物约29.77亿个。该报告称我国快递包装年耗材用量十分惊人,仅包装使用的胶带总长,就可以绕地球赤道约425圈。
1.
“材料一”用举例子
的方法讲述了快递物品包装浪费十分严重,“材料二”又用列数字 的方法告诉我们快递物品包装耗材用量十分惊人。
2.
面对网购,我们是喜忧参半,喜的是
让生活变得更便捷
,忧的是 快递包装耗材是严重的浪费  。
3.
快递包装如何“瘦身”和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建议。
废弃物进行分类,由环保部门及时回收,集中中转,实现再利用。
(三)爱的尊严
王永光
⑴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到:“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⑵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⑶“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得涨红了脸。
⑷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⑸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⑹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⑺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⑻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⑼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⑽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⑾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⑿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⒀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⒁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对他。
⒂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⒃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堪:
难为情。文中指“我”悄悄付了面钱,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为情。
堂而皇之:
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文中指我不能公然地给民工兄弟买面让他难堪。
2.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2分)
生气
→嘲笑→
后悔
→感动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⑴“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得涨红了脸。(3分)
语言、神态,生动地写出“我”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
⑵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3分)
心理、动作,形象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
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12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①心疼丈夫只喝白开水,心疼难受,吃不下面。②埋怨丈夫,瞒着她借钱给别人,两人连生活费和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
5.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为什么感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民工兄弟,乐于助人,同伴遇到困难毫不犹豫地帮一把;心疼老婆,对孩子负责,为老婆买面,自己喝白开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